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公益精神与社会担当:第九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深刻诠释新时代优秀出版人肩负使命

作者:雨梦   2020年11月0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今年是我国民主出版事业奠基人邹韬奋诞辰125周年。11月5日,由韬奋基金会主办、重庆出版集团承办的第九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在重庆举行,百余位出版业界、学界代表汇聚一堂,以“公益精神与社会担当”为主题,探讨新形势下出版界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及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11月5日,第九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在重庆举行,本届论坛以“公益精神与社会担当”为主题。论坛由韬奋基金会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联办,重庆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百道网协办。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鹏、中宣部出版局图书处二级调研员王为衡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陈兴芜,北京印刷学院校长罗学科,上海韬奋纪念馆馆长赵书雷,重庆出版协会会长周安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董事长赵红仕,江西高校出版社副社长詹斌,陕西师大出版总社社长助理杨沁,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实践教学中心主任郑志亮,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编辑陆珂米,国防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许西安,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等十余位来自业界、学界的代表发表现场主题演讲,追溯前贤,更进一步探讨新形势、新背景、新机制下出版界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及高质量发展之路。

论坛贯穿全天。上下午的论坛分别由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社社长马国仓,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魏玉山主持。

传承韬奋精神,培养有社会担当的出版人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今年特殊的疫情在全国人民的齐心协力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胜利,同时今年也是邹韬奋同志诞辰125周年。在韬奋先生曾经战斗过的城市重庆隆重举行第九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既是为了致敬韬奋先生,传承韬奋精神,同时也是为了传承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培养有社会担当的出版人,为全面提升出版人才的综合素质贡献力量。

李鹏在致辞中表示,此次论坛主题“公益精神与社会担当”,深刻诠释了作为新时代优秀出版人才当下必须肩负的使命,希望通过此次论坛交流,重庆出版界能从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出版人身上学习到更多宝贵知识和优良品质,能更加明确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为全市出版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十二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柳斌杰在弘扬韬奋精神担当时代使命的主题演讲中,追溯出版历史,提出出版事业发展的六大动因。指出历代的出版家都为中国出版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韬奋先生是优秀代表,他不畏强暴、以出版书报刋救国救民,他的精神影响了几代出版人,是当代出版家都应继承的。这也是出版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因素之一。其次是培养新型人才,建设核心竞争力;第三是解放思想,敢于创新;第四是掌握并精通现代技术技能;第五是智慧融合科技,丰富出版形态;第六是占领全球传播制高点,在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应对国家面临的重大挑战。柳斌杰指出,要认真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高质量发展出版企业、产业和技术;要深入推进出版融合发展,打造出版新业态;要抓好建党100周年的重大出版工程,多出精品力作;要积极开拓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尤其是聚焦“一带一路”,加强合作与共享;要加快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占据传播制高点;要做好出版服务创新,提升服务读者的能力;要创新管理,实现出版治理现代化。

“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突发事件,却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出版业的公益精神,广大出版从业者几乎是不约而同地迅速行动起来,其社会担当几乎成为全行业的一种普遍的职业自觉,让全国广大读者深刻地记住了2020年充满公益精神的抗疫出版和全民阅读。”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通过细数在疫情防控期间,我国出版界助力疫情阻击战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分析其所呈现出的出版业的公益精神。他表示,从出版业的本原来看,公益精神乃是行业不可或缺的精神,是行业的社会价值的主要部分。

“优秀的出版人,总要把公益精神放在第一位,从而勇于为社会担当。张元济、陆费逵、邹韬奋、叶圣陶、龙世辉、周振甫、钟叔河、徐诚、沈世鸣等等这些编辑出版人的楷模,无不闪耀着出版业的公益精神。”聂震宁表示,然而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尚需社会担当能力,要“道”“术”并举,“优秀的出版人,只有在悟道明道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能力,做到‘道’‘术’并举,才能使得自己所主张的公益精神落到实处,从而为社会有所担当”。

上海韬奋纪念馆馆长赵书雷追溯了在党的领导下,三联书店(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出版社)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及香港的读者,宣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在各个时期的主张,书店的工作人员,做了大量宝贵的工作。如徐伯昕同志引导全体同仁经过惊涛巨浪,把书店事业缔造成空前的规模;胡愈之同志使生活书店成为30年代国统区文化战线上反文化“围剿”的重要阵地;张仲实同志传播了进步的文化思想,推动了社科图书的出版;每一位先驱都在各自不同的时代承担着社会责任与担当。

彰显出版人社会担当,努力完善出版公共服务体系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在论坛演讲中表示,“全民阅读的时代,无论是传统的书报刊编辑,或者是新兴的声光电网络编辑,都应该为全民阅读提供内容精湛、思想精深、制作精美的高质量出版物或阅读品,这才是在全民阅读的伟大事业中编辑的责任和担当,或者叫特别责任。”

编辑的特别责任是服务于全民阅读的高质量高品位读物的生产者和提供者。郝振省提出,要履行这个职责,就要站在阅读的制高点上,在延续之前较好的阅读习惯之外,还要持之以恒的阅读经典。从横向看,在文化典籍中有文学经典、史学经典、哲学经典、科技经典、艺术经典、道德伦理经典等等。这些经典的阅读可以分为三个结合问题:一是计划性与随意性相结合;二是精读和粗读相结合;三是必要性与可能性相结合。

编辑要学会在被动状态下主动阅读,这其中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应该有负面情绪或不良习惯,要根据所编辑加工的内容进行追溯性阅读;二是把编辑加工书稿、文稿作为思考式阅读与分析式阅读的过程。编辑的写作对于编辑的阅读也有极大的拉动,作为编辑我们倡导工匠精神,做学者型的编辑,那么我们至少要写好三种文稿或是文体,分别是:选题申报书、审读报告和理论文章。正是这种对资料、理论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艺术的需求,进一步拉动和促进了编辑读书习惯的养成与锲而不舍的追求,这就是编辑读书与写作的辩证法,也是编辑被称作为读书人、文化人的内涵所在。

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编辑陈兴芜总结了重庆出版集团在公益出版方面的探索与未来发展建议。重庆出版集团一直坚持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以自筹资金和出版基金为抓手,扶持优秀图书出版、打造重大文化工程,积极开展全民阅读、文化扶贫,迅速响应应急出版,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

公益出版是国家新闻出版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出版行业践行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出版社都承担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任务,要坚持向读者提供高水平、高质量出版物,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使命,要做好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应急出版,彰显出版人的社会担当,要努力完善出版公共服务体系,扎实推进出版强国建设。

陈兴芜也指出,由于公益出版自身的公益特性与当下出版市场经济大背景的冲突性,其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具体体现在基金项目支持力度有限,各地重视程度不同;公益出版缺乏营销意识,传播力和覆盖面不足;社会力量参与公益出版不足,资金规模小、形式单一;公益出版需求日渐多样,纸质出版物难以满足实际需求等四个方面。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她提出四个建议:第一,构建合理运行机制,促进良性发展。第二,汇聚社会各方资源,拓展资金来源。第三,善于利用新技术,创新产品形式和服务手段。第四,整合媒体传播途径,重视社群营销。

集思广益,探讨未来出版人的公益精神与社会担当

“建立以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出版业态,充分发挥行业核心价值,是整个出版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北京印刷学院校长罗学科表示,出版业与人工智能结合的落地的关键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泛知识的内容产品化。也就是说,知识点可以被不断地打碎、解体、剥离;知识与知识之间可以不断关联和重组,实现泛知识的产业化。二是按照分层级、分阶段的形式提供相应的知识解决方案。智能时代的知识服务可以实现根据人的不同需求和不同场景,不断挖掘、聚合新的知识、为用户提供精准的知识服务,实现终生学习的长周期目标。

罗学科认为,基于以上的嵌入逻辑而提出的“出版人工智能”概念,是以知识作为生产要素,以基于人工智能的知识挖掘作为核心技术,带来新知识的自主形成和规模化使用,并实现实现智能系统在出版领域应用的的系统工程。出版人工智能具有快速性、定制化、交互性、系统性、迭代性等特点,将会实现出版行业的生产革新、交互革新、体验革新和载体革新。

作为本届论坛重要内容,以“公益精神与社会担当”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于今年6月启动,引发了全国出版单位、出版研究机构的广泛关注,带动了出版业内外对坚守公益精神、勇担社会责任的热烈讨论,促进了出版业界、学界对新形势下出版人才培养的深入思考。征文投稿既包括宏观视角的探讨文章,也有从小角度切入的案例分享,整体来看,征文广度、深度较之往届均有明显提升。

第九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征文颁奖典礼同期举行。结合网络投票推选,经评奖委员会评委充分评议,本届征文评出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7名,优秀奖32名,6家单位荣获优秀组织奖。

当日下午会上,论文演讲嘉宾与征文获奖代表再次围绕“公益精神与社会担当”的主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重庆出版协会会长周安平、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实践教学中心主任郑志亮从新时代环境背景的角度对当代出版人的社会担当进行深入剖析;北京联合出版公司董事长赵红仕、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助理杨沁、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谭旭东从防疫抗疫角度出发,分别讨论了党建引领的重要性与牢记初心的使命感;总结了出版服务的公益性对团队凝聚力、出版转型的影响作用;讨论了中国出版人的担当精神;江西高校出版社董事长、社长邱少华阐释了出版人应具备的六种思维;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编辑陆珂米则以“青年出版人”为主要对象,阐释了如何培养青年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担当意识;国防工业出版社党委书记许西安从多维度的层面出发,讨论了新时代出版人的公益精神和社会责任的培养发展;南京大学出版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志强以“出版科研人员”为主要对象,阐释了他们的社会担当与责任。

 

(本文编辑:吴妮)

作者:雨梦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