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专访《芥川文集》主编魏大海:今天,我们还是应该读读这位“鬼才”作家

作者:刘瑞丽   2021年06月24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芥川龙之介堪谓近现代日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也是20世纪初日本“新思潮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家,集新现实主义、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学特征于一身,代表了当时日本文学的最高成就。2021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了芥川龙之介选集《芥川文集》,读者可进一步了解芥川文学的特质或精妙之处。这是市面上不可多得的日本经典文学读本。

《罗生门》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日]芥川龙之介 著;魏大海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点鬼簿》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日]芥川龙之介 著;魏大海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大川之水》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日]芥川龙之介 著;魏大海主编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人品与作品》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日]宫坂觉
译者:魏大海
出版时间:2021年03月

1892年,芥川龙之介生于东京,出生九个月后,其母精神失常。他被送至舅父家做养子。芥川家为旧式士族家庭,特殊的氛围对龙之介日后的生命历程和文学生涯皆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芥川龙之介的文学创作始自所谓的历史小说,后转向明治时期的文明开化题材,最后则是现实题材的小说。

芥川发表的短篇小说名作《罗生门》(1915)、《鼻子》(1916)、《山药粥》(1916)等,帮助他确立了新进作家的地位。1917年至1923年,他又先后出版了六部短篇小说集,分别为《罗生门》《烟草与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春服》。芥川被冠以“短篇小说之神”的美誉。1927年,芥川被健康问题、思想压力等多重原因困扰,在自家寓所服安眠药自杀,年仅三十五岁。短短12年创作生涯中,芥川写过148篇小说,55篇小品文,66篇随笔及大量评论、札记、诗歌、游记,代表了当时日本文学的最高成就。

2021年3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芥川龙之介选集《芥川文集》。文集的主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文学研究专家、翻译家魏大海,也是2004年版《芥川龙之介全集》的主编和译者之一,魏大海先生长期研究芥川文学,对芥川文学有独到的视角与判断,这在选集的选目上可见一斑。另外最值得关注的是,这套书除了《罗生门》《点鬼簿》《大川之水》三卷文集之外,特邀国际芥川学会名誉会长宫坂觉教授赐著一别卷《人品与作品》,使读者在阅读、鉴赏芥川文学时,能更加准确地把握芥川小说(文学)的精髓,更好地体会芥川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和特殊魅力。

百道网专访了《芥川文集》主编魏大海,请他为读者介绍编选这套书背后的故事、芥川龙之介作品的独特感染力,以及芥川文学具有的“世界性”影响。

芥川文集》主编魏大海

文集将芥川小说一网打尽,选录代表性散文随笔

百道网:您一直在从事日本文学的研究,能否介绍您主编《芥川文集》的缘起?

魏大海:自然,我一直在关注芥川文学的翻译和研究。主编《芥川文集》的缘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我曾与高慧勤女士(原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著名日本文学翻译家、我的恩师)共同主编了《芥川龙之介全集》,2004年由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2012年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芥川龙之介全集》修订版,主编还是高慧勤和我,高慧勤老师已于2008年过世,修订工作由我负责。那么,既然是《芥川龙之介全集》的主编之一,修订主编《芥川文集》便顺理成章了。

另一方面,记得2016年前后,一北京出版界翘楚韩慧强先生辗转找到我,希望在山东文艺出版社《芥川全集》的基础上,另做芥川文学的选编集出版。韩慧强先生是一位非常敬业、专业的出版人。我们共同商定了目前的《芥川文集+别卷》译著形态。然时运不佳,北京的那家出版策划机构因故关张。上好的选题便也搁浅。后来上海的杰出出版人黄文杰先生帮助了我。黄文杰先生曾帮我策划、出版了日本私小说名作选和林芙美子小说精选。托黄文杰先生福,我们商定的选编集有了新的合作方,就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这套《芥川文集+别卷》也得以奉献予各位读者。

百道网:芥川龙之介作为现代日本文学的代表性大家,在市面上有不少他的选集。和其他选集相比,这部2021年出版的《芥川文集》有哪些主要特点与区别?

魏大海:芥川龙之介的确是近、现代日本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作家之一。他也是20世纪初日本“新思潮派”最重要的代表作家,集新现实主义、新理智派和新技巧派文学特征于一身,代表了当时日本文学的最高成就。他发展了日本的短篇小说文学类型,借鉴、吸纳了西方现代小说的结构样式,打破了“私小说”单一、消极的写实性创作模式,强化了日本现代小说的虚构性。在20世纪以来的日本文坛,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芥川文学”本身特异的文学价值上,也体现在“芥川之死”包含的文学史分期象征意义上(日本现代文学起始之象征)。此外,日后确立一年一度延续至今的纯文学大奖“芥川文学奖”,也长期发挥着奖掖和推动日本文学发展的重要作用。

芥川小说的中文译介最早见之于鲁迅、周作人编选的《现代日本小说集》(商务印书馆、1923年)。鲁迅最早翻译的是《罗生门》和《鼻子》,1927年,开明书店出版了鲁迅、方光焘、夏丏尊翻译的《芥川龙之介集》,《罗生门》和《鼻子》仍采用鲁迅的译本,夏丏尊翻译了芥川的中国体裁小说《南京的基督》《湖南的扇子》等,以及重要的非小说类作品《中国游记》。芥川去世后,鲁迅在其创刊的《文学研究》(1930)上刊出了唐木顺三的文章《芥川龙之介在思想史上的位置》(韩诗桁译)。

20世纪80年代以后是中国翻译、介绍日本文学新的高潮期。1980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楼适夷翻译的《芥川龙之介小说十一篇》;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文洁若、吕元明等翻译的《芥川龙之介小说选》;文洁若、高慧勤分别选编的《日本短篇小说选》等也重点纳入了芥川龙之介的作品;1998年,世界语出版社出版了叶渭渠主编的《芥川龙之介作品集》。2005年,山东文艺出版社则出版了高慧勤老师与我主编的《芥川龙之介全集》(五卷);2012年9月山东文艺刊出了第二版。如所周知,之前出版的《芥川全集》,囊括了龙之介小说、随笔、游记、评论、书信等所有体裁的作品。

市面上确实有不少芥川选集。最重要的仍是高慧勤主编的《芥川龙之介精选集》,2008年12月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高慧勤的精选集,当然是在山东文艺出版社《芥川龙之介全集》的基础上选编,因而与我们现在选编出版的《芥川文集+别卷》也有必然的关联。差别在于,高慧勤主编的《芥川龙之介精选集》只是选录了芥川部分代表性的小说作品和随笔作品;而2021年出版的这套《芥川文集+别卷》则是三部作品外加一部研究性论著,三部作品中的第一、第二卷是小说卷,将日本现代文豪芥川龙之介的小说作品一网打尽。三部作品中的第三部则是散文·游记卷,尽可能选录了芥川代表性的散文随笔,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游记》。其他关于芥川的选集,尚有梁琼月、黄晶晶等选编的《芥川龙之介作品选集》,一共10万字余,收录的是芥川龙之介的“非代表作”,有不同时期的散文、评论、短篇及中篇小说,其中包含几篇遗稿。

百道网:您作为《芥川龙之介全集》的主编之一,在《全集》之后主编《文集》,取舍中让您觉得最犯难的是什么?

魏大海:作为这套书的主编,第一、第二卷无所谓选文依据,一网打尽收入了芥川龙之介所有的小说作品。那么第三卷的选文依据怎么讲呢?首先是主编眼中相对重要的作品,《中国游记》首当其冲,无论怎样选都会纳入其中。散文随笔中尽量纳入了与中国相关的作品,也纳入了体现芥川文学观念的随笔,如《小说的戏剧化》《私小说论小见》《俳句之我见》《小说作法十则》和《文艺的,过于文艺的》等。其次是收入一些代表性的散文随笔如《大川之水》《东洋之秋》《我鬼窟日录》等。主要的选文依据仍旧是主编个人的视角与判断。

重新翻译的作品并不多,我本人重新翻译了短篇小说《掉头的故事》,另一位译者重新翻译了《中国游记》(《芥川全集》中的译者是陈生保)。第一卷、第二卷纳入了芥川所有的小说作品,不存在取舍。唯有第三卷《大川之水》,的确取舍上有些犯难。原先的《芥川全集》,散文、随笔和游记就占了五卷中三卷的篇幅。三卷变成一卷,要割舍两卷的内容,难度可想而知。所以,只好选主编认为最重要的作品。

在出版过程中,我深感上海出版机构的敬业,编辑过程中跟我来来往往,提出了很多问题让我对照原著重新确认。可以说,相比之前的《芥川龙之介全集》和其他选本,此次修订出版《芥川龙之介文集+别卷》,在译文的准确性或整体质量上也有大幅提升。

芥川龙之介:“我的创作只为造就我内心世界的诗人或造就诗人与记者”

百道网:芥川最为重要的文学成就在于小说。在研究多年芥川龙之介等日本作家的作品之后,您能否概括一下芥川小说的主要特色有哪些?

魏大海:芥川龙之介的创作时间不长,从1914年算起,前后不过12年。他说自己的小说素材“大抵得之于旧书”(《我与创作》)。芥川龙之介显然是一位艺术至上主义作家,他说任何一种艺术活动都是艺术家“有意识的创造”“艺术始于表现亦终于表现”“艺术即表现。而所表现者乃作家其人”。芥川龙之介也有短篇小说之神的美誉,其短篇名作,有《罗生门》《鼻子》《芋粥》《玄鹤山房》《点鬼簿》《河童》《齿轮》和《傻瓜的一生》等。1917年至1923年,芥川龙之介先后出版了6部短篇小说集,题名为《罗生门》《烟草与魔鬼《傀儡师》《影灯笼》《夜来花》《春服》。

20世纪初,追求“艺术至上”的芥川龙之介感受到强烈的时代躁动与不安(“恍惚的不安”),神经过度敏感的他也在怀疑自己小说的艺术价值。文友菊池宽和久米正雄逃向了通俗小说领地,芥川却苦于无法效仿。他曾这样表述了自己心中的苦闷:“我所期望的是不论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应失去精神的自由”。

芥川龙之介最重要的文学成就在小说。这也是选编《芥川文集》三卷的初衷之一。样式上看,芥川小说擅长的是类似于江户、明治时期历史小说的特殊类型。早期名作《鼻子》刊于《新思潮》,获夏目漱石高度赞赏。《鼻子》的特征在于以现代小说的创作方法,将日本古典《今昔物语》第二十八卷中的特定故事及《宇治拾遗物语》中一段相似的故事,以简素的语言实现了再创作。名作《罗生门》亦为同样类型的历史小说,出处也是《今昔物语》。日本文学史论家西乡信纲认为,《今昔物语》原本的相关描述朴素而简单,显现为一种没有思想性虚饰的原色调,芥川却给那般“存在”增添了人类的“认识”与“逻辑”,芥川的历史小说通过生动的故事性虚构探究了相对抽象的观念问题。《罗生门》《鼻子》姑且不论,另一部历史小说代表作《地狱图》也是如此。小说的模板正是前述《宇治拾遗物语》,在环环相扣的精湛描写中,展现了惊心动魄的哲理性或理念性的艺术画面,通过一种极端化图景展示了权力与艺术的对垒。《地狱图》也被称作芥川龙之介“艺术至上主义”的一个宣言。芥川类似的历史小说尚有《枯野抄》《孤独地狱》《忠义》《基督徒之死》和《戏作三昧》等。

芥川历史小说的另一重要特征是,一般认为森鸥外的历史小说尊重史实,芥川却以近代式理性的精神自由,随意地解释历史或披着历史的外衣描写现实性主题。有观点认为,芥川历史小说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小说而是卢卡契所谓的“历史现代化”或“历史的假托”。

短短12年创作生涯中,芥川写过148篇小说,55篇小品文,66篇随笔及大量评论、札记、诗歌、游记。芥川小说的文体典雅、洗练、辛辣、精深、有趣且寓意深刻,进而言之善于观察提炼、显微阐幽、崇奉真实和博通经籍。芥川龙之介不屑做一个识时务者。其文体特征和艺术上之于真实的追求,对鲁迅有过很大影响。芥川龙之介崇奉“艺术至上”也很会说故事,他在《文艺的,过于文艺的》一文中对自己却有如下定位“不知谁给我贴的标签,我成了所谓‘艺术派’的一员。(世界上恐仅有日本存在这等名称或产生此等名称的氛围)我并非仅为自身人格的完成而写作,当然,也不是为革新现今社会组织而创作,我的创作只为造就我内心世界的诗人或造就诗人与记者,故我无法等闲视之‘野性的呼声’。”

这——或许正是芥川龙之介所有文学创作的一个注解。

通过这位小说鬼才的作品,了解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感知方式

百道网:作为《芥川文集》的主编,您认为他是怎样一个人?或者您会如何评价他呢?在您眼中,芥川的日本性和世界性分别体现在哪?

魏大海:芥川龙之介显然是一个追求真实、才气横溢、有艺术追求的大作家,20世纪日本文学史上无法忽视的泰斗式的存在。芥川龙之介被称作日本最后一位富有东方文人色彩的文学大家,汉学修养极高。我们知道,十九世纪末期的夏目漱石和森鸥外,都是汉学修养极高的文学大家。应该说,芥川龙之介是20世纪日本文学中绝无仅有的一位汉学修养极高的大作家。

20世纪日本文学史上也大家辈出,川端康成、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三岛由纪夫、太宰治、大江健三郎等,同样作为文学大家创作了很多优秀的作品。但多数不是前述大家的类型。

一种另类的批评涉及芥川龙之介。在当代日本文学评论家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中,也曾提及芥川文学,他说有趣的是某种“反文学”志向(私小说)促成了日本“纯文学”的形成,日本“私小说”作家对于“透视法式的装置”或超越论似的意义缺乏清醒的自觉也没有那般自觉的必要。相反,对此具有明确自觉意识的却唯有晚年开始厌恶结构式写作的芥川龙之介。

柄谷行人又说,重要的并非芥川龙之介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文学动向的敏感,也不在其有意识地创作那般“私小说”,重要的是芥川结合了西欧的动向与日本“私小说”式的作品,使此类“私小说”式的作品作为走向世界最前端的形式具有了意义。柄谷又说,“私小说”作家无法理解(芥川)那种视角,(唯美派作家)谷崎润一郎也没意识到这一点。“私小说”作家的观念中,他们以为是在自然而然地描写“自我”,与西欧作家的所为一致。实际上,芥川龙之介看到的并非“自白”与“虚构”,而是“私小说”具有的“装置形态”问题。芥川的观察基于无中心的、片段的和诸多关系的视点。

这般评述不好理解,事实上却异常难得地证明了“芥川文学”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证明了芥川文学对日本现代文学重要而特殊的意义。

百道网:作为21世纪的中国读者,我们为什么要读芥川龙之介?

魏大海:为什么要读芥川龙之介?理由太多。都是成立的。某种意义上,芥川龙之介等同于中国的鲁迅。当然从作家本质上讲有很大的差异。这里强调的只是文体和影响力等方面的相似性。如所周知,中国有“鲁迅奖”,日本则是“芥川奖”,都是纯文学大奖,获奖者便跳龙门成为专业作家。

作为21世纪的中国读者,对自己国家的重要作家必须有所了解。至少应读过鲁迅。喜欢不喜欢都是另外一回事情。日本自古以来是一个文学大国。我们也应该对日本的古代文学和近现代文学有所了解。阅读芥川的小说、游记、散文等,可以了解日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艺术感知方式,可以通过对象认识自我或反观自我。最后,芥川龙之介是一个强调文学虚构性、艺术至上的小说高手,有“鬼才”之谓,通过芥川文学也可以对照性地认知另一种被称作日本现代文学传统的文学样式——私小说。电影大师黑泽明的名作《罗生门》,亦与芥川文学密切相关。

宫坂觉教授主编别卷是《芥川文集》最重要配套产品

百道网:《芥川文集》的别卷是国际芥川学会会长宫坂觉教授的原著。在推动芥川龙之介文学的研究和普及方面,宫坂觉教授和他的别卷做了哪些贡献?

魏大海:宫坂觉先生的别卷《人品与作品》,显然是这套《芥川文集》最重要的配套产品。需要强调的一方面,是这部作品的权威性,宫坂觉先生长期任国际芥川学会会长(现为名誉会长),在推动日本和国际性芥川龙之介研究方面,他有杰出的贡献;另一方面他本人也是日本近现代文学和芥川文学研究方面的一流学者。这部别卷重要的特点之一是有助于中国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或鉴赏芥川文学。著者写作中放低了身段,以作家题解和作品鉴赏的形式娓娓道来解读芥川文学。作品鉴赏中涉及的则是芥川龙之介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每一篇鉴赏文章都是著者长期研究的成果结晶。诸君可着重关注宫坂觉先生的《罗生门》解读,其研读功力可见一斑。没有长期的学术积累、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纤细敏锐的艺术鉴赏力,不可能写出那样的研究性鉴赏文章。

毫无疑问,宫坂觉先生的《罗生门》鉴赏将大大提升国内的芥川文学研究。另外亦请注意,三部芥川文集的序言也是宫坂觉先生的手笔,那也是《芥川文集》有别于其他芥川龙之介选集的重要特点和区别之一。这套《芥川文集》不仅荟集了国内优秀的译者如高慧勤、宋再新、林少华、杨伟等,亦因国际芥川学会宫坂觉会长的鼎力后援,增添了学术性与艺术厚重感。

最后,别卷中的芥川龙之介略年谱(上、下),也是宫坂觉先生倾心亲自编写,具有可靠的权威性。

百道网:您未来是否还有策划、翻译其他芥川相关作品或日本文学的计划?

魏大海:想法是有的。暂时没有考虑芥川。目前在做的比较重要的几套书,有林芙美子小说精选三卷、太宰治小说精选九卷、川端康成小说精选五卷和日本文学经典系列。

这里想多说两句的是最后一套翻译丛书“日本文学经典”系列。这套书已出版四部,分别是周作人译《枕草子》(清少纳言)、高慧勤译《舞姬》(森鸥外)、魏大海译《棉被》(田山花袋)和文洁若译《五重塔》(幸田露伴)。年内还有五部即将面世,分别是松尾芭蕉的《奥州小路》(陈岩译)、夏目漱石的《我是猫》(林少华译)、谷崎润一郎的《春琴抄》(林少华译)、山本周五郎的《风铃》(原名《日本妇道记》、魏大海译)和《上海印象》(芥川龙之介的《上海游记》和谷崎润一郎的《上海交游录》、魏大海译)。这套丛书,没有预定出版多少部,选录标准有三:名家、名著、名译。名家、名著有文学史上的定论,不难确立。名译没有办法、见仁见智。作为主编承担一定的责任勉为其难,会尽量参照预定的选入标准。目前的选题也包括《源氏物语》和《万叶集》的重新翻译。这些古典名著原先有译本,比如《源氏物语》就有丰子恺、郑民钦等几个译本。但因版权或其他原因无法使用过去的版本,只好由主编另外确定译者。有些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已有较好的译作(名译),同样因版权或其他原因无法纳入,也只好主编专请优秀的译者重新翻译。

这套书是很好的一个平台,从古到今日本文学经典作家的经典作品汉译,可以陆续纳入出版计划。

(责编:肖歌)

作者:刘瑞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