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PW中国学术出版专刊之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刘东风——多媒介融合、多形态体验是前行的方向

作者:Teri Tan (文)   2017年10月18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15年是陕西师范大学总社建社30周年,“而立”已过,陕师社已成长为集图书、期刊、电子音像、数字出版、教育文化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出版传媒机构。今年美国《出版人周刊》推出中国学术出版专刊,对陕师社社长刘东风进行了专访,向国外出版同人呈现了陕师社的特色出版产品。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 刘东风

依托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研究成果,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以下简称“陕师社”)形成自己鲜明的学术出版特色,聚焦陕西地域文化和历史打出了一块细分出版市场,出版成果包括《陕西通史》《中国学术思想编年》《神话学文库》《丝绸之路通鉴》《佛教心理学》等。2016年,陕师社共出版428种新书,重印图书880余种。

《汉籍数字图书馆》(HJDL,HANJI DIGITAL LIBRARY)(以下简称“汉籍”)是陕师社正在大力开发运营的中国古代文化数字产品,由陕西师范大学研究专家历时十多年精心打造,是目前目录体系完备、文献收藏丰富的汉字古籍数据库。“‘汉籍’不是一个结果,而是一个过程。” 社长刘东风在专访中介绍,“我们后续还将开发全文检索、开放学术研究功能,并通过共建共享机制使包括海外汉学家在内的更多专家学者能够参与其中,增补文献、勘误纠错、互动交流,从而实现古籍研究整理这一浩大工程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历史文化研究做出更大的贡献。”

汉籍第一版在2010年甫一推出就荣获了首个“陕西图书奖”。2016年9月推出的第二版被誉为是同类数据库产品中最为丰富全面的,包括铭文与雕刻(甲骨文、青铜器、石刻)、档案文献(敦煌,明清朝)、书法、绘画、地图以及中药相关的作品,共收集了涵盖57个类别、8大主题、超过20万份(大多数是罕见的)档案。目前,汉籍已经在国内十多所高等院校中投入使用,更多大学正在进行试运行。

PW专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社长刘东风

在教育领域,陕师社的畅销产品当属《中学教学参考》系列期刊,涵盖8个学科(生物、化学、语文、地理、历史、数学、物理、政治)。作为全中国教师和学校必备的参考,该系列已经有45年历史,比陕师社本身的历史还要长。该社的畅销书还有《神话学文库》《中国民间泥彩塑集成》《张居正:注释本》等。

在版权输出方面,陕师社加快“走出去”步伐,向韩国、俄罗斯等国家输出了一系列优秀图书版权。《老庄的智慧》《在西北局的日子里》等图书被翻译成韩语,《先前的风气》也有了繁体中文版。陕师社也翻译引进了一些海外作品,包括马丁‧吉尔伯特的《二十世纪史》、梅纳德‧所罗门的《贝多芬传》、斯蒂芬‧茨威格的《象棋的故事》等。2016年,陕师社的版权交易实现了更平衡的进出口比例,获得了“全国版权示范单位”称号。

PW专版呈现陕西师大社精品书刊

刘东风说,“在学术出版方面,我社的计划和重点选题数量不减反增,这主要因为国家发展战略对学术研究的大力推动,社会变化对知识服务需求的持续增长,我们所依靠的大学教学科研的新变化、新要求,也包括国家对学术文化精品出版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等。”

未来几个月,《中华茶史》《中华地学通鉴》《佛教艺术大辞典》《西安碑林全集》《丝绸之路的民俗风情》《唐诗100首》等多部作品“将被整合到数据库项目中,在支持教学的同时推动学术研究。刘东风说,“对教学知识服务的需求是推动这类数据库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PW专版呈现陕西师大社精品书刊

他也指出,随着全球化、数字化的推动和读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中国学术出版从供给驱动转向了需求驱动,从传统出版转向了多媒融合出版,从有限的交流转向了全方位的交流互动。这就要求出版者不断转变出版观念,提高出版能力,丰富技术手段,提升服务质量。未来,陕师社将继续探索“多媒介融合、多形式呈现、多形态体验,让纸质出版展现更引人的魅力。”

PW对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报道原文:Academic Publishing in China 2017: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General Publishing HousePress

(本文编辑 晨瑾)

作者:Teri Tan (文)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