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土楼、文庙书院、古城……再现历史中的福建文化

作者:穆穆   2020年10月3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说起福建的古建筑,人们一定会想到土楼、文庙书院、古城……那些美丽而悠久的建筑物,在时间中被风化、侵蚀,留下历史的遗迹。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即将在福州召开的这一年,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了“福建古建筑”系列丛书。百道网专访责任编辑祝玲凤,探讨本书在世遗大会下出版的意义、本书内容的特色,与未来福建教育出版社在福建文化事业方面的规划。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这一年即将在福州召开的特殊背景下,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了“福建古建筑”系列丛书。

“福建古建筑”系列丛书,顾名思义,便是以福建古建筑为中心,展现福建文化的丛书。丛书目前收录《城垣城楼》《土楼堡寨》《府第民宅》《文庙书院》《古道亭桥》等,选取福建各地最具地域特色和独特艺术价值的各类现存古建筑,按类型专门进行整理,全面呈现福建各类古建筑的独特风貌、建筑艺术价值及历史人文内涵。

翻开此书,无论是内容,还是图片、编排,都令读者感到赏心悦目。在编辑排版上,书籍体例明晰,眉目清楚;图文前后参差互照,方便阅读。在图片的选用和排版上,图书选取具有较好拍摄角度与艺术表现效果的图片,既注重展现古建筑的全景全貌,又突出建筑细节的结构之美,同时还有意识地选取带有一定人文色彩的图片,在有限的篇幅容量里,多角度直观呈现出古建筑的大气之美与精致之美,给读者以审美享受与人文启示。

图书策划编辑祝玲凤认为,本书推出的意义是深远的。世遗大会是文化遗产宣传和保护领域的一次重大事件。“福建古建筑丛书”的出版,对于助推福建古建筑和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倡导珍爱文化遗产的文明之风,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福建古建筑”系列丛书是如何帮助读者们认知福建古建筑文化的?它有哪些特色?面对读者们,采取哪些办法使得本系列丛书更为人所知?祝玲凤娓娓道来。

《福建古建筑丛书》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作者:福建古建筑丛书编委会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严格挑选入书古建筑,编辑排版呈现古建筑之美

“福建古建筑”系列包含《城垣城楼》《土楼堡寨》《府第民宅》《文庙书院》《古道亭桥》,共五个类型。为什么选这五个类型作为“福建古建筑”系列丛书内容?福建教育出版社在选择古建筑系列上有什么要求?

祝玲凤解释道,这五个类型属于福建现存特色古建筑的典型代表,因此被选入书。古建筑的项目收录上,实际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和筛选标准。如各册所收录古建筑,大部分是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在此基础上,酌情收入具有特色风格的其他类型古建筑,力求既突出地域特色建筑,又体现兼容并蓄风格。同一种古建筑类型,综合其地域分布、平面布局、构造风格、构建年代、使用功能、艺术特色、保存现状等文物价值进行择选,同时兼顾古建筑的历史人文内涵;丛书只收录传统建筑类型,近代纯粹南洋风格建筑不列入选目范围。

科学性与趣味性融合,多角度认识福建古建筑文化

谈到古建筑,多数人觉得艰涩、高高在上。祝玲凤坦承,古建筑文化,涉及建筑科学的部分,确实较为专业,对于普及宣传有一定的难度。但古建筑本身通常又不止于建筑科学,它融建筑与历史、社会、族群、移民等文化于一体,是综合性艺术文化载体。福建教育出版社为了融合两者,编写图书时,采用一种“建筑说明+散文随笔+图片”的表现形式。

一方面,由建筑专家从专业科学的角度说明建筑本身的历史沿革、建筑形制、艺术特色与地位价值。为了保证图书内容的科学性、专业性与知识的准确性,出版社邀请的是省内古建筑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他们直接担纲丛书主编,亲自编写各册建筑概述与建筑说明,从选题论证到内容编写到全书的内容审查,全程严格审核把关。

另一方面,由省作协调派当地作家,作家们以讲故事的方式,发掘与古建筑本身密切相关的人与建筑的历史故事,从世间人情的角度揭示建筑背后所蕴涵的历史背景、地域风格、审美趣味、人文情怀等历史人文内涵。为了使得图书更生动,出版社邀请了许多摄影师,将他们拍摄的大量精美的多视角建筑图片放入文内,使古建筑的艺术价值与人文价值都得到了完美的呈现。如此一来,图书的趣味性、人文性,便得到了保证,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历史故事,作家们也是亲自到建筑实地采风,采访建筑的主人或主管人员,并参考相关历史资料撰著成文,以此保证图书内容的准确性。

在图书成稿之后,又经图书编辑、专家主编及编委单位领导多次专项审核,再进行多次修改,最终才定稿,为保证图书内容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再上一道保险。

可以说,目前有趣与专业兼容的图书内容,是建筑专家、各地作家、摄影人、出版社几方面共同合作的结晶。

结合图书特点,全省、各市县联合召开新书发布会

为了让本书能被更多读者所知晓,在推广和营销上,出版社进行了精心策划。首先,出版社对目标读者群体进行了准确定位。“在策划编辑看来,这本书内容兼具科学性与通俗性、知识性与人文性,主要的目标读者是对古建筑感兴趣的读者及爱好文化旅游的人士”,祝玲凤这样说道。

结合“福建古建筑丛书”图书内容涵盖全省各地古建筑的特点,新书发布后,出版社在福州本地及全省各地市县联合召开了新书发布会,于第一时间向全省各地发布新书出版的信息。同时,出版社还联合各地新华书店与各地特色古建筑点,邀请丛书专家主编在全省范围内进行“专家讲古建”等一系列讲座活动,届时将有现场专家签名售书、作家分享写作体验、读者现场提问、分享读书心得、现场优惠售书等多种活动形式。

在媒体推广上,出版社依托人民网、新华网、东南网等多家中央地方主流媒体,东南电视台等电台,福建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纸媒,以及借助学习强国、新福建与出版社、各地新华书店的微信公众平台、华人头条等自媒体,以多媒体渠道,通过发布宣传活动、书讯书评、专题报道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从而把古建筑历史文化知识带向公众民间的各个地方,使古建筑艺术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古建筑与文化遗产的宣传和保护意识广布民间、深入人心。

除了现有的宣传和推广计划外,福建教育出版社对接下来进一步推广福建文化,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规划。她表示,目前“福建古建筑丛书”系列为第一辑,后续将根据图书市场的影响和变化,进一步发掘福建古建筑的特色类型,推出续编续辑等。

此外,一直以来,福建地方历史文化的发掘与整理是福建教育出版社的重点出版方向之一,在世界遗产大会的背景下,推出相关图书,是顺势而为,也是必然。未来,出版社还会推出如“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卷)丛书”“闽台南音文化丛书”《福建省博物馆概览》《林耀华全集》《梁遇春著译全集》等与福建历史文化遗产与历史文化名人密切相关的系列图书。

 

(本文编辑:肖歌;编助:苏一)

作者:穆穆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