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一套鸿篇巨著,见证中国近代建筑史全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近代建筑史》出版后记

作者:王莉慧   2018年05月3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新中国成立后,在梁思成先生率先倡导和主持,我国学者开始了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经过几代建筑史学人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积累了大量珍贵资料,取得了极具学术深度的研究成果,然而这些丰硕的成果却分散在各位研究者处。作为建筑领域的权威专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始终关注着这一选题。他们从2011年底开始组织,最终组成了由赖德霖、伍江和徐苏斌三位教授担任主编,联合国内外38所高校和研究机构、78位作者(含主编3人),以及5位特邀作者的编写队伍,并于2016年完成了本书的编写及出版。2018年初,“中国近代建筑史”丛书获得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以下为本书的出版后记,详细介绍了这套耗时5年的巨著出版的来龙去脉。

《中国近代建筑史 第一至五卷 》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赖德霖、伍江、徐苏斌 主编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从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与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军事以及文化等都进入了一段艰难的转型期。长久以来,中国的城市和建筑一直处于相对封闭的一元文化影响之下,此时它也受外来影响,踏上了近代化之路。百余年间的中国近代建筑发展纷繁复杂,见证了一个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建筑体系在外来影响的冲击之下,开始艰难地迈入现代文明的曲折过程,是世界现代建筑史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由梁思成先生率先倡导和主持,我国学者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了对于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1959年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曾编印内部资料《中国近代建筑史(初稿)》;1962年中国工业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前身)曾配合出版了由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历史及理论研究室主编的《中国建筑简史第二册(中国近代建筑简史)》。由于受政治运动干扰,这项研究不久即告中辍。80年代后期,汪坦先生又组织并联合国内多所高校与地方机构开展了对于中国近代建筑的普查和研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继续配合出版了《中国近代建筑总览》16座城市的分卷。

几代建筑史学人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积累了大量珍贵的研究资料,并取得了大量内容广泛且具有学术深度的研究成果,厥功甚伟。然而成果尽管丰硕,却多分散在各位研究者处。因此,整合前人已有成果,组织学者共同编写一套完整、系统的“中国近代建筑史”丛书,十分必要。这既是几代学者们的共同心声,也是专业出版社的责任,同时亦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也将为今后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起点。

有鉴于此,2011年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开始着手策划“中国近代建筑史”丛书,并于2012年申报了国家“十二五”重点规划出版项目。我们向中国建筑史界一些卓有建树的专家请教了对于本丛书编纂工作的建议。结合专家意见,我们决定以当前活跃在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第一线的中青年学者为主要作者,同时选定赖德霖、伍江和徐苏斌三位教授作为本书主编。三位教授凭借其在本领域长期耕耘所获得的综合认识,首先在近代史错综复杂的材料中厘清了若干主线,为本丛书的历史叙述搭建了一个非常清晰并具有可行性的框架大纲,得到了出版社方面的肯定和赞同。之后,出版社和主编们又广泛联系了全国各地相关研究的专家和学者,获得了大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经过为期一年的准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在2012年12月25日邀集了三位主编和12位各地学者,于北京召开了“中国近代建筑史第一次编写会议”,正式启动编写计划。此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推敲编写大纲,并初步落实了各部分负责人,各位老师亦就编写工作提出了建议。经过初步探讨,我们更加明确了出版社的目标:希望本套丛书能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建构一个相对全面、综合的叙述框架,并力图在历史观点、历史材料与研究方法等方面寻求创新与突破,争取为中国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大型丛书的编写工作无疑是一项浩繁的工程。不仅参编人数众多,每位作者都有各自擅长的写作方式。若要统一编写方式,使各部分书稿风格相对协调,绝非一次会议就能解决。2013年6月16日,出版社又在同济大学召开了第二次编写会议。此次参会学者增加到22人,大家对丛书编写大纲进一步讨论、修改与扩充,并讨论了部分初稿内容,亦充实丰富了新的研究成果。一年后,2014年6月14-15日,大家又于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召开了第三次编写会议,讨论初稿的具体问题,统一修改和调整意见,并交流了研究方法,出版社强调了编写及交稿要求。此次参会学者已增至36人。之后,又有新的作者陆续加入,截至全书完稿,参与作者总数已达75人。毫无疑问,本丛书的编写工作汇聚了中国近代建筑研究领域一批年富力强、成绩斐然的学者,而本丛书就是他们代表性成果的一次总汇和整合,令人欣喜。

丛出版社角度看,本丛书作者群的研究最大特点有三:

第一是具有很宽的跨文化视野。大部分作者都得益于中国的改革开放时代,或有着出国留学或出国进修的经历,或有着较强的外文阅读能力,因而对中国建筑近代化过程中的外国参照系有较为清晰的了解,所以在讨论外国对中国建筑的影响时能够尽力做到追本溯源。这些影响来自意、英、法、美、日、俄、德等国,甚至比利时和荷兰。而对它们的研究则极大地丰富了学界对于中国近代建筑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

第二是能够深入挖掘大量第一手资料。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从1950年代起就以实地调查为基本工作方法。而参与本计划的许多作者还曾参加过由汪坦教授主持的《中国近代建筑总览》的调查工作,养成了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前辈学者们的带动下,更多的作者在自己的研究中都能做到以实地调查、文献检索、档案查阅,甚至拓展至口述访谈、国外的图书馆藏、基金会档案资料等众多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梳理。

第三是具有很强的方法论自觉。作为新时期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本书大部分作者都能突破专业史的藩篱,积极借鉴其他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关研究领域的视角,从过去对风格、类型和技术问题的关注转向更为广阔的民族主义、现代主义、中外文化交流、文化认同、地方自治、公权社会、历史叙述。他们的工作极好地体现了科技史与社会史和视觉文化史的跨学科结合,在丰富了学界对于中国建筑内涵认识的同时,也极大地扩展了中国建筑史研究的内容。

我们相信,本丛书的编辑和出版一定会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它必将成为这一学科继续深入发展的一个新的起点。它的这些特点不仅是本丛书成就的体现,也是中国建筑史学发展历程的一个标志。作为出版社的代表,我们向三位主编和所有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祝贺。

我们同时衷心感谢包括傅熹年先生、侯幼彬先生、王贵祥先生在内的所有顾问学者在本书的立项和出版过程中给予的支持、指导和帮助。感谢出版社王伯扬、李根华、吴文侯三位老总对本从丛书的高度重视,亲自审阅全书并做文字编辑和加工。我们还要感谢国家出版基金对这套书的资助,这一支持不仅是本丛书编写和编辑出版工作在经费方面的有力保证,它体现了国家意志对所有本书参与者在精神上的热情鼓励。

作为出版者,我们为能与三位主编、各位编委和作者一同合作出版本丛书,共同协调完成这部鸿篇巨著感到荣幸。三次编写会议共78位学者和编辑参会,历时三年收稿,参写人数达 位,全书  万字,珍贵的历史照片  幅。这些数字将定格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我们还相信,这次经历,必定会大大增加所有参与者的专业信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去追求更高标准、迎接更大挑战!

在本书的立项和编写过程中,业内多位资深学者就如何写就“中国近代建筑史”给出了非常好的专业分析和中肯的建议,也一致认为想要编好丛书非常之难!作为出版者,我们清楚地知道,新书的出版之日就是它开始接受社会批评之时。虽然主编和出版社都尽了最大努力,但书中的一些不足依然未能避免。又因为作者众多,协调难免不周,导致书中少数内容或有重复或未及展开。更因为卷帙浩繁而编辑时间有限,目前全书体例有欠统一之处尚多。对于这些不足,我们定会在今后的修订中加以补充和完善。

(本文编辑:June)

作者:王莉慧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