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纪念上海大学出版社创建20周年暨“融合与创新”论坛举行

作者:文讯   2017年01月0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2016年12月28日,纪念上海大学出版社创建20周年暨“融合与创新:新形势下大学出版社的发展之路”论坛在新校区乐乎新楼举行。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市出版协会领导,上海地区其他兄弟社领导,上海大学各部处、各学院领导,社会知名学者,上海大学出版社老领导、老同志等出席论坛,上海大学出版社全体在职员工也一同出席活动。论坛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朱永华同志主持。

会上,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龚思怡致欢迎词,她在对上大社建社20年来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的同时,希望出版社能以优质的出版服务来推进学校高水平学科的发展和成果转化,服务好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并勉励出版社要服务于学校学科建设,服务于广大教师的学术发展,服务于社会各界读者的需求。

戴骏豪

上大社新任社长戴骏豪同志总结了出版社20年的发展历程。上大社是钱伟长校长一手创办的,自1996年6月成立以来,始终遵循党的出版方针,根据不同时代的特点和需要,编辑出版了一系列优秀的学术专著,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钱校长对出版社的定位也非常重视,特别指示出版社要坚持既定原则,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为学术的繁荣和进步服务。自1997年5月推出第一本书──《大学英语口语(第一册)》起,上大社推出了“上大院士文库”“上大演讲录”“社会和谐与发展丛书”“行政管理系列”“计算机应用系列”等校内专家、学者的专著与教材,为上海大学的科研、教学做好了应有的文化服务工作,不少专著、教材还被列为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规划教材”“上海市高等教育高地建设项目”和“211工程项目”,并获各类奖项。

2009年,上大社完成了转企改制工作,并在专业化、特色化、地方性的道路上越走越顺,通过坚守文化阵地,坚持高品质的学术出版,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地方综合性大学出版社发展特点和规律的新路子。以民族传统文化为抓手,“黎族研究大系”、《中国傩戏剧本集成》、“昆仑学术丛书”等,为整理、保存、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和促进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以美术资源为依托,已形成了“大美术”的出版格局,出版的美术考古、艺术理论等系列图书,填补了国内出版的空白,引进的“原生艺术”的概念,占据了当代艺术出版领域的制高点;以新上海人为目标群体,打造的“上海话”系列图书,开上海话图书市场的先河,实用上海话系列图书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如今的上大社,生产规模稳定在亿元以上,盈利稳定在300万元以上,获得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提名奖2项,国家重点规划项目及国家级获奖图书累计有20种,上海市重点规划项目及省市级获奖图书有30多种,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项目5种,市级各类出版基金资助项目近40种。盘点这些成绩,每一个上大出版人无不感到骄傲与激动,但是喝水不忘掘井人,上大社所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成绩,都包含着作者、读者和所有关心上大社发展的人们的支持与爱护。

上海市出版协会秘书长马加就对上大社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的希望,她希望上大社能围绕文化强国的具体战略,规划好、设计好发展道路,也希望上大社能紧密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多向社会输送优质图书。

论坛上,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常务副校长滕跃民、复旦大学出版社社长王德耀、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顾骏和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刘影等专家和学者围绕“融合与创新”的主题,就出版社如何通过自身变革迎接新的挑战,如何抓住出版业新的发展机遇,实现成功转型等,各抒己见,为上大社今后的发展道路提供了许多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建议。


作者:文讯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