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2019年4月26-27日,首届主题出版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本次大会以“思想引领时代——主题出版的使命、特点和趋势”为主题,是国内首次在主题出版领域的高层次交流盛会。与会嘉宾共同探讨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发展特点、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就如何做深做透做新做好主题出版文章,在弘扬主旋律中强化主题出版作用各抒己见。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发表了题为“理解时代精神,做深主题出版”的主题演讲。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臧永清
2019年4月26-27日,首届主题出版学术研讨会在杭州举行。本次大会以“思想引领时代——主题出版的使命、特点和趋势”为主题,是国内首次在主题出版领域的高层次交流盛会。会议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指导,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主办,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融媒体与主题出版研究院承办,杭州知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协办。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刘建国,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张敬德,中国出版协会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吴宝安等领导以及全国各级各地出版单位负责人、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研究专家180余人参加会议 。
与会嘉宾共同探讨新时代主题出版的发展特点、发展趋势和对策建议,就如何做深做透做新做好主题出版文章,在弘扬主旋律中强化主题出版作用各抒己见。其中,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发表了题为“理解时代精神,做深主题出版”的主题演讲。
臧永清表示,对出版工作者来说,每一个人都要面临做好主题出版的重要工作。但是,在主题出版方面做出精品、做出特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做好主题出版,必须正确理解时代精神,必须做深做透。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时代特色,能否准确捕捉和正确理解时代精神,是做好主题出版的前提和关键。回顾历史,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设新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充满热情,社会各界洋溢着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气息。此时,出现了一大批反映这一过程的文学作品,如人民文学出版社成立之后出版的第一本书《平原烈火》,以及罗广斌、杨益言的《红岩》,杜鹏程的《保卫延安》等;还有反映新中国建设发展过程的作品,如《创业史》《青春之歌》等。当时的新中国,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这时出现了很多反映中国人民不屈不挠进行斗争的作品,如反映当时的抗美援朝战争的作品,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巴金的《团圆》等都引起强烈反响。
在“文革”结束后的一段时期,回顾、反思新中国走过的曲折道路成为时代的主题,所以出现了伤痕文学、反思文学等思潮,涌现了刘心武的《班主任》、古华的《芙蓉镇》等一大批优秀作品。此后,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成为时代主题,蒋子龙的《乔厂长上任记》、张洁的《沉重的翅膀》、李国文的《花园街五号》等都是反映这一主题的优秀作品。在之后出现的寻根文学思潮,是我们寻找和重建民族文化自信的开始,《白鹿原》《尘埃落定》等经典文学作品可以说就是在这一时代主题的影响下完成的。
臧永清认为,很多宣扬厚黑学的官场小说都成为过眼烟云。因为它们反映的是片面的现实、负面的现实。它们像清朝末期的黑幕小说一样,经过时间的淘洗之后很难留下来。只有理解和把握时代主题才可能写出好作品。即使是服务于某项具体工作的文学创作,如果没有深刻理解时代背景的话,就根本无法具备思想的深刻性,会变成简单的政策解读,这肯定不是我们的初衷。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新中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品种最齐全的文学专业出版机构,是文学出版的“国家队”。臧永清认为,做好主题出版是天然的责任与任务,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重要使命和担当。今年是该社建社68周年,在这68年的历史进程中,几乎每个时期都留下了人文社出版的主题图书,影响了几代读者的精神生活。
那么,人民文学出版社是如何做好主题出版的呢?具体做法有如下几点:
社领导高度重视是前提。臧永清表示,我们的很多前辈为出版主题出版付出了大量汗水和心血,社长冯雪峰亲自抓《保卫延安》,与作家杜鹏程彻夜长谈,就作品修改和提升充分交流意见;副社长巴人在翻阅自然来稿时,发现一部署名“浩然”的书稿《喜鹊登枝》写的很不错,便亲自担任责任编辑,他在十天内连续写了三封信与作者商谈出版事宜,这也是浩然走上文坛的第一步;编辑龙世辉花了三个月时间为《林海雪原》修改润色,最终使之达到出版标准。韦君宜亲自约稿组稿,才有了莫应丰的《将军吟》、张洁的《沉重的翅膀》、竹林的《生活的路》的出版。一直到现在,我们在社领导层面对主题出版高度重视,而且亲自去抓选题、亲自去联系作者,或经常性地强调和过问相关作品的出版进度。
在服务党和国家大局方面从不缺位,在关键时间节点上从不缺席。在每年的年度选题计划和月度选题计划中,人民文学出版社都是将主题出版放在首位,要求编辑主动寻找、策划合适的选题。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来临之际,该社出版了《五环旗下的中国》;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在中宣部要求下第一时间组织力量编写了诗集《有爱相伴》;在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策划出版了“新中国60年60种长篇小说典藏”系列;在2018年,出版了反映改革开放成就的《深圳报告》,出版了反映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天开海岳——走进港珠澳大桥》。
立足长期筹划,避免急就章。对于重点作家的重点作品,臧永清表示人民文学出版社都会提前联系、提前介入,充分参与到作家创作的过程之中。军旅作家王树增在创作《长征》时,该社提前两年就与他建立了密切联系;在他创作《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都是提前四五年时间就开始搜集资料,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也经常与其沟通,甚至帮助他寻找资料、核对史实。只有长期筹划,作家经过认真思考和打磨,才能确保作品的艺术水准。资料显示,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很多主题出版图书,都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国家出版政府奖、茅盾文学奖等国家级奖项,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与长期筹划、重视作品的艺术性是分不开的。
抓主题出版,始终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臧永清要求出版的作家作品一定要关注现实、反映现实,真实反映时代和社会的生活变迁。在上世纪50年代,我们出版的大量“红色经典”图书,都是坚持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如柳青的《铜墙铁壁》、杨沫的《青春之歌》、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
臧永清表示,《当代》杂志的前辈秦兆阳,始终是现实主义的倡导者。路遥的处女作《惊心动魄的一幕》被反复退稿,最终意外地收到秦兆阳肯定作品的长信,这部小说在《当代》杂志发表后荣获了全国第一届中篇小说奖,路遥也从此为广大读者所知。现实主义一直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当代》杂志坚持的首要原则,我们近年来出版的周大新的长篇小说也是一例,他的《曲终人在》是党的十八大之后第一部反映官员精神生态的长篇小说,入选了当年的“中国好书”和出版政府奖;他在去年出版的《天黑得很慢》是国内第一部关注老年人生活的长篇小说,它涉及的老龄化话题引起众多媒体和读者的关注。
第五,对于主题出版图书,人民文学在出版社各个环节都应该作为重点工作。主题出版图书在人文社都是重点产品,该社都会配备优秀的编辑、美编和校对人员精心打磨,像王树增的《长征》和《抗日战争》,它们的封面设计两度荣获国家出版政府奖,这正是对美编辛勤劳动的充分肯定。
在主题出版图书出版后,也需要认真做好宣传和营销工作。对于优秀的主题出版图书,它不仅能获得良好的口碑、荣获各种奖项,更应该是广大读者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应该成为市场上的畅销书。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历史上,《林海雪原》可以说是销量巨大的主题出版畅销书,在50年代的销量就高达上百万册。而该社近几年出版的主题类图书,如王树增的战争系列,累计销量早已超过100万册。
臧永清表示,作为一个出版工作者,主题出版不应该成为我们的负担,成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应该成为我们创意和选题的源泉。在正确理解时代精神的前提下,做深主题出版,出版真正能够记录时代和社会变迁的文学经典,让真正优秀的作品脱颖而出,这是我们每一个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做,找对路、走好路,就一定能够做到。
(本文编辑:安宁)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