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这位设计师斩获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和四届“中国最美的书”,他如何打造新版《中国古代门窗》?

作者:刘瑞丽   2021年06月0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03年,《中国古代门窗》第一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它从三十六万种图书中脱颖而出,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这一奖项曾是国家出版界的最高荣誉,每两年评选一次,不仅是对优秀图书的鼓励和肯定,也代表了当时出版物的最高水平。2019年,经过海内外顶尖书籍设计师评委的多轮专业评选,《中国古代门窗》(第二版)又被选为“中国最美的书”。

《中国古代门窗(第2版)(汉英对照)》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马未都
出版时间:2020年01月

中国古代的门窗,一向附丽于建筑及园林营造之中。宋《营造法式》才开始有关于门窗、栏杆和室内隔扇、罩、屏等制度、功限的专论。在《中国古代门窗》一书中,作者马未都系统地将古代建筑的发展和门窗的演变历程、门窗与建筑的关系,以及门窗的美学价值,进行了深入、生动的阐述,并将他数十年间收藏的明清建筑门窗实物,筛选、整理、编纂,汇集为图版。此作品可谓散轶在民间的古代建筑门窗集大成之书。

本书繁密的信息经过设计呈现有趣且不枯燥的感觉,张弛有致,富有节奏感。全书印制非常精美,体量感得以充分展现。用材强调纸张的柔软度,手感舒适,富有东方书品气韵。设计师张悟静在做这本书之前,已经获得了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银奖和三届“最美的书”奖项和各级别的装帧设计奖。在制作本书的过程中,他克服重重技术困难,最终把新版《中国古代门窗》带到读者眼前。

这本“最美的书”美在何处?它在图书装帧方面有哪些创新?修订本书的过程中面临过怎样的挑战?百道网专访了《中国古代门窗》(第二版)设计师张悟静,以及本书的责任编辑费海玲。

张悟静

《中国古代门窗》责编费海玲

新版增补重要门窗构件,“美”在内容、版式和装帧

《中国古代门窗》第一版以高质量的图书内容和精美的装帧设计,获得了第六届国家图书奖。鉴于作者马未都丰富的艺术收藏经验和知识,以及行业地位,本书内容历久弥新,目前仍令不少作者痴迷并收藏。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修订再版该书,正是源于读者这种恒久的需要。

编辑团队根据读者变化的审美需求与更新的技术手段等,在第二版中从多个方面对《中国古代门窗》进行了优化。第一是随着作者藏品的整理和更新,他们发现不少精美的门窗构件没有收录进来,故第二版中门窗的构件较第一版更为丰富,新增不少重要的门窗构件,并补充了门窗在建筑中的环境场景若干。第二,限于当时的技术手段,部分构件的呈现还不够完美,需要补充构件的局部或是场景,因此第二版采用整体重新拍摄、增加局部大图、原图精修等方法,对呈现效果进行了优化。

费海玲指出,这本书的选材决定了其内容质量较高。第一部分为综述,作者从专业的角度对门窗的基础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梳理与介绍,使读者对古代门窗与建筑的关系,门窗的演变过程、工艺特点、文化以及美学意义等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图版部分,从作者收藏的大量门窗中选取了最为精美的明清建筑遗物,收录各式隔扇门51组,各式窗110组,折屏2组,围栏1组,屋顶2组,共166组,698片。通过精美图照、细节大样、工艺参数,辅以工艺特点、图案含义、美学价值等文字介绍,《中国古代门窗》(第二版)生动还原了每件精美的门窗藏品。

第三,第一版内文为铜版纸印刷,整体采用8开本、硬精装、带函套,体量较为厚重,不太方便读者阅读。所以在装帧设计形式上,新版图书的设计师张悟静从整体呈现效果、纸张/布面材料、装订形式,到图片的精修、细节表现,都一一反复推敲,最终呈现出读者所看到的形态。费海玲表示,“希望新版图书以符合当下审美的形式,更好地体现出图书的内容特点,也让更多人了解我国的传统门窗文化。”

2019年,《中国古代门窗》(第二版)被选为“中国最美的书”,这个荣誉有书籍设计界“奥斯卡”之称。

张悟静的设计理念:在适用的前提下,尽量美观

这本书究竟美在何处呢?

《中国古代门窗》(第二版)整体版式设计疏密相间,装帧方式传统与现代结合,颇有新意。全书图文并茂,文字叙述通顺流畅,图片处理清晰精美,不仅使图书整体具有赏心悦目之感,还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中国古代门窗的精美与奇巧。

说到设计理念,设计师张悟静告诉百道网,本书采取的整体设计思路延续了他一贯遵循的“在适用的前提下,尽量美观”的宗旨。这个宗旨体现在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方面,更体现在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上。这本书在整体形式设计上采用了筒子页、无线软胶装、加函套的形式,体现了古代门窗的稳重之感。

在内文编排上采用传统竖排方式为主横排为辅,横竖搭配相结合来展现。书中大量图片进行多样式的组合编排,将其安排在合理空间内,并根据门窗等结构特点采用折页、拉页等多种形式,将大画幅充分舒展,不仅带来通透的阅读体验,而且形成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图书呈现出多样的视觉效果,更使其在内容与形式上完美融合。

《中国古代门窗》(第二版)的整体设色较为古朴,从封面到篇章隔页,门窗的木质色彩贯穿始终。为了更好地展现原木的质感,在印刷技术上也采用了调频网的印刷方式,门窗木质的纹理感、立体感、体量感得以充分展现。既烘托了主题,又强调了古建筑温馨的居所舒适调性。

在用材方面,本书选用了多种柔软度高且强度大的纸张素材相结合,纸张手感舒适,整本书比较柔软,非常适合阅读,有很强的书卷气,亦使本书富有东方书品气韵,且不同纸张的选用,使文本部分和图版部分有了很好的区分和呈现。

在装订上,本书采用了特殊的无线软胶。虽然材料轻薄,但由于书本很厚,其结实程度依然非常关键。以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很多书都采用了打孔穿线的形式,但这样很容易使封面和书芯脱落,且不方便翻阅。为了确保这个环节不出问题,张悟静多次和装订、印刷厂家商量,并进行多次试验、测试,最终做到了拉力与纸张关系的平衡,找到了精确的粘贴位置。在最后环节,新的问题出现了:制作出的样本翻阅后,书脊处易形成内凹的折痕,不仅不美观,也容易造成强度不足的缺陷。最后,张悟静经过多次试验,采用在书脊处单独添加透明高韧度材料来改善这一问题。 

面对来自技术层面的挑战,责编和设计师曾“绞尽脑汁”

从做书的角度讲,编辑和作者的立场是一致的,都希望最终呈现出精益求精的作品。在和作者马未都沟通、完成修订的过程中,费海玲最深的体会是马未都能够站在读者的角度,接受设计师提出的各种设计创意,也认可让书尽量变轻变软、方便阅读的理念。“也许,这得益于在修订方案确立之初,设计师张悟静就参与了进来,在作者交稿前,对补充什么样的图片、采用什么样的装帧形式,都与作者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她表示。

张悟静告诉百道网,修订过程总体而言比较顺利,不过期间也有挑战。这些挑战多半来自于技术层面,比如,这本书的内容体量十分庞大,在这种情况下,想要书尽量便于携带和阅读,就需要选用尽量“轻薄”的材料。而轻薄的材料给后期的印刷和装订都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同时,为保证图片后期的呈现效果,这本书选用了调频网印刷工艺。在如此薄的纸张上密网印刷,遇到深底、满版图片或满铺专色时,印刷环节的考验重重。试印第一天,是不断调试压力、反复试验的一天:压力大一点,纸张就破了,压力小一点,墨色又不够饱满。好在出版部主任、责任编辑费海玲和设计师张悟静一直盯在印刷机旁,遇到问题随时与技术人员沟通、商量,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印刷方法。在保证图片层次与饱和度的前提下,实现了批量印刷,也保证了最终的整体效果。

此外,封面的材料一样选用尽量轻薄的布和纸板。内封的布面很软,书翻开时是能够自然打开的,这与张悟静想要的效果一致,但翻几次,书脊处就会呈现一道道的折痕,有损美观度。为了这个细节处能够呈现出完美的形态,张悟静也是绞尽脑汁,选用了各种材料,尝试各种不同工艺来实现,最终选用了韧性和弹性很强的pvc材料放置在书脊处,连接封面材料和书芯且使书脊处受力和拉力达到平衡,书籍翻阅后会自行恢复原始的状态,保证了书脊面的平整,又可以使书平摊翻阅,最终实现了结实与美观的统一。

把好书做好,打造最美的书,打造精品力作

虽然编辑团队尝试将这本书做的尽量轻、软,但是它的内容体量是固定的,丰富而精彩的细节又很多,为了让读者能够看到这些精美的门窗构件,最终,它还是成为了一本大型画册。费海玲表示,这本书的读者对象主要定位于明清古典家具艺术文化爱好者、古代门窗收藏者。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马未都的行文风格洒脱流畅,使本书具有较好的阅读体验;同时,本书在中文外辅之以畅达精准的英文翻译,这就让本书在创新对外表达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等方面价值可期。中英双语的形式,能够更方便将书中的精彩内容传播到世界各地。

为了能让更多大众更好地接触到这本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也陆续开展了一系列的宣传活动:先是在该社微信公众号上做了两轮宣传推广和购书优惠活动;后启动了官方微博平台与京东平台的合作,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专项推广活动;并与新华文轩网等平台合作,进行多渠道的推广营销。观复博物馆及旗下“文物有意思”“博物馆大神”等公众号均参与互动转发,增强了活动的号召力和宣传效果。

费海玲告诉百道网,打造“最美的书”始终是出版社的努力方向,因为它体现了出版机构品质追求与读者审美追求的高度统一。打造更多的精品力作,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一贯的追求。而“最美的书”评价标准严苛,获得这一奖项,无疑是对精品力作的最好诠释,也是对出版社的最好赞美。

在做《中国古代门窗》(第二版)时,出版社调配多方资源,力求最大限度做出好书;设计师张悟静在做这本书之前,已经获得了多届“最美的书”奖项和各级别的装帧设计奖。可以说,为这本书最终获得这一奖项做好了各方面的准备。“我社确实还有很多选题方向都适合实现内容美与装帧美的统一,我相信出版社未来会有更多图书获得这一奖项。”费海玲如是说。

(编辑:肖歌)

作者:刘瑞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