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8月21日,以“新出版·新发展·新动能”为主题的2018北京出版高峰会议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这是每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最专业中外出版人思想交流的盛会。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与国际贸易,通过“融合发展新动能”“国际出版新合作”“知识服务与新出版”三个议题,追踪国际出版前沿最新发展,连接中外出版合作,助力全球出版行业共同发展。
8月22日,2018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如期而至,为读者带来一场为期5天的文化盛宴。开幕前夕,8月21日,2018北京出版高峰会议在钓鱼台国宾馆举行。本次会议聚焦“新出版·新发展·新动能”,通过“融合发展新动能”“国际出版新合作”“知识服务与新出版”三个议题,追踪国际出版前沿最新发展,连接中外出版合作,助力全球出版行业共同发展,由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组委会、北京国际图书节组委会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200多位来自全球出版界、传媒界和新媒体、新技术领域的出版家、学者和企业高管参加本次会议。
会议分为两大部分,一是由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带来的以“提升出版质量是建设出版强国的基础性工作”的主旨演讲,二是三大议题为主要探讨内容的三大主题演讲。会议中,作为当今世界不容忽视的一大热词,人工智能被多次提及。此外,由于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的主要功能是版贸交流,故本次北京出版高峰会议的重点也在于国际版贸合作。这场集合了中外出版界、文化界和新技术领域专业人士的智力聚会,将推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的中外出版业实现新的合作与共赢。
提升出版质量建设是建设出版强国的基础性工作
会上,邬书林做了题为“提升出版质量建设是建设出版强国的基础性工作”的演讲,从建设出版强国是一项紧迫的任务、建设出版强国的有利条件和要克服的问题、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成为出版大国的经验、提高信息技术进步的步伐提高出版水平、在国际竞争中建设出版强国五方面进行了分享。他表示,中美贸易争端的本质是美国要阻断我们的发展进程,这凸显了建设出版强国、赢得话语权的重要性,而提升创新水平是建设出版强国的关键。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
关于中国学术出版,邬书林说,中国目前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科技文化大而不强,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中国以核心期刊为代表的学术期刊出版能力也尚存不足,这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的。
而关于本次会议的热议点,邬书林表示,信息技术革命性进步为我们提升出版水平提供了机遇,人工智能、大数据的应用使出版的理念、管理方式、载体形式、传播方式、运作流程、服务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未来,出版业可以在协同、融合的理念之下,利用新技术进行繁荣发展。
融合发展新动能,中外看法有何不同?
目前,中外众多出版单位正在持续探索融合发展之路,在技术手段、运营模式上不断推陈出新,加大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创造融合型内容产品。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刘伯根在会上作了主题为“坚持以数据化为中心,打造新时代融合发展集团”的演讲,并分享了关于数字中心是什么的观点,以及中国出版集团的数字化战略。他说,数字化作为全球最强大的一股历史浪潮,改变了人类传统生活方式,重构了全球商业生态系统,出版企业作为内容提供商也无法忽视这一浪潮。但出版业需要清晰地认识到出版融合发展的优势不是内容资源,而是内容数据;融合发展的中心不是数字化,而是数据化。在大数据时代,出版大数据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营销数据、阅读行为数据,更是植根于内容本身的全部知识数据。
刘伯根从中国出版集团数字化战略的实际案例出发,介绍了八个重点数字平台:中华书局的“中华经典古籍数据库”、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语言学习云平台、三联生活周刊的“中读”、中图公司的“易阅通平台”、中译公司的“译云大数据语料库”、荣宝斋在线、新华书店网上商城、中版数媒公司的中版数字内容综合运营平台。他表示,中国出版集团融合发展的中心是内容数据化,具体来说,龙头是数据研发,重点是数据加工和集成,支撑是重点平台,要害是机制创新,路径是专业化、平台化、资产化,前景是数据提供商、服务商和创意商。围绕数字化战略,中国出版集团从四个方面集中发力:一是加大资源积聚、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三是创新运营机制、四是打造重点平台。
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出版者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马贝
对于融合发展这一议题,国际科学、技术与医学出版者协会首席执行官迈克尔·马贝探讨了学术出版的过去与未来。他首先介绍了自己所在机构的历史与工作内容,他说,这是一家拥有着50年历史、在学术出版领域着力的协会,至今已有遍及23个国家的150家成员公司,而其中10%是来自以中国和日本为代表的亚太地区,目前共同出版的刊物已超全球所出版学术文章的2/3。在介绍了全球学术出版的具体情况之后,迈克尔·马贝预测,中国可能将在2025年之后成为世界上最多论文比例出版国,中外在学术出版的合作趋势也逐渐显现。他表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是相互合作创新和高科技的时代,中国会在其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STM希望未来能与更多的中国出版社合作,通过具有竞争力的技术趋势在整个业态中取得前沿的位置。
新时代下,国际出版如何进行新合作?
近年来,中国出版业与国际出版业交流进一步加深,成果不断涌现。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法国拉加代尔旅行零售集团波兰公司首席执行官安杰伊·卡茨佩尔斯基、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王民分别代表研究者、零售商、出版人进行了分享。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以“在不确定的世界推进中外文化交流”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对国际形势下中外文化交流进行了分析。他说,美国目前主导国际形势的能力有所下降,而支持中国崛起的国家实际上数量不少,中国需要加强科技、文化的建设。
法国拉加代尔旅行零售集团波兰公司首席执行官安杰伊·卡茨佩尔斯基从“中国主题图书的国际推广之路”这一话题展开分享,从零售商的角度看待国际出版新合作这一话题。他说,“尽管我们并不是做出版的,但我们也会销售图书,而且这一板块的业务还在不断增长,所以基于零售业现状来说,出版业的情况实际上没有那么糟糕。此外,在销售一系列的中国文化丛书过程中,我们也会根据图书内容策划一些具体的活动,而不是将它们束之高阁。”
安徽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民
安徽出版集团董事长王民发表了“新时代下的国际出版新合作”主题演讲,他分享了安徽出版集团在国际出版合作领域取得的六大成绩:版权引进与输出综合实力领先、国际合作出版资源不断丰富、文化服务贸易范围持续拓展、境外创办实体推进扎实有力、文化产品与装备进出口成绩喜人、海外文化工程陆续取得实效。王民表示,国际出版合作有四大思路可供借鉴:大出版的广阔视野,书写精彩中国的使命担当,讲好中国故事,推介精彩中国,始终坚持互利共赢;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推动融合发展走向纵深,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创新内容表达手段,增强文化产品感染力,创造新经典,展示新形象,打下坚实人文基础;加强人才培养,提供强大智力支持,表彰优秀编辑、首席编辑,建立名编辑工作室,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
知识服务与新出版,出版业如何升级转型,寻求新突破?
国家知识服务体系建设正在加快,知识服务成为出版单位转型探索的热门话题。本次会议上,科大讯飞智慧出版事业部总监杨峰,美国亚马逊云服务(AWS) 出版行业高级主管瑞秋·玛图斯,圣智学习集团亚洲公司总经理、副总裁李联和从出版商与新技术等角度进行了分享。
科大讯飞智慧出版事业部总监杨峰
科大讯飞智慧出版事业部总监杨峰作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传统出版行业的研究”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人工智能目前已上升至国家战略,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军备赛中正在赶超美国。他还分享了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三大要素:核心技术、行业专家制定的标准、行业大数据,并表示,出版业应坚守核心价值,发挥自身优势。杨峰举了一些人工智能未来能为出版在哪些方面服务的例子,如人工智能满足不同形态的出版物赋能需求、AI小编助力提升阅读效率、结合技术满足出版热点选题、对出版物用户进行精准画像与定位、为有声化出版提供支撑服务等等。现场,杨峰还演示了科大讯飞目前在智能出版领域所取得的一些成效。
美国亚马逊云服务(AWS) 出版行业高级主管瑞秋·玛图斯致力于通过数据和分析的个性化学习,以及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创新手段来改变教育模式。目前在AWS(亚马逊云服务),瑞秋和她的团队担任执行顾问,引领出版商的发展方向,通过对该平台的战略性应用,实现了公司由数字化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公司的转型。在本次会议上,她分享了亚马逊云服务的实际经验,作了“新常态——以云计算助力出版业转型”的演讲。
圣智学习集团亚洲公司总经理、副总裁李联和1989进入出版业,担任美国麦克米伦公司营销经理,随后任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大众&参考书产品经理。1999年,他加入圣智学习集团(原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出任东南亚及印度销售经理,现任圣智学习集团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副总裁一职。在会上,他以“将世界带入课堂:内容研发的新途径”作了主题演讲,他说,“作为语言学习的出版商,我们必须要去关注内容生产的地方——课堂,并从出版角度为其提供一些服务。我们希望从内容出发,并基于现实世界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可视化思考能力。”
(本文编辑:阿树)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