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一起藏彩蛋,让募捐时间长达100年——一本爱心绘本从无到有,故事其实更长久

作者:刘佳峻   2019年09月11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明亮鲜红的底色,偌大的有裂缝的时钟表盘,主人公小珍珠坐在分针上,长颈鹿、松鼠、小猪等动物们从表盘后探出头来……这是接力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新书《募捐时间》的封面。2016年初,方素珍和接力出版社的总编辑白冰聊天。白冰听完方素珍的介绍,立刻决定和她签订出版合同。一本爱心绘本的故事,其实更长久,从构思到出版,它有11年。

《募捐时间》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接力出版社
作者:方素珍 著 徐开云 绘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明亮鲜红的底色,偌大的有裂缝的时钟表盘,主人公小珍珠坐在分针上,长颈鹿、松鼠、小猪等动物们从表盘后探出头来……这是接力出版社日前出版的新书《募捐时间》的封面。

一场大地震破坏了一座美丽的村子,看到电视上的人们正在捐款,小珍珠也想为灾区的孩子们做点儿什么。于是,她做了一个募捐箱,走进了一座森林……森林里的动物们没有钱,不过大家有的是“时间”:长颈鹿捐了10分钟,他要把脖子弯下来给小朋友们当滑梯;大象捐了1天,他要用鼻子运木材,帮助人们重建家园……小珍珠和动物们募到了很多时间,谁也没有注意到,一只小乌龟正悄悄地往灾区的方向爬去……

绘本《募捐时间》是资深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与画家徐开云合作的一本新书,风格延续一贯的生命教育特质,并有了进一步的提炼与升华:视角直指汶川大地震,通过主人公小珍珠想要奉献爱心,向动物募捐时间、帮助灾区孩子的故事,传达了爱无国界、爱在奉献中传递、唯有爱与分享能成为永恒等主题。

精妙构思最终落地生花

2016年初,方素珍和接力出版社的总编辑白冰聊天,偶然间提到了这个故事构思。方素珍声情并茂地向白冰描述故事情节,特别是其中设计的趣味点,一只小猪捐赠了最少的时间只有12秒,小猪用短短的12秒跳起滑稽的舞蹈,为灾区的小朋友带去了欢乐。

白冰听完方素珍的介绍,立刻决定和她签订出版合同。虽然彼时方素珍表示自己还没有真正动笔,但白冰坚持认为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故事。他还半开玩笑地向方素珍提出建议,在故事中安排一只小乌龟的角色,小乌龟知道自己动作慢,所以抢先出发爬到灾区,在瓦砾中支撑起一根柱子,并且要捐出1000年的时间。

这个建议让方素珍眼前一亮,不过真正写入书中的时候,她考虑1000年这个时间距离孩子太遥远了,于是书中的小乌龟捐出了100年的时间。

在创作这个环节的时候,方素珍特意和徐开云沟通,小乌龟作为一个彩蛋出现在结尾部分,但之前的捐赠场面也要有它的身影。于是,这样前后呼应又别出心裁的设置,让小乌龟的情节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与画家徐开云的合作,则是《募捐时间》创作过程中另一个具有戏剧性的环节。

在与徐开云开始合作之前,方素珍已经见过几位画家,但沟通的结果都不甚理想。终于,在与徐开云见面之后,《募捐时间》的绘画作者确定下来。徐开云从事儿童插画多年,《募捐时间》是他与方素珍的第一次合作。

初读文本时,徐开云便被故事内容吸引并深受感动。在创作前,徐开云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比如一些地震的新闻、照片等,并对这些素材进行取舍。《募捐时间》全文出现的不仅有现实的惨烈场景,还有人物和动物,这其中包括军人和抢险队员的形象,以及想象世界中的动物形象等。用什么样的画风才能把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考虑再三,徐开云决定运用偏写实和略带夸张的形式来表现。

由于是第一次合作,从分镜初稿到定稿期间,关于绘本的起承转合、文字和图画如何互补,方素珍和徐开云以及接力出版社编辑团队经过反复讨论。一群人对每一个画面,每一处细节反复斟酌,集思广益。

当百道网询问与徐开云合作的细节,方素珍笑称,往日艰辛的创作过程历历在目。

“我和徐开云老师的合作非常愉快,但的确也经历了很多磨合。当然,很多时候文字作者和绘画作者看待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磨合在所难免。徐开云老师很有耐心,比如主人公小珍珠的形象,他画了很多草图我都不是很满意。甚至于,一开始画面里小珍珠的位置都是空白的。可能我们女性对于小女孩的形象的设定比男性要生活化很多,后来我找到一张朋友孩子的照片发给徐老师,告诉他我想象中的小珍珠就是这样,于是徐老师几经琢磨终于画出我心中的主人公形象。再比如募捐箱,我只是描述出大概的样子,一时没有出图。后来大家七嘴八舌地讨论过很多次,徐老师一点点加入童趣的元素,募捐箱的样子终于成型了。”

方素珍和徐开云争论最多的一件事是,能不能让“有大象”的那一页,把大象缩小一点,图画占用空间让给文字两厘米。“但是徐老师坚持认为那种尺寸的画面是最合适的,最后我也会妥协。”方素珍回忆,其实成书后这两公分的差别读者是几乎看不出来的,但正是创作过程中的种种磨合,才让成品越发接近完美。“我一直认为对于绘本来讲,文字和图画是同等重要的,如果把绘本比作一首曲子,那一定是文图协奏的曲子。”她说。

实际上,在创作的过程中,方素珍和徐开云分别出于自己的专业角度,对绘本的色调、人物和情节的表现形式、全书的版面设置等很多问题发生了很多次激烈的灵感碰撞,两位创作者经常会在说服者与被说服者之间进行角色互换。

最终,分镜稿确定后,徐开云开始正式画精稿。但在落笔的过程中,他还是时不时推翻一些原先的设想。一年多的时间里,徐开云习惯性地在睡觉前对白天的工作进行思考总结,每次灵感突现,尤其是脑海里萌发出了小细节,他都不放过,会起身记录下来。

最后的上色过程也是衬托整个画面气氛的重要环节,由于《募捐时间》是一个现实与想象交织的故事,这给整本书的上色风格提出了挑战。经过反复思考,徐开云和方素珍确定,想象的画面以大面积的墨稿为主,而现实中的场景则以彩色画面为主。就这样,通过特定的风格、造型和色彩的有机组合,《募捐时间》呈现出了一种新奇的效果。大胆想象,表现自在和灵性,以及通过孩子的视角看世界,以童趣深入童心。

“虽然地震给人的感觉是忧伤、黯淡的生离死别,但我想用另外一个角度来描述,希望大家对灾区的小朋友多一份关怀。”方素珍说,地震过后,很多志愿者到灾区帮忙重建,用温暖的故事陪伴灾区的孩子。书的最后,主人公小珍珠也成为一个志愿者,虽然她没有钱,却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给灾区的小朋友听。

谈到《募捐时间》的出版意义,方素珍认为,与地震有关的生命教育题材,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能让孩子认识现实世界,在此过程中生发出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积极情感。生命教育的另一层意义,是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结,增进孩子与社会的关系。在《募捐时间》里,亲人之间只要想念,就无所不在,回忆可以战胜时间。

《募捐时间》的构思,起始于11年前的汶川大地震。

汶川大地震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是唐山大地震之后,发生在我国的伤亡最惨重的一次地震。

当时,方素珍因为工作关系经常往返海峡两岸,在飞机上看到空服人员鼓励乘客捐款给灾区,方素珍总是毫不犹豫地慷慨解囊。

台湾地区也经常发生地震,尤其是1999年9月21日发生于台湾中部山区的大地震,是台湾地区伤亡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

因此,深有感触的方素珍一直想以地震为主题创作一个绘本故事。“我就想我是不是可以为地震做些什么事情?除了捐钱还可以做什么,但是我一直想不出这个故事要怎么写。”谈及最初的创作初衷,方素珍说道,“我当时只是初步设想有个小女孩,她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去募款。可是人家看到一个小孩子在募款就没有人理睬她……我就写到这里,然后就不知道故事怎么发展下去了,只好把这个故事先搁置。”

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并没有冲淡方素珍的执念,她一直惦记着这个关于地震的故事构思。2014年,也许是机缘巧合,一次偶然的梦境再次激发了方素珍的创作灵感。

“我就梦见我笔下的小女孩,她拿着募款箱,走啊走啊走到一片森林里,森林里有一排动物面对着她,让我印象很深刻,然后我就醒来了。醒来之后我就觉得这刚好就是一个闪光点。我就想小女孩可以去问那群动物要捐什么……”梦境戛然而止,但方素珍的思维却发散开来,虽然故事并没有成型,但方素珍开始经常和朋友聊起这个故事,而且和不同的人聊天,她就会收获不同的灵感。

正是在这样的灵感碰撞过程中,故事的情节越来越具象化。在方素珍的设计中,面对小珍珠的募款请求,动物们并没有钱,那它们有什么呢?方素珍回忆创作的过程:“我就这样慢慢编,我觉得如果人是有钱出钱,那么动物就是有力出力。一只动物提出捐时间,但捐出来的时间要做什么呢?我还要再去设计,这样就越想越多。每一只动物都有不同的特性。比如说长颈鹿,我在讲给朋友听的时候,朋友跟我说可以写长颈鹿的脖子,让小朋友溜滑梯,然后又想大象可以做什么?大象可以帮忙运木材。我又想到,台湾发生地震之后,经常有志愿者到现场去安慰那些受灾的人,陪他们聊天或者给他们一个拥抱,我想把这个情节写进故事。我就设想大熊的形象很温暖,可以捐出时间来送人拥抱。就这样慢慢把这些灵感元素加进故事里,我在设计情节的时候,想到时间是可以用数字来标记的,比如一秒钟一分钟一个小时,于是把时、分、秒的概念也融进去。”

初心是好作品的根本源泉

从2008年构思到2016年初完成文本,2016年8月交由画家徐开云配图,再到2019年终于正式出版。《募捐时间》的创作历时11年与读者见面。而这只是方素珍近30年绘本生涯的一部分。

从1995年的《祝你生日快乐》,到2014年的《外婆住在香水村》,再到2018年的《玩具诊所》;从《花婆婆》《故障鸟》到《我们永远不分开》《我们去跳舞,好吗》等译作,方素珍一直从自己的作品中传递出与生命教育有关的正能量,每当故事直抵读者内心深处,都会流淌出浓重的人文关怀。

《募捐时间》的创作初衷,是希望当下的孩子正确看待灾难,不畏困难,重拾生活的勇气向前看,并在敬畏生命的同时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在方素珍看来,人类的灾难并不少见,但每次地震都展现了人性伟大的一面、人类团结一致的精神,让人看到光辉、美好和希望。

方素珍在接受百道网采访时说:“我看到了故事疗愈心灵的力量,看到生命被善待、被尊重的重要性。其实,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不断遇到各种失去,但通过阅读生命教育主题的绘本或其他门类童书,会渐渐懂得如何关心自己、关爱他人、过上幸福生活。”

当被问道,对于越来越多加入绘本创作行业的年轻人有何建议时,方素珍说道:“绘本创作并不是一项可以让人迅速致富的工作,甚至在刚刚入门的时候带给你的经济收入远远无法负担你的生活。所以如果选择这个行业,一定要问问自己是否真的热爱,并且是否能够承受一段时间甚至很长一段时间里因此带来的经济压力。如果真的热爱这个行业,真的对绘本创作有极大的兴趣,那就坚持下去,多学习,多看多写,去发现好的题材,创作出有自己风格的代表性作品。因为热爱而坚持,得失心不要太重。保持创作的激情并不断地付诸努力,就像俗语所说,机会总是更多青睐有准备的人。”

此外,方素珍多年绘本创作的经验还包括“终身学习”。她告诉百道网:“我做绘本这么多年,常常告诉自己不要只当一个文字作者,图画的部分也要不断去学习。我经常会去上电影课,学习电影拍摄中运用的技巧,学会捕捉镜头感,因为我一直认为绘本就是静态的电影。当你可以准确地描述出绘本所要体现的镜头感,你就可以更直观地和画家交流你想要的画面。我也会专门去学绘画,请了专业的老师来教我。很多人不理解我,他们觉得我只要写好内容就可以了,其他的工作交给画家、编辑去完成,其实我很享受这种学习的过程,并且当你能够切身体会到画家创作的角度和方式,你会更能把握自己的绘本内容,更好地与合作者沟通。作为绘本作家,我还有很大的学习空间。我每年到国外去看书展、逛书店,就会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不足,还是要坚持不断地学习。”

采访的最后,方素珍笑着说:“不忘初心,也许最好的机会无形中就来临了。”

(责编:水英、安宁)

作者:刘佳峻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