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纪念龚湘海:在创造中成就他人,完善自我

作者:龚湘海   2018年03月2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湖南文艺出版社副社长龚湘海英年早逝的消息传来,大家心情无不沉重。年前,才刚获悉他荣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好消息,不到半年,便天各一方。龚湘海自1987年7月起在湖南文艺出版社工作,历任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副社长、文学期刊《芙蓉》主编。策划出版的主要图书包括肖仁福《仕途》三卷本,何顿《黑道》,杨少衡《党校同学》,王跃文作品十卷(其中《大清相国》已销售近百万册),曹乃谦作品六卷,阎真《活着之上》等等。2014年,他被评为“凤凰传媒·中国好编辑”小说类编辑第一名。应百道网之邀,他写作了“在创造中成就他人,完善自我”一文,选编入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编说编道》一书中。今天,我们首次在百道网刊发此文,表达我们的纪念和哀思。


龚湘海

做编辑的最大乐趣是什么?

当编辑的乐趣很多。

编辑既是一个“杂家”,又是一个“专家”。“杂家”意味着要涉猎许多种学科,史学、自然科学、文学等等;因为编辑过程中会涉及各种学科的知识,所以编辑需要多种阅读,看杂书就是一种快乐。“专家”意味着在某个领域有自己精到的研究与见解。譬如我是做原创文学出版的,就一定要研究当代作家与作品,熟悉他们的主要作品风格与创作状态;与作家的交往能带给自己丰富的感性认识,这又是另一种快乐。

编辑是图书市场的引擎,选题策划、图书制作、营销宣传与市场的挑战时时考验着一个编辑的智慧与眼光,因此这也是一个富于创意与成就感的职业。

选稿就像沙里淘金一样,当从众多的稿件中发现令人眼睛一亮的作品,是一件十分激动人心的事情。我在长期的稿件阅读与编辑过程中,也失去了一些阅读经典作品的宝贵时间,因为我将大部分时间放在了阅读作者创作的初稿之中。但是,一部作品经过自己与作者的反复打磨,以带有自己个性色彩的面貌问世并获得读者与市场认可,我认为这是当编辑最欣慰的事情。

我个人觉得,当编辑的最大乐趣是一种再创造,并在创造中成就他人,完善自我。

好编辑心目中的好编辑是什么样的?

我理解的好编辑应该具有这样四个特征:

一是富于个性的鉴赏能力。这是鉴别稿件的金刚钻。对于一部被别人否定的作品,你能否发现其中被人忽略的才华与思想。

二是敏锐的市场感觉和创新精神。庸俗的编书匠永远被市场牵着鼻子走,看到某一本书好销,马上跟着模仿一本,这样的书似乎也能卖一点,但编辑却丧失了起码的创新意识。好编辑永远用敏锐的嗅觉判断时代的价值取向,用自己的书引领市场。

三是永远站在新知识与新技术的前列。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都在逐渐老化,新的知识与技术日新月异,每一次知识与技术的革命都是一次划时代的飞跃,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蒸汽机时代,莫不如此。现在是数字时代,在出版领域,姑且不论数字出版是否能取代纸质出版,但如果我们不去掌握数字出版技能,不下先手,就会被时代的列车远远抛下,连登车的把手都抓不住。

四是良好的敬业精神。将编辑工作作为一份谋生的职业,可能一辈子就会平淡地过去,碌碌无为;只有将编辑工作作为一番事业,倾注心血与满腔热情,才会时有所悟、有所创造。

如果新编辑问你,好编辑是如何炼成的?你的答案是?

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知识修养也不同,好编辑也不是天生的,真的要在编辑事业上有所建树,确实要靠努力与悟性。努力是指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在编辑工作中,积累学养,培养作者,精于案头,长于营销。悟性是指对于市场浪潮与暗涌的掌控,对于一个时代阅读兴趣的把握,对于一个时代价值多元的了解。

说一段至今还让你兴奋的编辑故事或体验?

说说《活着之上》吧。这部作品我一直追踪多年,因为我喜欢阎真的作品,但是直到签约的前一天,阎真到底会与哪家出版社签约,我的心中还没有底,因为多家出版社的社长、编辑都在争夺这一书稿,有的一天五六个电话,有的赶到了长沙,大家都看好阎真的这一部新作,大有不拿到稿子誓不罢休的架势。虽然我跟阎真是好朋友,但好朋友并不意味着他就会将一部心血之作交给我;虽然我也多次阐述了我的编辑理念,但理念并不等于现实。阎真也从未轻易应允给某家出版社。那些天,我真的有些忐忑不安,茶饭无味,时时刻刻想给阎真打电话,拿起手机又放下,拿起手机又放下……

一个星期六的夜里十二点,我被手机铃声惊醒,一看是阎真的电话,急急就接。他说我们明天中午在哪哪见面,一句后就挂了。那一晚我再没有睡着,胡思乱想了许多结局,是阎真要跟我们社签呢还是已经跟别的社签了准备明天安慰一下我?第二天我早早就到了约定地点。阎真进来后说,我们签了吧……

一个人开车回出版社的路上,看看座位边上《活着之上》的打印稿,想想自己这么多年对这部作品的期待,想想自己在编辑工作中的付出与汗水,听着车里汪峰低低吟唱的那首《存在》,我突然被一丝不知是喜悦、悲壮还是终于尘埃落定了的莫名情绪击中,眼泪默默流了出来……

设想一下,五年之后,如果你不再做编辑,可能是因为什么?

五年之后我肯定还在做出版,即使数字出版让纸质出版没法生存,中南传媒依然能凭自己的数字技术和多介质、全流程、全版权经营的理念而屹立于全国的出版行业之林,可能还会更加强大。

五年以后,你依然在做编辑,编辑理念和方法或编辑手艺的主要改变会是什么?

内容产业的关键是内容,有创意的内容永远都是富有活力的,也永远是朝阳产业。变化的只是出版技术,变化的只是介质。谁能抓住出版的源头,也就是内容的唯一性、独特性、创新性这一出版核心价值的链头,谁就会拥有出版的话语权。那时的编辑理念也许是内容决定出版。面对纸质书和各种APP阅读客户端,编辑的最大变化可能是成为一个集组稿、编辑、导演、摄影、剪辑、音视频制作、市场营销……多种身份于一身的人,由编辑向制片人的角色转换。

龚湘海编辑代表作品

《活着之上》

《大清相国》

《仕途》(套装全2册)

《到黑夜想你没办法:温家窑风景》

《爱历元年》

十本龚湘海读过且喜欢的书

史记

(汉)司马迁著/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5

万历十五年

黄仁宇著/中华书局/1997.10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南海出版公司/2011.6

小逻辑

[德]黑格尔著/商务印书馆/2013.4

国画

王跃文著/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6

大河灣

[英]V·S·奈波爾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4

秦腔

贾平凹著/漓江出版社/2012.8

生死疲劳

莫言著/上海文艺出版社/2008.8

最后一个匈奴

高建群著/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6

杰克·韦尔奇自传

[美]杰克·韦尔奇等著/中信出版社/2013.6

(本文编辑:令嘉)

作者:龚湘海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