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张秋林:我为“狼”狂——《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出版缘起

作者:张秋林   2021年09月18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19年5月,著名出版人张秋林读了安徽少儿社出版的《重返狼群》,顿有“相见恨晚”之感,又把果麦出的成人版《重返狼群》找来再睹为快,更觉震撼,且一读再读。当张秋林社长最终从一名痴迷的读者变成《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的出版人时,再重新还原这段出版缘起,其中的故事也同样值得我辈书业中人回味无穷。他与狼的缘分,他锁定目标不放松的狼风,他挖掘选题的刁钻,他挑选作者的眼光,他待人的真诚、待事的专业与待书的执着,都可从这篇故事中一览无余。

本文作者 张秋林

当我合上《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书稿的最后一页,有一种酣畅淋漓、欲罢不能的感觉。仰首浮想,仿佛在辽阔云天之下,若尔盖草原之上,倾听一个奇女子和她的闺蜜讲述着诱人的故事。……当然这是我的想象,其实她们遥隔着千里,各自执笔而相互默契,完成了这部“心有灵犀”的奇妙之书。这样的书稿正是我梦寐以求的!

说起《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的策划和出版,也是有一段“故事”的。2019年5月经一位朋友推荐,我读了安徽少儿社出版的《重返狼群》,顿时有一种“相见恨晚”之感,而且觉得少儿版读起来还不过瘾,又把果麦出的成人版《重返狼群》找来再睹为快。

《重返狼群》 作者 、《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联合作者  李微漪

李微漪的《重返狼群》,太让我震撼了!她救狼育狼野化狼,并使其重返狼群,这故事太传奇了!简直不敢想像,一个都市成长的女孩,竟能做出比电影“与狼共舞”更为惊天动地的事来。读了一遍又读一遍,连读了三遍,破了我阅读史的纪录。好几次读着读着,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而且每读一遍都有新的感悟。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就这样沉浸在李微漪和格林的世界里。

古人说:“读其书,想见其人。”但古人所谓“想见”是指“推想”。而我读李微漪的书,真的是想见识她,向她表示我的敬意。通过安少社副社长的关系,我加了李微漪的微信,此后我们就经常在微信上交流。我向微漪请教草原狼生存掠食的各种问题,她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做科普,让我获益匪浅。

2020年5月,微漪告诉我,她要带爸爸、妈妈来江西旅游。我喜出望外,终于可以见到自己的偶像了。我帮她做了一个7天的旅游线路,并派专人带车去上饶接机,全程做好服务。当他们一路游览到达景德镇时,我从南昌赶过去见面。初会微漪,有种惊艳的感觉,明眸皓齿,秀丽端庄,一米七的个子,气场强大。一看就是干大事的奇女子。我们一见如故,很谈得来。她爸爸妈妈都是老干部,儒雅可亲。我向二老敬酒时说:“你们培养了一个了不起女儿!”他们谦和地说:“还好吧,她也很普通。”

那时微漪刚做好10集纪录片《重返狼群》,她特意带来了,当我和著名作家胡平一起看这纪录片时,都非常震撼,感佩不已。微漪和她父母旅游行程即将结束,我在南昌宴请他们,畅销书作家、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黎隆武也特地赶来,对微漪表示敬意和赞赏,并热诚地举杯为她和父母饯行。

李微漪这次江西之行,使我萌发了一个念头:“重返狼群”这个题材可否再深入挖掘,做出一部新的篇章来?然而,李微漪已撰写、出版了近百万字的两部《重返狼群》,又该从何处入手、去发现并深挖可供创作的资源呢?再次阅读微漪的书之后,我琢磨出一些未解之“谜”: 李微漪与格林狼的相遇和情缘,是纯出于偶然吗?为什么是她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做出如此“胆大妄为”的奇事?她是否是天生“异禀”?她是如何成长的?她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她的?“狼爸”亦风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和漪微又怎么成了“灵魂知己”?……我想,这些“谜”也是微漪的众多粉丝很想知道的吧。

随后我又想到,撰写这样一部新书,除了微漪自己,若再请一位作者,“第三只眼”看微漪,或许是不错的选择。我把这个想法与微漪交流,她也很认可。我理想中的作者最好是女性,这样和微漪交流起来更为顺畅,;当然文笔也一定要好;还有最关键的一条,对微漪的创奇经历有高度兴趣,有共情之感,有创作冲动。做出版的都知道,有了好选题,找对了作者,就成功了一大半。可这样的作者何处能觅?一段时间我苦思冥想而没有头绪。

一次去北京出差,见到中华读书报记者红娟,她送我一本她写的传记文学《早些归来早些眠》,是写抗战时战地摄影记者方大曾和央视纪录片导演冯雪松两代人的故事。我在回南昌的飞机上一口气读完,书写得真好,文笔细腻,娓娓道来,故事情节让人荡气回肠;而且读的时候就油然而生“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的喜悦。一下飞机我就给红娟打电话,大赞她的写作才华,说她今后一定可以成为畅销书作家;接着问她:能不能帮我写李微漪?我把李微漪的传奇故事大概地讲给她听,一下子就打动了她。她说可以考虑呵。几天后,她看完《重返狼群》,打电话给我,激动地说,微漪太伟大了!这本书不要稿费我也给你写!我大喜过望,让她与微漪互加微信,彼此先交流起来。谁知她跟微漪通了几次电话,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闺蜜。微漪对她敞开了心扉,红娟也由此走进了微漪的传奇世界。

《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联合作者  红娟

红娟在中华读书报曾经写过几百篇名人专访,写人物是她驾轻就熟的拿手好戏。随后经过磋商、斟酌,定下了双线结构、复调呈现的书写模式。双侠上场,各试锋芒,微漪和红娟以她们各自最擅长的文字风格纵笔而撰。关于书名,起先取了几个都不太理想,最后还是微漪一锤定音:就叫《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吧。这书名既朴实又诱人,大家一致叫好。后来,红娟特地去成都,造访了微漪和她的父母,还结识了有点神秘的“狼爸”亦风。红娟除了跟微漪促膝倾谈,还从她父母和亦风那里“挖”到了不少妙材好料。而红娟和微漪遥隔千里,彼此隔空对话切磋,那就更不知其数了。她俩精心结撰,数易其稿,以求臻善,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付出了很多。

海南出版社社长王景霞对这本书高度重视,把它列入社长工程,亲自担任责任编辑。她用一个通宵看完《重返狼群》十周年纪念版纪录片,感动得热泪盈眶,号召全社员工都要看,从中接受教育;并要求我们以《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出版为契机,把这个IP做强做大,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关于《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若用最简洁的话来概括,可以说这是一本“脑补”、 “脑醒”、 “脑思”之书。所谓“脑补”,就是让读者从中获得不少科普知识——关于狼以及别的野生动物,裨于人们纠正种种无知和偏见。而“脑醒”则是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地球上已有多少物种被灭绝或面临着濒危,大自然生态环境正遭受着威胁和毁坏,从而树立起理性的危机意识。“脑思”就是进而反省和思考,作为人类的一分子,怎样在理念和行为上规约自己,善待生灵,珍爱自然,自觉地保护人类与万物的共同家园,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责无旁贷。

除了知识的增益,心灵的洗礼之外,两位作者曼妙的文字,或诗意唯美,给人以美的享受,或灵动谐趣,予人以阅读的愉悦。好书就该是这样的,故事好,涵义深,更加上“秀色可餐”的文字,怎不令人倾心喜爱呢!

对我来说,做这本书可以说是再续“狼缘”。早在1986年,我筹划创办《大灰狼画报》,随即质疑、反对一片哗然,指责的理由是:从古代寓言“东郭先生和狼”,外国童话里的“狼外婆”,乃至“打不尽豺狼决不下战场”……狼早已成为凶恶的化身,大坏蛋的典型了。有人还谆谆教导说:画报若以狼为名,是要犯错误的!然而,当时我丝毫没有退缩,独排众议,据理力争,坚持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对“狼”予以重新认识和定位。经过反复论证,凝聚共识,《大灰狼画报》最终获得了“准生证”,并很快得以问世。《大灰狼画报》甫出,就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和追捧;首都十多家媒体载文予以肯定,称创办《大灰狼画报》体现了“文化创新意识”;此后《大灰狼画报》曾十数次荣获各类奖项。因此有人笑称:君为“狼”狂。如今策划、出版《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也算是再“狂”一次吧。当然,现在不会遭受三十多年前那样的反对和压力了。不过,当下以“狼”为题材的图书,是立足于更高的层面,即人与自然、人与野生动物如何相处,以及自然生态如何珍惜和保护这样的层面上了。

《重返狼群背后的故事》付梓在即,我对此书在读者中畅行充满着信心,《重返狼群》的百万粉丝群正是这本书的拥趸。我也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加盟海南少儿社的成名作。

张秋林

海南出版社顾问、少儿分社社长;此前是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创始人,担任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社长近三十年,将该社打造成国内品牌强社,少儿图书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曾荣膺为“中国十大出版人物”。

李微漪

野生动物画家、作家,代表作《重返狼群》《重返狼群 2: 再见格林》。2017 年,根据真实经历拍摄的纪录片《重返狼群》上映,收获无数观众的感动和好评,影片荣获“最佳亚洲制作奖”和“金红棉”最佳新人纪录片奖。

红娟

传记文学作家,高级记者,擅写人物专栏,著有《早些归来早些眠》

(本文编辑:吴妮)


作者:张秋林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