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讲书堂 | 《禁食与盛宴》:佩兴丝鲜为人知的传奇一生

作者:侯苗苗   2019年07月17日   来源: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学习·讲书堂】今天要讲的书是我们社新出版的《禁食与盛宴》。本书讲述了美食作家佩兴丝·格雷鲜为人知的传奇一生,她提倡的饮食和生活理念如今也是全球的潮流风向标。佩兴丝通过写作传达的态度影响了一代代人,其珍视传统美食和地方菜的观念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佩兴丝·格雷(1917- 2005)是20世纪最畅销的美食作家之一,其著作《今日主菜》《汲甘露于万物》曾风靡一时,拥趸者甚众。而她提出的“吃本地、吃当季、吃自制”这一生态理念和生活理念,如今无疑已在世界范围内蔚为潮流。

《禁食与盛宴(精装)》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英]亚当·费德曼
译者:刘志芳 冯超 译
出版时间:2019年05月

你好,欢迎来到“百道学习·讲书堂”,我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侯苗苗。

在本书中,传记作家亚当·费德曼讲述了佩兴丝鲜为人知的传奇一生:孤独而又叛逆的童年时代;复杂的感情生活;曾在二战期间独身抚养一双儿女;《观察家报》每周“女性专栏”的第一位编辑;编写菜谱、制作美食、设计珠宝和纺织产品、翻译并编辑书籍、养育家禽牲畜。她喜欢一切神秘的事物,比如阴暗的角落和神秘小说。同时,她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欧洲,甚至花费10年时间和丈夫(比利时雕塑家诺曼·莫门斯)游遍整个地中海地区,只为寻一处安身之所。在生命的最后30年,她定居在意大利南部的普利亚区,且有意识地拒绝主流社会,其居所不通电、无现代化取暖设施、没有电话,其作品仅在亲朋好友之中流传。也因此,她渐渐离开了大众的视野,但她通过写作传达的生活态度仍在影响一代代人,其珍视传统美食和地方菜的观念产生了持久而深远的影响。

佩兴丝·格雷

佩兴丝·格雷出生在一个富庶家庭,拥有辉煌的家族历史,从小接受贵族教育。大学期间,她远离上流社会,广泛接触政治、文化、艺术等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朋友,顶着战事风险四处旅行。二战期间怀孕,在丈夫人间蒸发的情况下,她挺着大肚子拜访旧时的朋友,还吃了闭门羹。作为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她返回娘家,在停水断电、食物短缺、交通困难的乡间,研究植物、接待朋友,寻找复出的机会。也是在此时食物供应紧张的背景下,佩兴丝佩兴丝的母亲在家种植了很多可食用的植物,但依然不能满足饮食的需求。受到真菌学的复兴的影响,也为了改善生活,佩兴丝把注意力投向在家附近的森林,关注起蘑菇和真菌,也收集植物标本和化石。她一共收集了四百多种可食用菌类,还不断地学习识别新物种。女儿和妹妹离世后,她独自前往瑞士旅行,意识到痛苦不可回避,断然回到英国,兼职写稿、扩展兴趣。人生的后半段,她和伴侣诺曼一起定居地中海的小岛,过着自由艺术家的农耕隐居生活。

1955年离开皇家艺术学院后,佩兴丝担任过建筑杂志、文学期刊等的编辑,还担任《观察家报》的女性栏目主编。这期间的佩兴丝全面学习了各个领域的知识:写作,秘书,翻译,纺织,设计,经济,建筑,音乐,绘画,雕塑,美食,植物,地理……有一段时间为了生计,她还教过法语和德语。在诸多兴趣中,佩兴丝仍对食物情有独钟。她研究植物的细致分类和命名法;编写和参考了肥料、气象学、栅栏和农业文献资料。在缺少食物的战后年代,这样的资料广受欢迎,也为日后研究食用植物和真菌打下了基础。

1960年代初期,45岁的佩兴丝又进行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三次逃离和跨越。长期处于媒体撰稿生活中,她意识到自己总像是给别人做嫁衣。在后来的伴侣、雕塑家诺曼·莫蒙斯影响下,她又进行了从英国到地中海的跨越。1963年,佩兴丝和诺曼前往希腊的纳克索斯岛。在这里,她不仅要学习如何使用水泵来洗野菜,还要学会在村里的面包房烘焙。在村妇的帮助下,佩兴丝认识了许多可食用野生植物,也记下了不少地道的本地食谱。她研究可食用植物和野菜,也关注市场上出售的人工蔬菜。她对野生动物和花卉生态学也有兴趣,还在大自然中寻找图案,这对她的烹饪和设计都很有启发。地中海旅行期间,佩兴丝注意到在资源匮乏、通货膨胀的背景下,人们对另类生活和环境问题的诉求,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化转型。她把这些见闻和感想写进了《汲甘露于万物》一书。书中介绍了不同的猪、野草、粥食和蔬菜、水果,坚果、真菌、昆虫等等,她还收集了许多罕见的蔬菜、地中海鱼类和大量药草和植物的图画。

佩兴丝所说的“万物皆神圣”也体现在《汲甘露于万物》的书名中。此书的原名叫做《禁食与盛宴》,意指饥饿的恐惧和盛宴的快乐、慷慨与节俭之间的平衡,也表达出对食物和烹饪的态度。后来,诺曼提议引用英国诗人威廉·柯珀的诗歌《菠萝与蜜蜂》中的诗句作为书名。诗的末尾几句是这样的:“带着绝望的希望,有人张望、徘徊;有人打破了玻璃,划伤了手指;但由真理和智慧引导的人,能从野草中采蜜。”推出《汲甘露于万物》后,佩兴丝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者,还一度成为田园生活的代言人,许多人邀约她做采访、写传记。这些访谈中,有人说她是一个“意大利农民”,有人说她“像一个女巫,有奇特的感知能力”……费德曼评价说,他们的生活被浪漫化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描述更像是一种宗教仪式,掩盖了日复一日劳作的艰辛。相比起佩兴丝和诺曼,许多想要回归田园、向往“极简生活”的人恐怕只是“假装过着田园的生活”。当他们体验到切切实实的田园生活,恐怕会大失所望。

在费德曼的传记写作中,战时生活的苦难、抚养儿女的艰辛被隐去了——这也是佩兴丝本人对待生活的一贯态度:“回避悲伤于事无补”,从苦难中寻找出路,而不是日复一日地把日子挨下去。相较于常见的名人传记,本书并未将佩兴丝神化,而是原原本本地交代了其性格中的优缺点、偶然或带有天赋性质的成就是如何收到社会历史的影响,又是如何回归最终的田园与极简生活方式,影响我们今日的生活。如同书中所说,“佩兴丝·格雷既属于那个时代,又远远超越了那个时代。”

好了,今天就推荐到这里,欢迎继续收听百道学习更多精彩内容。愿好书与世界同在,成就你我精彩人生。

(本文编辑:绘里)

作者:侯苗苗

来源: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