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编按】供给侧是自去年年底以来的热词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词。我们整理了十位经济学界和企业界名流关于供给侧的十句金句,同时,为了让读者对供给侧有深入了解,我们整理了供给侧思想或新供给学派产生的源流,理论的建构以及市场应用的十本重要书籍。
关于供给侧的十个金句

关于供给侧的十本书
No.1 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
作者:贾康 苏京春 著
出版时间:2015-12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供给侧改革:新供给简明读本》从新供给的时代背景、理论建树、国情分析和政策主张三大部分展开,力求对“供给侧改革”做出深入浅出的解读,并力求立足于新供给经济学理论创新,在“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理性取向下,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现代化事业,提出以改革为核心“守正出奇”的建设性的思路和意见。贾康是“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和“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的发起者(任院长、秘书长)。苏京春现为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特邀成员。
No.2 重返繁荣:美国如何收复经济霸权
作者:(美)阿瑟?拉弗、斯蒂芬?摩尔 著
出版时间:2014-04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拉弗和摩尔坚决认为,“制定良好的经济政策并非难事”,重返繁荣完全有可能。在《繁荣的终结》一书中,两位作者主要讨论了低税率对经济增长的至关重要性;而在《重返繁荣》一书中,他们详细地讨论了另一些关键的问题:缩减各级政府的支出,重视债务减让和退休,吸引投资者重新在美国投资。他们认为,在美国,每个人都能“分得一杯羹”。阿瑟?拉弗是供给学派代表人物、里根政府经济政策顾问,以“拉弗曲线”著称于世。
No.3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
作者:刘鹤 主编
出版时间:2013-02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组参与单位分别从国际政治经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微观机制等角度展开研究,完成了专题研究报告。中央财办进行了综合研究,完成了总报告《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两次危机的异同进行比较,并考量各国政府应对方式的得失。研究成果已经在为中央决策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刘鹤是中财办主任以及“中国50经济人论坛”的发起和主持人。
No.4 供应学派革命:华盛顿决策内幕
作者:(美)罗伯茨 著,杨鲁军 等译
出版时间:2011-04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本书是美国学术界一部有影响的,系统论述供应学派的经济理论和践的著作。书中深入考察了供应学派革命在美国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西方经济学家把战后出现的经济繁荣完全归功于凯恩斯主义,但是到了60年代末,尤其是70年代,西方国家普遍出现了“滞胀”形势,凯恩斯主义对此已不能加以解释。供给学派就是在美国经济滞胀中诞生的。该学派强调经济的供给方面,认为需求会自动适应供给的变化,因而得名。该学派认为,生产的增长决定于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罗伯茨是供应学派代表人物。
No.5 新供给经济学
作者:贾康 苏京春 著
出版时间:2015-08
出版社: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经济出版社
供给学派强调的所谓“供给管理”,与经济学理论框架中的“需求管理”合乎逻辑地形成一对概念,后者强调的是从需求角度实施扩张或收缩的宏观调控,已为一般人们所熟知,而前者则不然。在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概念大行其道几十年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里根经济学”时期有过一段“供给学派”引人注目的实践经历,其所依托的是并不太成体系的供给经济学,也并非强调政府在有效供给形成和结构优化方面的能动作用,而是强调税收中性和减税等“减少干预”、使经济自身增加供给的原则。
No.6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
出版时间:2016-02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本书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做什么”四个角度深入分析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思路和路径,有助于广大干部群众及时、准确、全面、深入学习和理解中央提出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内容,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相关工作,是全国党政干部,企事业管理者必读之作。
No.7 大周期
作者:滕泰 著
出版时间:2013-02
出版社:安徽人民出版社
作为70后学者中唯一多次应邀“中南海问策”的经济学家,本书作者认为:过去十年的中国是凯恩斯主义宏观调控思想盛行的十年,也是供给学派经济改革被搁置的十年。作为新财富论和软财富战略的提出者,以及我国新供给学派的学术倡导者,作者都提出了哪些政策和改革的建议?作为一个深受国家决策部门重视的市场派学者,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他都有哪些体会?作为一个金融机构的首席经济学家和资本市场亲历者,在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不同阶段,这些市场分别孕育着怎样的机会或风险?滕泰是我国最早提出供给侧观点的学者。
No.8 供给侧改革
作者:腾泰 范必等著
出版时间:2016-01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中国应抓住有利时机,下决心扩大减税力度,并且进一步从供给侧深化改革,提高金融供给,降低资金成本;提高土地供给效率,降低资源成本;提高劳动供给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制度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创新效率,降低技术成本,以降低企业成本为起点的新供给改革,将推动中国经济开启新一轮上升周期。
No.9 政治经济学概论
作者:(法)萨伊 著,陈福生,陈振骅 译
出版时间:1997-0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1803年,萨伊的重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出版,由于萨伊特别推崇亚当?斯密,所以该书以通俗形式解释斯密的经济学说,是最早把古典经济学庸俗化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1816年后一直在大学任教。萨伊与李嘉图是同一时代的人,但他们的学说截然不同,李嘉图吸取并发展了斯密学说中的科学因素,而萨伊则扩大了斯密学说中的庸俗成分。萨伊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概论》等书中阐述了他的赋税理论。
No.10 梅花与牡丹: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消费崛起
作者:姚余栋 李宏瑾
出版时间:2014-12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中国未来的消费需求将不仅停留在量上,且会向更高层次转化,这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结合欧美发达国家及经济体在过往发展中遭遇的危机,以及日本、韩国亚太经济圈在改革中的经验教训,作者从政府决策、社会供给、产业调整等各方面出发,建议预留财政空间,保持债务可持续性,避免过度消费,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出路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和策略性的参考。姚余栋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副司长,中国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成员;李宏瑾是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副研究员,新供给经济学研究小组成员。
(本文编辑:吴妮)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