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见者与不可见者
内容简介
《可见者与不可见者》是梅洛-庞蒂的一部遗稿。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梅洛-庞蒂对他早年的现象学有了越来越多的反思,并一直在探索一种新的存在论,这种反思和探索就反映在该遗稿中;但他的突然离世使这种探索永远处在了一种未完成的草案状态。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未完成性倒也符合梅洛-庞蒂的思想本性,因为正是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提醒我们:每一个肉身化的主体都像一本敞开的笔记本;世界的神秘永远不可穷尽,正是这种神秘规定了世界;知觉和视看是一种持续的诞生,而真正的哲学则总在于重新学着去看世界;一种自诩已经完成的思想,只是思想的幻觉或者意味着思想的死亡。而正是思想所具有的这种总是在路上的始动特性,使得它不断地驱使我们一道去思,并在这种思中开启更多的有待去思的领域。
——张尧均《译后记》
作者简介
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1908—1961),法国哲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战后法国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主要学术倡导者。 他在具身认知、知觉和本体论方面的独创性和影响力最为人熟知,同时在艺术哲学、历史哲学、语言哲学、自然哲学和政治哲学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主要著作有《行为的结构》《知觉现象学》《意义与无意义》《符号》《眼与心》《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等。
张尧均,同济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梅洛-庞蒂文集”中译本主编之一,著有《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译有《行为的结构》(合译)、《知觉现象学》(合译)、《亚历山大·科耶夫:哲学、国家与历史的终结》、《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导论》、《论马克思与黑格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