【百道编按】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党寿百年,如苍松挺拔,风华正茂。10月17日上午,作为2021天府书展的重点活动之一,“牢记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信仰的力量——四川老共产党员的红色记忆》《巴蜀新天——四川解放与建政的历史印记》新书首发式隆重举行。
《信仰的力量——四川老共产党员的红色记忆》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
出版时间:2021年10月
当代四川史编委会主任、四川省政协原副主席章玉钧在推介《信仰的力量——四川老共产党员的红色记忆》一书时指出: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当代四川史编委会策划,在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四川省委老干部局支持下,对新中国成立前入党、寿登期颐的四川老党员干部抓紧做口述访谈、文稿征集,同时从已离世的四川老党员干部回忆文稿中精选一些篇章,编成《信仰的力量——四川老共产党员的红色记忆》。本书分为六个板块,老党员们讲述“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烈史事,忆念“艰难险阻走泥丸”的漫漫征程,畅叙“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激情岁月,回望“巴蜀大地换新颜”的沧桑巨变,细说“艰苦奋斗谋发展”的难忘历程,展现“改革开放谱新篇”的不懈追求。全书以较为完整的图景再现了四川共产党员走过的百年历程。
在本书编纂过程中,采访了何郝炬、向轩、邱林、董启勋、王一纯等一批老同志;廖伯康、张策、沈一之、马俊之、李致、车毅英等老同志热情提供稿件;得到了社会各界包括老党员子女、家人及身边工作人员给予的积极支持,他们或提供老同志生前文稿,或根据其当年口述整理撰稿,或提供珍贵历史照片。可以说,本书的出版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
《信仰的力量——四川老共产党员的红色记忆》 按照内容和时段分为六个板块,老党员们以其亲身经历感怀革命历史,倾吐肺腑之言,讲述“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英烈史事,忆念“艰难险阻走泥丸”的漫漫征程,畅叙“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激情岁月,回望“巴蜀大地换新颜”的沧桑巨变,细说“艰苦奋斗谋发展”的难忘历程,展现“改革开放谱新篇”的不懈追求。 本书收录的四十三篇红色记忆,如火炬燃旺我们的信仰,如甘露浸润我们的心田。贯穿全书的精神底蕴,正是凝聚中国共产党人信仰之基、动力之源、意志之本、品格之魂的伟大建党精神。
当代四川史编委会主任、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李洪仁在推介《巴蜀新天——四川解放与建政的历史印记》一书时指出:
本书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由当代四川史编委会策划,得到四川省社科院大力支持而启动编纂的。本书对四川解放与建政这段历史的亲身经历者进行口述访谈,同时选录部分珍贵文献和照片,有些是首次公开发表,编纂成一部《巴蜀新天——四川解放与建政的历史印记》。本书分为进军四川、接管政权、建立新政、剿匪征粮、土地改革、教育改造、恢复经济等七个篇章。全书充分展示出党领导下取得的不朽功勋和信仰的磅礴伟力,同样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
老干部子女代表做了感想发言,四川人民出版社社长黄立新就两本书的出版发行情况作了介绍。特别是1933年入党、7岁参加红军、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认定的最小红军、95岁高龄的老红军战士向轩老人,不仅热情接受本书编者的采访,还特意录制视频,对新书首发表示祝贺!省老领导、93岁高龄的李致老人亲临会场祝贺两书首发。
《巴蜀新天——四川解放与建政的历史印记》是讲述1949年至1952年期间四川解放和建政的著作。本书以时间为序、事件为纬,在讲述四川从解放到如何建立新政权、恢复了经济等外,还汇集了大量档案、图片、报刊报道、采访等资料。本书的一大特点在于增加普通共产党员、基础群众的材料,挖掘一些旁观者,如在川工作学习的传教士,以及一些被解放的基层人员的历史文献资料,生动展示了当时的历史画面。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老共产党员的红色记忆是贯穿全书的精神底蕴,正是凝聚中国共产党人信仰之基、动力之源、意志之本、品格之魂的伟大建党精神。当前在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老共产党员的红色记忆昭示我们: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追求和坚定信仰的历史,也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史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史。不忘初心,坚持信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党的不变追求。作为肩负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使命的后继者和接班人,信仰的力量将激励我们为建设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砥砺前行。
(责编:佑生)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