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刘瑞琳:出版面临的真正挑战是自身的更新和发展,有变化就有未来!

作者:刘瑞琳   2019年11月29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出版遭遇的冲击也是我们这一代出版人共同经历的阵痛。不断改变自己,适应变化,才能永葆强劲。”刘瑞琳是理想国的创始人,本文是她最近在第27届东亚出版人会议冲绳会议上的发言,分享给这些年坚守出版并求新发展的出版人以及一直关注和支持出版业的读者朋友。本文转载自“理想国imaginist” ,原标题是《刘瑞琳:书籍可以克服碎片化带来的时代病》。

刘瑞琳是理想国的创始人,这是她最近在第27届东亚出版人会议冲绳会议上的发言,分享给这些年一直关注和支持理想国的读者朋友。

不同文化之间的翻译出版,
是构筑理解、建立信任的桥梁

各位下午好!很高兴再次来到冲绳。我和在座的很多人一样,对2016年冲绳的会还记忆犹新。虽然至今只有三年,但我相信这三年,大家都感受到了:天下并不太平。

的确,我们处在多变化、多冲突的时代,文化交流表面上呈现多元可能,实则各说各话。互相理解困难重重,信任危机随处可见。

借助互联网、多媒体,交流便利很多,为什么理解反倒困难了?我想,缺少对彼此文化理解的耐心和诚心,缺少真正深入的理解和有效的交流,无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单个人之间的交流、理解已经够复杂了,更何况是基于不同族群、区域、民族、国别之间的交流,更是难上加难。

在不同文化之间,建立理解和信任,这是翻译出版工作要达到的目的,也是我们这些出版人的日常工作。

2014年,理想国历时5年翻译出版了讲谈社《中国的历史》,这套书是日本讲谈社百周年献礼之作,是日本历史学家写给大众的中国通史读本。这套书本来是让日本读者了解中国历史的,译成中文也成了中国读者了解中国历史很受欢迎的读本。出版至今销售10多万套。

但是我们也一度因此被指责为什么不出中国人写的中国历史,而专门出日本人写的中国历史?这种说法的狭隘性一目了然。其实,仅仅是日本人如何看待中国历史这个视角本身,也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这种翻译出版,是本土出版不可替代的。

下个月,讲谈社《兴亡的世界史》中文版也要出版了。


纸质出版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变得更加重要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纸质出版真的不重要了吗?

我们知道,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是信息过多过快和信息碎片化。短时间内过多的碎片化信息,会把人的心和脑都塞得满满的,不仅容易让人自满自大,也容易因为无法消化理解复杂的文化差异,导致大量简单粗暴的反应。

而且,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很多还真假难辨,甚至错误百出,难以反映复杂的文化,无法梳理深刻的思想。

而书籍出版的内容是经过写作者严肃缜密的调查、体验、思考、创作的过程,再经由出版者专业性创造性地筛选、编辑、集成、传播,不仅会避免散漫无章、以讹传讹等问题,而且提供了深入认识、思考、讨论所必须的稳定文本。书籍出版的这个特点,正是可以克服碎片化带来的时代病。我们已经看到,出版作为不同思想、文化之间深入理解、交流的基础和手段,在今天变得更加重要。

“理想国”就是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上创建Mirror系列的。 

我们迫切需要了解他人,也迫切需要他国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应对难题。2014年我们开启了M系列。2015年我在东京东亚出版人会议上介绍过这套书的构想。走到今天,虽然困难重重,但已经出版40多种,其中既有关于个体文化经验的观察和记录,例如有关于俄罗斯、日本、南非、印度、印尼的,也有对人类社会普遍发展规律的梳理和展望,比如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的作品。


  最新译丛037(理想国2019年10月出版)

这个系列,600页,800页,1000页,这么厚重的大书越来越多。这套书平均印量在3万册以上。现在,我们选书越来越慎重,相信它在思想文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出版需要适应变化,
自我更新

出版的重要性,并不能确保传统出版行业和传统出版人高枕无忧,就拥有美好的未来。出版遭遇的冲击也是我们这一代出版人共同经历的阵痛。不断改变自己,适应变化,才能永葆强劲。

我们看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的内容生产,很多来源于书籍。我们的书承载着几千年文明的厚重,供养着众多新媒体的从业者,再通过他们一层层传递给大众。这也从一个角度证明了出版的重要性。

同时,出版也被这种多媒体生态反哺。这些年,越来越多的出版内容来自音频、视频、自媒体等,多媒体中最优质的内容最后往往会转化成书。这些内容也通过转变成书籍的形态,才得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积淀下来,成为人们研究思考的素材,促成跨文化的讨论传播,最后实现真正的文化交流。

1972年英国作家、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与几位朋友共同创作推出纪录片《观看之道》(Ways of Seeing),随后同名图书出版。四十多年后,纪录片已不再放映,但这本书却已成为艺术类书籍的经典,在全球被翻译成几十种文字出版,至今依然以先锋的艺术观念和社会观察视角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我们2005年首次翻译出版这本书,先后推出了四个版本。《观看之道》成为学术界关于观看、关于影像的经典文本,不断被引用、讨论。我们或许可以说,这本书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最初的纪录片。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多媒体的流行对出版产业的升级、换代,提出了全新的需求,也提供了机遇和条件。2014年开始,原本专注纸质出版的“理想国”开始分抽资源,成立“看理想”这样一家基于互联网的文化传播公司,依托自己的作者资源,先后出品了在中国大陆有广泛影响的优质文化视频系列《局部》《圆桌派》《一千零一夜》等。

2018年看理想上线APP,目前看理想APP已经成为最被关注的文艺网络平台。理想国的书籍与看理想的音频视频产品也实现了良性转化。

今年在看理想APP上,我们推出了葛兆光先生和梁文道先生联合策划的《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这个音频节目汇聚了十几位历史领域的年轻学者共同创作,以中国的视角亲近世界,带着中国的问题探索全球,播出后获得很好的评价。在此基础上,我们也会出版同名纸质书。这个项目是以新的媒介来组织知识的生产,但也渗透着我们的出版理念。

2020年,理想国就成立十周年了,届时我们将推出第三个品牌:NAÏVE理想国空间。这个空间,既是理想国生活美学观念的落地,也将实现看理想的线下体验;这个空间,将通过对书籍内容的延伸、围绕书籍策划展览等形式,引导读者更深入走进书的世界;会通过系列活动,尝试立体出版的多种可能性。

我们用十年,从理想国到看理想,再到NAÏVE空间的创变,也是从严肃沉重到文艺跳跃再到轻松愉悦的年轻态、现代感的追求。这是我们自身的危机的感召,也是读者的呼唤。在这个时代,出版面临的真正挑战是自身的更新和发展,有变化就有未来!

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理想国imaginist,id-lixiangguo2013/本文编辑:凌寒)


作者:刘瑞琳

(本文原载于:理想国imaginist)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