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以中国科技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科传)为例,专业出版社在开发专业数字化知识服务产品时,拥有非常好的资源基础。如何在原有知识封装的形态上,采用多种层级的知识传递方式,来构建知识服务与产品体系,中国科传的三类专业知识服务产品在架构和设计上很有代表性。中国科传无论是从业务发展的模式出发,还是满足用户的需求出发,在数字化的转型上走得要更快才行。但更快还需更稳。百道网专访中国科传专业出版数字业务部常务副主任唐亮。请他分享面向数字业务的“全套人马”,如何成为中国科传融合发展战略转型成功的基础保障?
科学出版社 专业出版数字业务部 常务副主任 唐亮
百道网:中国科传数字转型战略布局较早,目前已经在专业知识服务、在线教育、健康医疗三个方向上形成系列数字产品。可否请您就专业知识服务产品重点分享一下数字化产品矩阵的布局思路。
唐亮:专业知识服务产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知识化产品,即完全打破知识封装形式、基于知识化内容提取和重组的在线产品,解决特定领域和细分专业用户对于高垂直度知识资源及其呈递服务的精准定制化需求。比如中国生物志库,以高度结构化、关联化、可视化的多层级知识呈递方式促进生物领域用户学习和科研范式的不断进化,解决离散资源难以集中化、知识维度难以一体化、需求匹配难以精准化和快捷化的痛点。此类平台在垂直领域具有内容资源的唯一性,如中国生物志库底层资源是科学出版社半个世纪来出版的全套《中国植物志》《中国动物志》,并以后续出版的各类物种志书、名录、图谱等作为更新资源,对标平台是一些同样面向垂直专业领域、高度结构化的专业数据库,如有Springer公司的SpringerMaterial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PubChem等。
第二类是专题性产品,即以专题分类为维度、适当细化原有知识封装形式颗粒度并将主题内容独立化的在线产品。如科学智库,集成了数十年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权威咨询报告和智库研究成果,范围涉及科技、经济、管理、政策、社会等各个方面。因为这些咨询研究成果本身就具备较明确的问题导向,对于研究类和决策类用户在解决问题方面的针对性较强,因此从书本中独立出来后再按照主题进行聚类和组织,能够有效解决当前决策咨询和方法论领域的资源系统性、集中性不够的痛点。对标国内外产品有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为主的国研报告数据库、以美国政府科技报告为主的尚唯科技报告数据库等。
第三类是图书期刊文献类产品,即完全保留出版物知识封装形式的在线服务平台。图书类有科学文库,该平台集成了出版社60余年来出版的经典著作和各类专业图书4.7万余种,并且每年更新3000余种,按照国家学科标准分为15个学科辑,去年平台升级以来,在科技类数字图书的服务体验上力求创新,提供用户以强大的PDF云阅读和编辑功能,不仅可以续读、收藏,还能够在PDF上向专业同行分享特定页面、笔记、注释和记号,利用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专业资源第一形态PDF在科技知识传播全流程中的价值。期刊类以《中国科学》杂志社自主研发的SciEngine平台为代表,基于NLM结构化数据的排版技术,实现了HTML和PDF全文标签式阅读、数字内容的高效聚合与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对接用户从投审稿、论文发表到国际化传播的全流程需求,对标平台为Elsevier、Springer等国际科技出版商的期刊出版平台。
百道网:中国科传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科技出版机构,涉及学科范围十分广泛,资源类型不一而足,各类数字产品的设计上是如何考虑的呢?
唐亮:在整体设计上,首先从底层、共性要素上考虑统一性和兼容性。比如,考虑到内容资源整合、国际检索接口和同步发布的潜在需求,将图书和期刊的元数据和全文结构化方案按国际标准进行统一;考虑到系统管理和用户使用的便捷性,将多个平台的用户管理、订单和登录系统进行统一。这些是所有平台在面向资源的“入口”和面向用户的“出口”部分都要考虑的,而且不同产品的资源和用户有可能是交叉的,因此首先要统一这部分共性需求,然后在各个平台内部针对专业个性化需求进行设计。
产品形态上,三类产品基本上均采取学术界主流的多终端数字平台提供数字内容和功能服务。其中知识化产品具有高度结构化、标准化的数据形式,因此在知识可视化和用户互操作上的应用水平更高;专题性产品较侧重特定学科和领域的内容聚合和呈现,以专题化、栏目化为主要形态;图书期刊文献类产品提供基本学术资源发布、检索和展示服务,尤其是SciEngine平台依托一系列国际知名刊物,在全流程期刊出版技术支撑下不断创新办刊模式,已经成为高水平科研成果发布和学术交流的优质平台。
三类产品从各自的业务需求出发,满足不同层面专业用户的需求:知识化产品主要提供工具性解决方案服务,专题性产品主要解决用户的知识聚合和使用效率问题,图书期刊文献类产品满足资源获取和学术交流的需求。
百道网:中国科传的融合发展道路走向成功的动力和保障机制是什么?
唐亮:首先,公司一贯以服务于科研工作者、支撑科学共同体、深入科研全生命周期为业务核心价值,而进入数字时代后,无论是科研范式、共同体交流互动方式和科研全流程运作模式均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因此,来自专业用户的需求变化是公司融合发展的首要动力。
其次,纵观全球专业出版领域,营业收入前20名的出版机构中近一半以专业出版为主业,并且主要收入均来自数字业务。公司致力于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出版“旗舰”,其重要途径是通过融合发展实现从传统出版向知识服务的转型升级,因此公司的战略目标也是融合发展的动力。
在转型升级战略思想指导下,公司实施过程中采取多项战术设计以保障成功:
(1)底层夯实基础:公司成立多个支撑部门,如数据管理部、数字内容管理制作部、数字出版技术研发部、线上业务拓展部等,在数据信息、数字仓储、网络环境、平台部署等方面为融合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2)顶层加强设计:公司针对专业出版和教育出版业务的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成立专业出版数字业务部和数字教育发展部,统筹各类数字产品的发展模式;此外,将发展成熟的业务以公司化形式独立运作,比如成立中科数媒,以加快发展速度。
(3)内外协同推进:内部加强各技术部门和业务分社的协同,外部形成成熟的资源合作和供应商合作模式,发挥各方优势促进融合发展。
百道网:转型中如何激励部门,怎么解决人的问题?
唐亮:转型不是转行,而是在深入分析业务核心价值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通过业务流程和重心、组织架构、运作方式的调整建立新的发展模式。因此,支撑转型过程的团队需要的是面向数字业务的“全套人马”,包括学科背景深厚的产品经理、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技术人才、头脑活跃的产品运营人才、精通产品宣传和客户服务的数字营销人才等。去年,公司专业出版数字业务部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从技术公司挖来核心层骨干统筹数字产品架构设计,还吸引了营销经验丰富的数字型销售加入团队,确保产品收益和持续性发展。对这些创新人才具有吸引力的是公司持久而坚定的转型战略、雄厚的内容资源支撑和广阔的发展平台。
首先,转型在公司是一把手工程,传统出版分社积极贯彻领导的转型战略目标;其次,专业出版数字业务部从一开始就与各个分社紧密协作,为分社转型提供可借鉴和选择的模式,铺平技术实施路径,消除分社对转型尝试失败的担心;再次,在政策上将转型收益归入分社,专业出版数字业务部考核整体效益,最大程度激励分社参与甚至主导的积极性。
在具体实践中,每个专业类数字产品均以核心编辑为主导,负责产品策划、需求设计、内容资源整合、运营营销策划等核心工作,专业出版数字业务部提供技术开发、技术运维、产品运营、推广销售等全流程工作。在这种模式下,专业编辑也会参加图书馆联盟会议、拜访终端用户,直接掌握用户信息并获得反馈,相比较于传统发行流程,具有“去中介”的效应,这是以知识服务为目标的出版机构必然的要求。
百道网:2018年专业出版数字业务部有什么新的计划吗?
唐亮:2018年我们会在充分进行用户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和建设更多细分学科的数字产品,形成多层次产品体系,匹配用户类型和需求的多样性。对于已在线提供服务的产品,会利用渠道优势在重点和潜在客户中迅速推广,形成市场效益。另外,这些面向知识服务的数字产品也将成为多元融合业务体系的支点,为拓展与教育科研机构之间更多形态的深度合作方式提供引擎。
本文编辑:水英
封面来源:“新时代杯”2017时代出版·中国书店致敬活动(成都散花书院)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