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华灯初上》:跟随华裔女孩的脚步,探寻古都南京丰厚的历史文化

2021年07月05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明天出版社出版的《华灯初上》讲述的是华裔女孩黎雨宁在法国出生、长大,对于中国文化非常向往,但无奈了解有限。偶然的机会,她和另外两个朋友来到中国,开始了一次如解密般的旅行。对中国女孩雨宁来说,这是寻根和发现之旅。本文为精彩节选,欢迎读者阅读。

《华灯初上》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明天出版社
作者:邹凡凡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大年初八这天,雨宁没和两位小伙伴一起,而是单独行动,因为她接受了丁丁阿姨的一份神秘邀请。

丁丁阿姨是文学书的资深编辑,她也因此成为“申都委员会”的成员。

“雨宁啊,你听说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吧?它的总部就在你们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评选‘文学之都’,只有文学传统特别深厚、文学氛围特别浓郁的城市才有可能获得这一称号,这是个很大的荣誉。我们南京最近就在申请成为‘文学之都’。”丁丁阿姨娓娓道来,说话跟弹琵琶似的,特别好听。

丁丁阿姨告诉雨宁,全世界第一个获得“文学之都”称号的城市是英国的爱丁堡。

“我去过爱丁堡!”雨宁叫起来。

她记得很清楚,爱丁堡有一座巨大的纪念塔,纪念的是本城的诗人、小说家司各特。导游说爱丁堡连火车站和足球队都是以司各特的作品来命名的。雨宁虽然没有读过司各特的作品,但当她得知,她所喜爱的彼得·潘、福尔摩斯、哈利·波特,这些文学人物的诞生都和爱丁堡有着牢不可破的关联时,她立刻觉得爱丁堡实至名归。

“南京……有把握吗?”一听南京也在申报,雨宁有点担心地问丁丁阿姨。

丁丁阿姨微微一笑,说:“我们认为它是完全具备资格的。南京有一千八百年的文学传统,只不过不像爱丁堡那样为世界所了解。当然啦,‘文学之都’不仅看传统,也看现状,看文脉的传承,看文化的交流,正因如此,我们设计了一个大型互动游戏。我想请你来参加内测!”

“什么游戏?”雨宁立刻摩拳擦掌。她玩儿起游戏来很拿手,尤其是马里奥赛车。

“到时候你就知道啦。”丁丁阿姨笑着说。

没想到,游戏场馆就设在博物院一间小小的侧厅。丁丁阿姨等候在门口,目送雨宁像探险一般打开小门走了进去。

门在身后一合上,厅里立刻伸手不见五指,但并不是没有声音。事实上,雨宁满耳都是声音,时而是一位中年男子沉稳的声音:“妙极生知,睿哲惟宰。精理为文,秀气成采。鉴悬日月,辞富山海。百龄影徂,千载心在……”时而变成孩童稚嫩的和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雨宁并不知道他们在念叨些什么,只能呆站着,不敢贸然行动。可就在这时,声音渐渐消失,小厅缓缓亮起,雨宁发现自己置身于河中一艘小船里。是的,脚下的地板显出河与船的影像,四面八方有其他船只,岸边有店铺,忙碌的船家正上上下下装货、卸货,小孩子在货物之间呼啸着跑来跑去,有背鱼篓的小贩经过,雨宁甚至能闻到鱼腥味。无论是建筑的样式还是往来人们的衣着,都在提醒雨宁,她回到了许久以前。

“两千多年前就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了,是个商业区,住着不少船家……”雨宁蓦然想起海贝说过的话,不禁暗自揣测,“难道……我在秦淮河上?难道这是长干里?”

正琢磨呢,一个低沉的声音响起,差点把雨宁吓得掉到河里去:“名不虚传!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果然不是可以轻易从地图上抹去的!”

雨宁循声回头,只见一位大叔不知从哪里踱了过来,施施然站在岸边。他一袭青衣,戴黑色小帽,五官深邃,气度非凡,腰上一边拴着个葫芦状的瓶子,另一边——啥?一把宝剑?

大叔盯着对面奔跑的孩童,露出慈祥的笑容,嘴一张就开始吟诗了:“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果然是长干里!”雨宁有点沾沾自喜。

大叔走过来,站在雨宁身旁。雨宁正犹豫要不要打个招呼,却发现四面八方的景色变了,自己和大叔似乎置身小山之上,脚下是地砖,身后有楼阁,前方和左右有栏杆围住,栏杆外便是树木葱郁的山坡,山脚下江水奔腾,还能看到对面的远山。

大叔再次开口时,声音有些悲凉:“第一次来金陵时我才二十五岁,此后我多次在这里停留。金陵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光阴如梭,金陵看我仍一事无成。难道我的满腔才华、一身武艺,就只能是长安皇家酒宴上的佐料吗?难道小人可以永远只手遮天吗?”

说到这儿,大叔唰的一声,居然把剑抽出来了!果然是把好剑,寒光凛凛。雨宁慌忙避开,紧紧贴墙(也就是栏杆)站着。

大叔一刻不停,在高台上舞起剑来。雨宁虽然不通剑法,也能看出他的姿势比妈妈她们几个曼妙得多,一时间厅内只闻剑声。

雨宁暗想:难道是位侠客?

大叔终于停下,还剑入鞘,往雨宁的方向走来。

他凝视着栏杆下方的江水,开始朗声吟诵: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雨宁想:会写诗的侠客……

大叔将目光投向雨宁,仿佛刚刚看到她似的,开口却已经在告别:“这位小友,后会有期!”

雨宁连忙上前两步。

大叔又念道:“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到了这时候,雨宁已经觉得非得吟诗一首才能配得上大叔的格调了。

她嘴一张,吟出的正是她最滚瓜烂熟的那一首:“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大叔脸上显出非常激动的神情,几乎眼中含泪。他低低地说了两个字,好像是“知音”,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到雨宁手中,随即转身飘然而去,四周重归黑暗。

等灯光再次亮起,雨宁才看到手中纸片上有诗一首,应当就是方才大叔吟诵的那首,末尾签名:太白。

雨宁心中一阵大跳,没来得及仔细琢磨,四周场景已变,厅里依次又进来两位古人。

一位是面容清瘦的漂亮阿姨,见了雨宁就哭。雨宁好不容易才明白她是在怀念与夫君在此度过的“雪中寻诗”的好时光,可惜不久之后夫君便一病不起,离开了人世,整个国家也风雨飘摇。漂亮阿姨凄凄惨惨地念道:“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扃。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城。”可惜雨宁没能想出一句词来回应。最后,阿姨还是给了雨宁一张纸,纸上的签名是“易安居士”。

另一位则又是大叔,身披斗篷,气质豪迈,可是眉头紧锁,眼底含愁。他长叹“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末了给雨宁的纸上署名“稼轩居士”。雨宁这才后知后觉,想起外公在念完“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后提到,词作者叫辛弃疾,别号“稼轩居士”。雨宁简直不敢相信,那首词也是这位豪迈大叔写出来的。

到这时雨宁已经有点明白,这些古人一定都是大文学家,他们所吟诵的作品一定都与南京相关。只是,雨宁想,他们一个个怎么都这么不开心呢?

“你看,去年的燕子又飞回来啦!”黑暗中响起一个清朗的声音。

灯光亮起时,雨宁发现自己置身于街巷之中,两侧白墙黑瓦,的确有燕子在檐下的窝中啁啾。这回走来的,是一位比雨宁大不了几岁的少年,手中握着两支毛笔。

雨宁本来就极聪明,现在更是熟悉游戏规则,便问少年:“我们这是在……乌衣巷吗?”

少年点点头:“我就住在这里。”

雨宁眼珠一转,问:“你姓王,还是姓谢?”

少年不答,却笑嘻嘻地反问:“你叫什么名字?我们来写你的名字吧?”

雨宁说:“我叫雨宁,雨天的雨,安宁的宁。”

少年递给雨宁一支笔,径直走到墙边,在自家住宅的白墙上写起字来。雨宁觉得有趣,也跟着写起来,虽然没有墨,笔在墙上画过的地方却的确露出了痕迹。

“千里阵云,万岁枯藤,高峰坠石,百钧弩发……”少年边写边念念有词,他看雨宁的字写得像几条黑色毛毛虫挤在一起,不禁叹气,“笔要拿稳。”

雨宁问:“你刚才在念叨什么呢?”

少年说:“那是我老师教我的。她经常带我到大自然中去。她说每个笔画都有讲究,天地万物都在汉字当中,‘横’要像远方地平线上低低的云层,‘竖’要像万年的枯藤一般苍劲有力,‘点’要像高处急速落下的石块,‘折’要像用力拉开弩弓……”

雨宁呆呆看着墙上少年的字和自己的字。她从没有想到过,同样一个字,美丑可以如此悬殊。哪怕是太白的诗,易安与稼轩的词,用自己这字写出来,也会让人不安吧?

少年见雨宁基础太差,便手把手教了几个字。最后留给雨宁的纸片上,他的名字雨宁只认识第一个“王”字和第三个“之”字。此外,雨宁从与他接触的手感判断,方才的每一位,大约都是AI机器人(别忘了雨宁爸爸就是搞这个的呀)。

会写字的少年离开后,又来了一位头戴儒巾、温文尔雅的中年人。这位大叔看起来同样不怎么开心,唉声叹气的。雨宁正等他开口说点什么,以便从中寻找线索,却分了神,发现四周场景变得很是熟悉:背后是个庭院,院中有两排桌椅,年轻学子正伏案书写;前方可见一座三层屋檐的楼阁;两侧各有一排灰砖建筑,看起来十分奇特,半敞开式的,像一串挨挨挤挤的笼子,也像一个个店铺,里边除了木头柜台,什么都没有。

雨宁一眼就认出来了。这不正是维克多的宫灯上,其中一幅画所表现的场景吗?

外公当时告诉他们,画上的确就是所“学校”,是有“东南第一学”之称的夫子庙学宫,古代想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学子,大多会来这里生活、学习。

“什么是科举?”露西当时问了一句。

外公解释给两位法国孩子听,就是中国古代用来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从隋唐开始延续了一千多年,明清时达到鼎盛。考试分为好几个级别,层层选优,到最高级别的殿试就是到皇帝本人面前考了,考出来的第一名叫作状元。

“灯上画的就是学子们在学宫里念书,后面不紧不慢的这位显然是老师。”外公告诉他们,“你们看,背景还有座楼,这是江南贡院最高的一座楼——明远楼你们又要问了,江南贡院是什么地方?就是这些学子们参加科举考试的地方,主考老师就站在高高的明远楼上发号施令!”

原来,夫子庙一带,有纪念孔子的祠庙,可想而知也是个学术中心,不仅学宫在这里,考试中心也在这里。科举考试每三年一次,总是在秋天举行。在上一轮考试中胜出的江南学子,或乘船,或骑驴,或步行,来到江南贡院参加考试。江南贡院,不仅是全国最大的科举考场,考试成绩也一向是全国最好的,出状元最多!

考试这事,孩子们可太熟悉了……

那天下午海贝带他们来到夫子庙,首先便是去学宫拍照。随后他们去了相邻的江南贡院,看到了明远楼,但给他们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正是雨宁如今看到的、显示在两侧墙壁上的鸽子笼似的灰色建筑。

海贝告诉他们,这就是学子们考试的地方,一个“笼子”里一位考生, “木头柜台”就是他们答卷的桌子,统统脸冲外,和现在一样,严禁作弊!

江南贡院最兴盛的时候,这样的考试间有三千多个,密密麻麻,灰压压一大片,西面都有岗哨一般的角楼,里边站着监考老师。如今保留下来的考试间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

所以现在,看到学宫和贡院,雨宁立刻喊起来:“大叔,秋高气爽,您是来参加乡试的吗?”

不料大叔脸上一阵红一阵白,隔了好一会儿才低声回答:“是的,这……这已经是我第五次参加乡试了。”

雨宁一惊:这可至少十几年了,大叔可真执着!

大叔的眼圈都红了:“我太不争气了,次次落第,连老父亲都被我气得一病不起,呜呜……都怪我一心二用,九九八十一难,总记挂着西行路上的下一难,一温书就走神,琢磨下一章该怎么写,呜呜……”

雨宁倒抽一口凉气,她凑上前去小声问:“您写完了吗?”

大叔摇摇头:“我打算放弃了,写小说是旁门左道,考试才是读书人的正途。”

雨宁一把抓住大叔的胳膊(被里边的金属硌得生疼),激动地大声说:“不,千万不要放弃!尊敬的大叔,唐僧师徒那么多困难都能克服,您也一定要坚持到底啊!什么是正途,什么是旁门左道,自有后人做出评论!”

大叔将信将疑地离开了。雨宁想,一定要把这张纸片夹在外公送给自己的《西游记》里,相当于作者签名。

雨宁没有料到,从江南贡院铩羽而归的吴大叔还不止一位!第一位吴大叔刚消失,紧接着第二位吴大叔又来了。这第二位吴大叔就住在秦淮河边,不仅自己落第,还目睹一批又一批年轻人前来学宫学习、在贡院参加考试。他一双眼睛看到得太多,终于写下一本《儒林外史》。

此外还有两三位大叔,虽然在江南贡院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还是去写诗、画画、搞园艺了,其中一位给雨宁的纸片上写着“难得糊涂”,另一位甚至给了一道菜谱。

就这样,雨宁手中的纸片越来越多。当游戏全部结束,丁丁阿姨推开厅门时,雨宁刚刚挥手与最后一位大叔告别。

雨宁转过身来,满脸依依不舍地说:“丁丁阿姨,原来妈妈给我讲过的另一个关于石头的故事也诞生于南京,‘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是写在最后一张纸片上的话。”

回家的路上,雨宁意犹未尽,喋喋不休:“丁丁阿姨,你知道吗?雪芹先生说他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秦淮的元宵灯会,所以后来在小说里写过好几次元宵的花灯:贵妃娘娘元宵节回家探亲,园子里处处是花灯,流光溢彩,大家一起猜灯谜玩儿,还把谜语写在灯上,多有趣啊!但也有悲惨的事,书里一个小姑娘,就是在元宵节出门看灯时被人贩子拐走的……”

丁丁阿姨微笑着倾听,不用问,她已经知道,雨宁很喜欢这个游戏。

那天晚上,雨宁在灯下一张接一张地审视那些纸片,手边放着电脑,可以随时查阅。这一天她所遇到的每一位“故人”,都栩栩如生,如同走马灯一般依次出现在眼前,衣袂飘飘的诗人、词人、书画家,气吞山河的小说家、评论家……还不止如此呢,雨宁好一番查找,才弄明白其中两位不认识的大叔是莎士比亚、莫里哀的同行:戴着头巾的叫汤显祖,长着特别大的、光溜溜的脑门的叫孔尚任。秦淮河畔曲声不断,观灯醉酒间,他们俩写下不朽的戏剧篇章。

还有两位青年也给雨宁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他们俩都没有穿古装,衣着、发型都很现代。他们俩少年时都在南京念过书,其中一个告诉雨宁他打算去日本学医,另一个则即将去法国,雨宁给他提了许多实用的生活建议,包括去哪里买二手书……

这时,终于写完一大段游记的露西伸了伸懒腰,从屋子那头踱了过来,问:“这些小纸片你一晚上都在看,是什么呀?”

雨宁转过身说:“我在看一千八百年的文脉。”

见露西一脸茫然的样子,雨宁扑哧一笑,接着说:“露西,你知道吗?不仅是塞纳河畔,秦淮河畔也有无数诗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曾经驻足。许多人曾来到这里,感受它的腔调,作品就成为经典,一代代流传。露西,你也要加油写啊!

作者简介

邹凡凡,旅法作家,学者,少儿通识教育专家。先后毕业于南京外国语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巴黎私立高等应用商业学校,在巴黎索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代表作有:“奇域笔记”系列,“写给孩子的名人传” 系列,“秘密之旅”系列,“改变一生的博物馆之旅”网络电视节目,《小王子》等译著。作品曾获桂冠童书、冰心儿童图书奖、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奖,并多次入选“爱阅童书100”、亲近母语分级阅读等权威书单,入选百班千人、班班有读等知名阅读推广平台的共读书目。

(责编:佑生)

(本文原载于:明天出版社公众号)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