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三十功名峥嵘,还看六少今朝

作者:孟冬,司淑娴,方亮羽、岳尚华   2016年03月2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1986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机缘之下成立华东六少联合体。三十年来,社长会、订货会、发行小分队这三驾马车共同发力推动了华东六少联合体的发展,如今华东六少联合体发展成为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第一梯队,华东六少走出了自己的风生水起。本文从华东六少抱团缘起谈开,细述了华东六少稳步向前之路,以及六社掌门人对联合体及出版社未来的展望。


共谋发展,华东六少缘何抱团?

1986年,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都刚成立不过数年,童书出版还在探索之中。4月,华东几家社领导参加在山东烟台召开的全国儿童文学创作会议时提出可以碰头聊一下合作的可能,明天社总编辑刘海栖、安少社社长吕思贤、苏少社总编辑张彦平、二十一世纪社社长张秋林,聚在时任明天社社长许评的房间里,就未来携手合作达成了一致意见。

1986年9月第一届华东少儿社社长会在青岛举办,由明天出版社承办。自此,华东少儿社社长会由各社轮流承办至今,齐心协力、抱团成长的华东六省少儿出版联合体由此缘起。

1987年,随着华东六少联合体的成立,第一届华东少儿图书订货会在杭州召开,逐渐发展成为出版业最有影响力、热度持续最久的区域专业订货会。在当时的出版界少儿版块,北有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南有上海少年出版社两家老大哥,在对少儿图书的市场占有上,华东六少社在市场的占有上还处于较弱的处境,六家出版社如何通过联合体,在发行、市场、展销等方面统一动作,互相帮扶,开拓渠道,维护着联合体的成长?

三驾马车,保华东六少稳步向前:

三十年来,外界评价说,华东六少的发展离不开三驾马车:社长会、订货会、发行小分队,正是这三股力量的共同发力推动了华东六少联合体的发展。

当时联合体面临着没有专门的发行人员、发行机构的难题,浙少社发行部主任鲍丽珍,时任华东六少联合体秘书长,她提议由各社抽出发行人员,去各个片区发行渠道拜访,华东六少发行小分队由此成立,发行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尽管后来在互联网时代发行小分队遭到过部分质疑,明天出版社总编辑李文波坚信,发行小分队的形式非常适合中国图书渠道,图书是一个交流的物品,它的发行出售同样离不开交流,只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才能明白彼此的需求,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

每年一期一会,六家社长聚在一起,商定未来蓝图,制定发行计划,与此同时,订货会的协调让社长会的计划得到落实,可谓相辅相成。2010年,订货会正式更名营销峰会,这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名字变更,而是六家少儿社对未来市场的更大期待。而由现在华东六少的发展来看,六年前他们对少儿社生存状态的呐喊得到了有力的回应。

此外,联合体的形成让六家少儿社的编辑有了一个交流的平台,打破了竞争的坚冰,为各家编辑策划选题提供了原始动力勃发的平台。

三十年一路走来,一路坚持,六家出版社从当初的还不很完善、成熟,到如今发展成为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的第一梯队,华东六少走出了自己的风生水起,成绩有目共睹,那到底成果如何?

西子湖畔,一张傲人的成绩单

三月的杭州,桃红柳绿,春风醉人,西子湖畔,华东六少再次齐聚,16号当天,峰会开幕,这届营销峰会的主题“创新驱动谋发展,协同共进新常态”更显示了这个联合体创新的愿景,以及继续抱团共谋发展的担当。会议上,浙江出版联合集团董事长、总裁童健在致辞时除了对六少的未来充满希望外,同时肯定了浙少社在发展中取得的成果。而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蒋艳平用一份少儿图书市场的分析报告更直观地告诉我们六少的成绩。

2015年,在将近150亿的图书销售码洋当中,少儿类是目前第二大细分市场,码洋比为20.47%,仅次于社科23.92%。少儿类同比增长率更是以15.63%,高于市场的平均水平。在2015年卖得最好的100种少儿图书当中,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是有29本,明天26本,二十一世纪是20本,另外凤凰少儿有2本,这六家出版社合计占了77个席位。卖得最好的100种书,华东六少所占的席位是77种。卖得最好的1000种书当中,华东六少占了265个席位。长销书当中最亮眼的100种书占64个席位。无论是从长销书当中表现最好的图书,还是畅销书,还是从畅销书作家来看,华东六少应该说都是超过50%。最高的是,畅销书所占的席位达到77%,应该说是在整个市场上是非常亮眼的六家出版单位。

不能不说,蒋艳平提供的成绩再次印证“天下童书,半出华东”,而立之际,各家花开也各家结果,作为华东六少的六家分舵主,他们又有哪些感想和畅想呢?

六家舵主,论剑各家发展之道

常说畅销书可遇不可求,其实如能在营销、包装、设计、推广等各方面下足功夫,就可以让好书不寂寞,好书有好报。做强少儿出版品牌的重点还是应该用力打造常销书产品线。产品线是出版社的生命线,我们在产品线的布局方面可谓用心良苦。

2016年,我社将遵循“一三三四”市场图书发展思路,一是牢牢扭住多出好书这个中心,让编创深度合作,互动共谋,催生精品成为新常态,使优秀的原创作品源源不断涌现;实现“三个确保”,确保二十一世纪出版社2016年综合图书市场占有率再次荣登全国少儿出版社第一;确保市场图书的回款和发货同比增长10%,发货码洋达到8个亿;确保60种图书发行册数超过10万册。“三大支撑”:即编辑团队支撑;渠道资源支撑;营销手段支撑。四是指做到“四位一体”,即:精准定位、一步到位、竞争错位、市场占位。

提高市场图书的竞争力,将贯彻“十八字”方针,即“调结构,出精品;降库存,补短板;争市场,提效益”。少儿出版也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其要义是最大限度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需求,努力提高单品种效益。少儿出版简单的扩张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是到了建设质量经济的时代。追求一个精致的高附加值经济。这个“高附加值”可以理解为增加编辑含量,提高产品的转化加工值。

我们坚信在做强少儿出版品牌这条道路上,追求永无止境,奇迹总会发生。在今天,我们正致力于打造2.0版的‘二十一世纪’,打造少儿创意文化核心增长极。未来我们一定会打造更多的出版品牌。”

“2015年3月,我们与澳大利亚新前沿出版社(New Frontier Publishing)在全球最大的童书展会意大利博洛尼亚儿童书展上探讨合作的方向,他们是一家具有丰富的图书国际化版权销售经验的出版社,所出版的图书已输出至25个国家,并有多种图书获得国际各类童书奖。在2015年他们又在英国设立了分公司,将图书出版的疆域从大洋洲拓展到欧洲。由于我们双方在之前就已经有很好的合作,所以,在2015年8月27日,第22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期间,我们签署了收购协议。

这是中国专业少儿社进行海外并购的第一次探索,也是浙少社落实‘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加快中国文化‘走出去’步伐的又一次创新。我们希望通过搭建这样一个海外出版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加快推动中国少儿出版‘走出去’,在国际童书市场上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

不止是澳大利亚,借助新前沿出版社,我们可以直接进入西方出版市场。我们准备把选题策划、编辑制作、营销发行等一系列环节拓展至海外,实现从出版内容到专业团队再到整体机构的本土化,以便制作出符合国外读者阅读习惯、消费习惯,同时又有鲜明中国声音的本土化表达。”

在没有教材教辅支撑的情况下,过去一年,我社的销售码洋达到7.69亿元,营业收入3.49亿元,连续十三年保持国内少儿图书市场占有率第一,这让我们又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而继续发扬联合体三十年积累的优良传统仍然是我们浙少人的初心,华东六少联合体需要我们大家更加紧密合作,更好地挖掘联合体的整体品牌价值和持续发展的新动力,融合创新、开放共享,携手同进、共谋发展。

站上新起点的联合体,将不忘初心、携手前行,不负众望、开启新篇,为中国少儿出版的繁荣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张克文称,华东六少社联合体在中国少儿出版界树立了区域合作和市场合作的标杆。他认为华东少儿联合体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自发配置的结果,对中国出版改革也有很大启示。

关于安少社的未来发展,张克文接受百道网采访说,前不久安徽出版集团和时代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召开了第一届党代会,根据会议部署,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在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中,对内是探路者和试验田的角色,率先发力转型,为集团转型升级做铺垫,担负着示范引领作用;对外是打造成中国少儿文化产业的战略投资者和排头兵。

安徽出版集团成立11年以来,逐渐认识到要想取得大的成绩,必须要转型升级。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就担任探路者的角色,主要是探索与产业的融合发展之路、投资与实业的融合发展之路、子集团的发展之路等等各方面的发展路径。发展战略是品牌化、资本化、平台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思路是主业产业并举,投资实业融合,国内与国外结合。

三十年来,福少社一方面作为联合体一份子与其他五社开拓市场,“抱团打架”,一方面“分灶吃饭”,打造了海峡童书出版、原创精品儿童文学等兼具社会和市场影响力的重要产品线。

福建省在海峡对岸,承担着两岸交流的重要任务,我们就结合自己的优势,开发新领域。2009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一系列两岸交流活动,逐渐和台湾的儿童文学作家、学者出版人有着广泛接触,了解到台湾有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和出版资源等。目前整个台湾童书版块中,有几个重点领域,一是文学类,主要是“台湾儿童文学馆”,包括林良、林海音、林焕彰、李潼、桂文亚及年轻作家子鱼等一大批台湾优秀儿童文学作家作品;二是自然科普类,以“亲亲自然”书系为主;三是台湾的优秀儿童绘本,比如《小太阳绘本版》、《林良童心绘本》等。

在原创精品儿童文学方面,福少社已经出版著名作家肖复兴的儿童文学长篇小说《童年河》,广受好评。2016年将继续推出他关于北京童年生活的《红脸儿》和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得主李秋沅的《天青》。此外,有两个重点图书新项目,一个是福少社与其他机构合作进行全媒体运营项目《圣诞的魔法城》系列,有小说、动漫和主题公园等。第二个是“蜗牛故事绘”有声读物,这是福少社近年在低幼板块的畅销产品。

在“十三五”期间,福少社将着力于“一主两业”,在以图书出版作为主体的基础上,一方面与腾讯网合作打造“大闽网亲子频道”进行媒体融合,一方面与书店合作建立“海峡悦读学堂”进行综合发展。

六社之间,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除了继续联合开拓市场之外,还会寻求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在出版转型、媒体融合及一带一路“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等方面开启新的合作征程,但是具体合作事项,怎样操作,还要六社共同探讨和尝试。


明天出版社社长傅大伟在本届营销峰会上指出,在少儿童书市场整体繁荣的情况下,华东六省的少儿出版社还有比较好的成长性,各家都推出了一定数量的新品种,营销重点也很突出,在目前比较好的环境下,我们有信心2016年的童书市场还有继续上升的空间。

未来六家出版社如何发展共荣?傅大伟强调要继承、创新。首先是在共同营销共同策划,打造一个更有吸引力的营销平台方面继续合作;其实目前的营销模式有新的形式,正在探索各方面的营销创新,比如六家少儿社如何在社群营销、网上营销、互联网+营销等方面创新,利用互联网+的模式打造一个面向全国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平台。

联合体走过30年时间,形成了有效的品牌资源、产品资源和市场资源。李文波总编谈到自己对联合体未来合发展的展望是希望进一步挖掘和发挥联合体平台的价值,走营销升级创新之路,携手共同做大市场。李文波分享了他最新的几点思考:一、平台要把握“大”的特点,相互整合,建立大社群,增强传播能力;二、联合体平台提升有效供给,根据二八定律,拿出各社最优秀的20%的产品整合促销给客户;三、闲置资源共用分享,大平台下“共享经济”思维和模式会产生更多实际应用;四、挖掘发行平台的价值,六社发行人员交流学习各自优势。

李文波告诉百道网,在华东六少的大平台下,明天出版社还是要坚持走特色路线,主要是针对产品特点,实施“小而美”的图书品牌计划。出版社就是一个孵化器,让具有独特价值的小团队、小品牌,甚至优秀编辑个人、营销个人脱颖而出,让他们去服务一个个个性市场。李文波分析了明天社的“小而美”的品牌之路将如何走:一、完善小型的图书策划、制作和推广的组织架构;二、建立小团队人员的参与感及明确的团队文化。包括经济目标和精神目标;三、针对图书品牌特点,建立社群,推广理念,聚合相同价值观的读者,打造高效传播和销售平台;四、完善出版社大平台资源对各小团队的有效支持系统,保证项目的执行力。

苏少社始终把原创精品出版视为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建社之初的“爱我中华”丛书,到之后不断推出曹文轩、黄蓓佳、程玮等一批名家精品,一脉相承。而原创精品必须植根于优质的土壤,才能获得更强的生命力。这个土壤就是选题策划、图书质量、营销宣传、生产规模,以及版权推广等。这也是一个由出版社、作家、市场、读者等多种要素构成的系统环境。长期以来,苏少社广泛开展多项社会活动,引领阅读,引领市场。在产品面市时,除了相应的常规宣传,尤其注重开展终端服务和推广,组织作家走进校园,开展“人文校园行”大型阅读推广活动。苏少社坚持把这些活动当做公益事业来做,一做就是若干年。

近年来,苏少社围绕0~3岁、4~7岁、8~15岁年龄段打造专业的婴幼儿类、少儿类阅读产品线,先后有“东方宝宝原创绘本故事”婴幼儿图画书12册输出到越南、英国,曹文轩、金波、王一梅、冰波的“中华原创绘本大系”输出到英国,“子涵童书”4册输出到法国、越南。儿童文学承载主流文化,0~7岁的婴幼儿读物则是儿童文学的基础。西方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针对0~7岁婴幼儿的图画书是西方童书出版最重要的一个门类。今天原创婴幼儿图画书开始被众人关注,提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我们的创作者、出版者在图画书的文学内涵、审美趣味、艺术形式和教育理念方面要不断提升,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上。

(本文编辑:bdw123)

作者:孟冬,司淑娴,方亮羽、岳尚华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百道网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