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现代建筑口述史》译者王伟鹏:我如何花8年翻译这部史学“原料”

作者:刘瑞丽   2021年06月07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访谈》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建筑专业译作,本书以及其附带的光盘借现代建筑创造者之口讲述了现代建筑的故事。美国作家约翰·彼得耗费40年,采访了世界上60多位卓越的建筑师和工程师,众多建筑师本人的观察、评价、轶闻和幽默使这本著作活力四射。对于本书译者——同济大学建筑学博士后、南京大学建筑学博士、国家执业中医师王伟鹏来说,翻译本书的过程充满了惊喜。

《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访谈》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美]约翰·彼得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访谈》以一篇现代运动导论拉开序幕,紧接着,建筑师的言语和作者的简要评论伴随着200张现代建筑标志性作品的黑白照片展现在读者眼前。每一张平面图、速写或模型图片都附有简要的解释性说明,采访时抓拍的大幅建筑师肖像更是增强了本书个人化和对话式的特性。

在本书中,众多著名建筑师们论述技术、社会关注和艺术对现代建筑的影响,并透露对他们产生影响的建筑和建筑师。这段口述史中,建筑的历史并不是以一种线性发展的状态呈现,而是非常多元化的。因此,本书并非以时间顺序记录问题,而是通过大家共同关注的主题,也就是本书的章节标题——技术、社会、艺术、伟大的作品、评价,横向展开讨论。围绕着这五个主题,书中的现代建筑的创造者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言说。

王伟鹏是如何与本书结缘,最终成为译者的?翻译这本书带给王伟鹏哪些启发与收获?和其他现代建筑史图书相比,本书有哪些值得品读的地方?百道网专访了译者王伟鹏。

王伟鹏

呈现鲜活的一手资料,生命力比偏重史论的图书更久远

自中学时代开始,王伟鹏就喜欢阅读人物传记,这种偏好随着时间流逝自然而然延续下来。大学他就读的专业是建筑学,为了尽快熟悉这个领域,他会找建筑大师的传记来看。传记的文字虽然比较浅显,但是涉及的面很广,非常适合初学者阅读。在这些书之间,让王伟鹏印象最深的就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外著名建筑师丛书”,它包括了赖特、密斯、路易·康、丹下健三、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雅马萨奇、矶崎新等人的故事。出于强烈的兴趣,王伟鹏还经常去阅览室翻看专业期刊,而期刊里的人物介绍或访谈类的文章也成了他首选的阅读对象。

2005年硕士毕业后,王伟鹏进入高校任教。他发现,虽然建筑人物传记和访谈类的书籍逐渐在增加,但是与文学、艺术等学科相比,要少得多,甚至分不清口述史和访谈录的异同。此时,他便萌生了翻译相关文章和书籍的念头。2007年,他进入南京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资料室初遇了《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访谈》的英文版“The Oral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捧读之下,王伟鹏心情异常激动,他感叹世上竟然有这么精彩的建筑口述史,尤为难得的是书后还附有一张光盘,里面记录了柯布西耶等16位建筑大师的原始录音。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王伟鹏希望这本书能够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于是在网上找到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的投稿邮箱,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发了出去。结果如石沉大海,半年过去了,没有收到任何回音。明白了冒冒失失地毛遂自荐不是个办法,王伟鹏便托人辗转联系上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的副总编辑张惠珍,又联系到了编辑戚琳琳。这之后,报选题、买版权都很顺利,很快王伟鹏便实现了心愿,着手翻译本书。

《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访谈》是一部价值非凡的口述史,现代建筑的创造者亲口讲述了关于现代建筑的故事,呈现给读者的是鲜活的第一手资料。在王伟鹏眼中,与偏重史论的现代建筑史图书相比,本书的生命可能会更为久远。“哪怕几十年、甚至数百年后,想要了解、研究现代建筑这段历史,本书还是必读的。”他还表示,适合阅读本书的人群比较广泛,除了建筑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建筑师、院校师生之外,其他如艺术、文化、历史等领域的人士也适合阅读,对建筑感兴趣的普通民众同样会开卷有益。

历时8年翻译成型,这本书里藏着现代建筑史的“原料”

翻译是一门专门的学问,或者说是一门技艺。欲做好专业书籍的翻译,除了熟悉该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得擅长外文和中文的转换艺术,才能准确又通俗易懂地将原文传递给中国读者。王伟鹏在接手《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访谈》一书的翻译之前,已经研习翻译好几年,做足了准备。他先是阅读了大量翻译的专著,如傅雷、余光中、思果、金圣华、金堤、刘宓庆、罗新璋、刘重德、陈忠诚、周兆祥、马红军等翻译家的书籍,以名家为榜样,让研习有了方向;接着他找来大学里的翻译教材,进行系统的训练;同时他还定期去阅读翻译期刊和杂志上的中英对照和翻译点评类文章,因为通过它们能学到更多实用的翻译技巧,以弥补教材训练的不足。2012年,王伟鹏参加了第24届韩素英青年翻译大赛(英译汉组)的竞赛,获得了佳作奖。——这一切均为他开展专业书籍的翻译做了扎实的铺垫。

《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访谈》由三名译者合作翻译而成。在第一轮翻译的分工中,“社会”和“伟大的作品”章节中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由陈芳负责;“伟大的作品”章节中的“路易斯·康”、传略、旅行指南由谭宇翱负责;余下的都是由王伟鹏负责。第二轮翻译是王伟鹏统稿,他首先统一全书的人名、地名、作品名等的翻译,其次按照他的理解和行文习惯调整了全部的译稿,然后将这一轮译稿作为终稿提供给出版社。出版社审稿后,几位译者再根据修改意见修改相关译文。在最终出版前,王伟鹏还认真地再一次审读、校对了全书的清样。

本书是一部口述史,理解原文的意思难度并不大。王伟鹏告诉百道网,原作者将60多位建筑师的访谈巧妙地编入一个完整的史学框架之中,因而翻译的难点在于,如何准确地用中文来展现不同人物言辞的特点。这其实也是口述史文献翻译面临的共同难题。为此,他们三人翻译时,时时留心口语对话的特色,将一些语气词,或是重复的表达,都尽可能忠实地展现出来。涉及到具体词语翻译时,也选择口语味浓的。除了三位译者互相阅读、点评之外,他们还邀请了其他专业的人士来阅读译稿并提出建议。就这样,《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访谈》这本书从接下翻译任务到书籍出版,前后历时8年。

谈到翻译这本书的最大感受,王伟鹏表示,本书让他发觉现代建筑史原来是如此的丰富而复杂,众多创始人均有着自己的意见和主张,有些甚至是针锋相对的,可以说并不存在公认而统一的“现代建筑理念”。书写现代建筑的史学家们,如考夫曼、佩夫斯纳、吉迪恩、柯林斯、希区柯克、赛维、舒尔茨、柯蒂斯、弗兰姆普敦等,均是一家之言,既然是一家之言,总会带上这位史学家的“有色眼镜”,读者也是通过这幅眼镜来看待历史的。而《现代口述史》则是让读者摘下这幅眼镜之后,直观看到现代建筑史“原料”。这应该就是本书最大的特点与价值。

2019年5月第二届中国建筑口述史会议,王伟鹏向华侨大学建筑系赠送《现代建筑口述史》,并做宣讲。

“现代建筑革命的显著特性是,对未来感到非常乐观”

《现代建筑口述史——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师访谈》虽然是一本讲历史的书籍,但是它并不以时间线索或建筑史发展的转折点来分割这段历史。王伟鹏解释称,这是因为谈转折点,前提是认可建筑是一种线性发展的历史,而这早已经为史学界所质疑。历史是多元的,本书的写作也体现了多元性的特点,因而与其说历史发展有转折点,还不如说这段历史中出现了哪些共同关注的主题。这些主题也就是本书的章节标题——技术、社会、艺术、伟大的作品、评价。

围绕着上述五个主题,书中的现代建筑的创造者们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和言说。在这本书中随处可见现代建筑的一些最忠诚的拥护者和开拓者的批评,有人质疑现代建筑的一些宗旨,有人对现代建筑的结果感到苦恼,也有人认可了现代建筑的失败,并努力找出原因,看到了一个光明的未来。

在最后一章中,建筑师们推测了现代建筑的未来。王伟鹏认为,这一章可以看成是诸位建筑师给现代建筑的诊断和处方,好比是医生的会诊,都有道理,很难说更同意谁的观点。人们可以说现代建筑革命已经终结了,但是建筑一直在进化和革命。现代建筑被指责和质疑的方面,如缺少团队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缺少人性、否定装饰、住宅缺乏人性等,可以为建筑的未来指出努力的方向。王伟鹏表示,他对于现代建筑未来的看法可以用书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现代建筑革命与所有革命共同拥有的一个显著特性是对未来感到非常乐观。这种极为重要而持久的信仰,连同相关的事物一起,在早期奠基者和当前实践者的言论中暴露无遗。”

2019年5月第二届中国建筑口述史会议,王伟鹏在翻译工作访中介绍《现代建筑口述史》的翻译心得和经验。

王伟鹏现在转行做了一名中医师,翻译就成为了业余的事情。但正因为保持业余的状态,他不用担心翻译作品不被视作学术成果,更加不在意翻译稿酬的低廉,这反而让他放下了包袱,可以充分地享受翻译带来的乐趣和满足。目前王伟鹏已经完成了《文森特·斯卡利访谈》(Interview with Vincent Scully)的翻译,本书即将发表;他编译的《19世纪美国建筑历史与理论文选》翻译稿也已经完成,即将出版;他正在翻译《罗伯特·文丘里自选集》(Iconography and Electronics upon a Generic Architecture: A View from the Drafting Room),译稿将于2021年6月完成。

王伟鹏表示,未来希望能翻译更多的建筑人物传记和访谈类文献,还希望涉足世界传统医学、自然疗法、身心疗愈等领域。

(编辑:肖歌)

作者:刘瑞丽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