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出版(databasepublishing),作为网络出版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国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比较成熟的盈利产业,而对中国出版业来说,数据库出版还是一个比较新鲜的事物。
一、国外大型出版集团的数据库出版
国际上大型出版集团都开发了自己的出版型数据库,其中有些数据库已经发展成为财源滚滚的利润来源,有着深远的影响力。
1.里德·爱思唯尔旗下的lexisnexis数据库
里德·爱思唯尔(reedelsevier)集团是全球最大的科学与医药信息出版商,也是从纸质出版向网络出版转化最为成功的 出版商之一。reedelsevier旗下的lexisnexis网上查询数据库近年来飞速壮大,已成为全球重要的法律、法规、税收和商业信息提供商。该数据库包含了50亿份可搜索的文件,包括美国政府的官方文件、法律、商务、学术和新闻资料。主要的用户是法律界、工商界、 学术界的人士。订阅者包括94%的财富500强公司、1650个美国大学和美国前100个律师事务所。该网站每天的访问量在200万人次以上。
2.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旗下的thomsongale
与里德·爱思唯尔一样,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是从教育出版转向信息服务的供应商,特别是网络信息服务供应商转变的领跑者。其旗下的thomsongale是面向图书馆、学校和工商企业的大型数据库,包括600多个子数据库,400万份论文、2600万份期刊文章,500万表格、地 图和照片。在美国,2400万个有孩子的家庭查询thomson gale的数据库,用以完成幼儿园到高中的家庭 作业。在北美洲,100%的图书馆使用thomson gale的数据库。
3.麦格劳-希尔的digital engineering library
上个世纪,全世界的工程师都依赖麦格劳一希尔(mcgrawhill)出版的工程专业类图书获得最权威、最可靠和最新的信息和知识。为了实现内容的数字发行(distribution anddelivery),麦格劳一希尔在2005年创立了digital engi-neeringlibrary。这个数据库里包含来自麦格劳·希尔经典工程图书中的150篇文章,覆盖12个领域500个专题。它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提供的内容,更多的是在于它提供的服务:强大的搜索功能,简洁的使用界面,还有很多个性化服务。而这些增值服务是传统出版商所无法实现的。相关机构、团体、个人用户可以有30天的免费使用期,他们发现产品满意后,就可以定购该产品,或者按照下载文章的数量(pay-per-article)来付费使用。
4.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牛津在线”
牛津大学出版社近年来十分重视数据库出版。其开发的“牛津在线”包括许多大部头词典和参考书,例如牛津英语词典在线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nline)、葛洛夫艺术在线(grove art online)、葛洛夫音乐在线(grove mu-siconline)、民族传记词典在线(oxford dictionary of nationalbiography)、牛津参考在线(oxford reference online)、牛津学术在线(oxfordscholarship online)和其他大量专业参考书著作。2003年投资200万英镑建立的牛津学术在线(oxfordscholarship online)数据库,收录了哲学、宗教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学科700多篇学术文章,并许诺每年增加至少200篇文章。这是一个学术著作数据库的先驱,它可以随意与牛津大学出版社的其他电子图书和期刊相链接。这些数据库一般通过订阅方式(subscription)来销售,少部分通过永久访问权销售。
二、国外数据库出版的盈利模式
在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法律、税务、医学等专业领域,基于网络的数据库出版产品已经取代了纸质出版物。一些大型出版集团,紧紧抓住了这个机会,成功地实现了由出版商向网络信息服务供应商的转变。而这些数据库也为出版商带来了巨额利润和强劲的增长。
就内容来说,海外数据库出版的内容多为学术论文、报纸期刊、政府文件和图书。最主要的盈利模式为收取年费。年费受两种因素影响:订阅者规模和同时使用的用户数量。如:麦格劳一希尔面向学校和图书馆的accessscience数据库,一年的年费,小于500用户为795美元;501-2000用户为995美元;2001-5000用户为1795美元。从创造利润的能力来看,针对专业在职人士的数据库比针对学校、学生、图书馆的数据库更为有利可图。在里德·爱思唯尔和汤姆森公司,盈利最高的都是法律和医学数据库。这也是汤姆森公司在2006年底宣布出售教育出版集团的原因之一。 海外出版经验表明,一个出版社发展到一定规模,肯定能开发自己的数据库。可以这么说,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和信息时代,判断一个出版社是不是大社强社,就看它能不能进行数据库出版。
三、国内数据库出版总体状况
同国外出版社数据库出版蓬勃发展大相径庭的是,中国国内的出版社至今还少有开始数据库出版。国内的数据库出版高度集中于三家科技公司手中:清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知网、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万方数据库。
清华同方以“中国知网”(www.cnki.net)为门户和网络出版发行平台建设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该《总库》已经汇集了中国大陆7200种期刊、1000多种报纸、数十万篇博硕士学位论文和重要学术会议论文,数百家出版社已出版图书、全国各学会/协会重要会议论文、百科全书、中小学多媒体教学软件、专利、年鉴、标准、科技成果、政府文件、互联网信息汇总以及国内外上千个各类加盟数据库等知识资源。《总库》中数据库的种类不断增加,数据库中的内容每日更新,每日新增数据上万条。根据规划,三年内,《总库》将囊括我国80%的知识资源。北京万方和重庆维普类似,都主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两个公司都隶属于科技部。
除了上述三家以学术期刊和专业论文为特色的数据库,比较大型的数据库还有超星公司的“读秀知识库”,(可查询218万种中文图书数据、150万种图书全文,6亿页资料,2亿条目次)、新华社的多媒体数据库、以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信息资源为依托的“人民数据库”、国家信息中心的中经网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已经形成较好的盈利模式,即网上付费查询下载,购买者大多为图书馆和大学等。在当今中国,网络学术期刊已成为网络出版的一个热点,99%的学术期刊已经实现了网上出版。以清华同方知网公司为代表的互联网出版机构,已经占据了网络出版平台的统治地位。其他的数据库出版者,大多背靠政府机构的支持。
在商业领域,也有少数企业化运作的数据库出版者,如北京搜库科技有限公司。搜库公司发起并创建了中国商业数据库联盟,自2005年12月至今,目前已有包括艾瑞、赛迪网、天极网、国匙网、启迪网、中国应用技术网、中国标准咨询网、中国企业名录网、法律帝国网等在内的300多家专业数据库加盟,涉及互联网、汽车、石油、教育、医药、制造、农林、法律、企业管理、专利等158个行业和领域,已经成为国内最大商业数据交易平台。2006年7月,新浪与搜库公司共同推出爱问专业搜索(http://zhuanye.iask.com),为国内网民提供收费数据库查询服务。凭借一次认证,通库浏览以及单篇微额支付的特色及庞大的商业数据量,成为国内迄今为止最大的收费数据库交易平台。
在数据库出版方面,国的出版社远远落后于国外的出版集团,规模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名列国内发行码洋第三的外研社才有五六百从业人员,图书品种不过3000余册。中国出版社规模太小,行业影响力差,资源有限,加上缺乏这方面的迫切需求和对于未来的远见,目前未能建立自己的数据库,因此内容资源被新技术公司所搜集。而国外的大型出版集团是上万人的规模,多年来出版物的品种积累,还有在各自领域的权威主导地位使之有建立数据库的能力。
四、数据库出版——中国出版社的奋斗目标
国外出版社的数据库出版实践证明:在网络时代,出版社要想做大做强,有内容的积累,有发展的后劲儿,必须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但要达到数据库出版的程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然称之为数据库,必然含有海量信息,在某一领域做到全面,才能吸引读者交年费购买,因而建设起来难度较大,非一般的小型出版社能为之。出版型数据库的开发,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持续性的大投资。在市场未形成以及数据库未达到一定规模时,相当长时期是只有投放没有产出,因此开发规模和策略则显得极其重要。开发前,应当极其慎重考虑和计算。
从长期来看,数据库是一个出版集团,或者大型出版社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石,所以需要从战略角度做长期的投入。国内的出版社可以从产品数字化、建设内容数据库做起。其实电子书、网络教材都是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内容数据库和数据库出版是什么关系呢?内容数据库是出版社内部内容管理平台,而数据库出版是面对外部客户、能够盈利的产品。如果内容数据库建设得足够好,不仅可以为出版社内部共享信息、更好地利用资源打下基础,而且可以向数据库出版转化。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