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红海古卷:再现胡夫大金字塔的秘密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文化符号,千百年来引发着人们无尽的想象,世界各地前来参观的游客无不赞叹胡夫大金字塔的雄伟壮观。
埃及学家皮埃尔·塔莱特原本是在埃及沙漠里寻找带有象形文字的岩刻铭文,却意外发现了纸草,这是近年埃及学界最引人瞩目的事件。这份纸草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书写文本,大约书写于4600年前,因在红海沿岸被发现而得名《红海古卷》。纸草文献通过“历史中的个体”——埃及工队的工作日记,讲述了历史上修建胡夫大金字塔的人们的活动,从而揭示了胡夫大金字塔是如何修建的,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需的铜矿、石材、木材是如何从埃及各地和周边地区获取的。本书正是对这部《红海古卷》的详细探究。
书中也揭示了金字塔修建背后的早期国家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更加微观地审视古埃及早期国家的问题。这段历史不仅是古埃及与周边地区交往的一部分,也是古埃及国家发展成熟的体现。
全书以简洁流畅的文字和丰富精彩的图片,将这项近年来埃及考古界乃至世界考古界的重要发现展示给古埃及文化的爱好者。

作者简介

皮埃尔·塔莱特(Pierre Tallet),法国巴黎索邦大学埃及学教授,长期研究埃及东西沙漠地区的古代岩画和铭文,探讨沙漠中的自然资源对古埃及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从岩画的艺术形式和内容分析古埃及早期国家与文明的发展。他率领的考古团队在红海沿岸的埃尔-扎夫旱谷遗址发现了埃及古王国早期“偶然”遗留的这份纸草文献——《红海古卷》,并对破损的纸草进行了复原和翻译。
马克·勒赫尼(Mark Lehner),美国芝加哥大学埃及学家,主持“吉萨高原地图项目”,在古埃及大金字塔所在的吉萨高原从事考古工作40多年。他倡导埃及考古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合作,并积极推动埃及学研究向大众的普及工作,撰写的《金字塔系列:解密古代的秘密》广受埃及学研究者和埃及文化爱好者的好评。

黄庆娇,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埃及艺术史的研究,出版《尼罗河畔的曙光——古埃及文明探源》(合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