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敦煌香花艺术

内容简介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连续建造一千多年,经历了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 唐、五代、宋、西夏等朝代,至元代才停止开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莫高现有洞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在石窟艺术中享有崇高的历史地位。香、花艺术形象在敦煌壁画中的呈现较为丰富,庄严经变、世俗生活、装饰图案和供养人形象,等等,其中的礼佛香炉、供花等图像异彩纷呈,敦煌遗书中更有制作香料、香药的医方,这一切都为我们开展敦煌香、花艺术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目前,学术界对敦煌香、花艺术的研究鲜有系统性的成果,比起对敦煌文献其他领域的研究,有关香、花艺术的文献整理研究显得十分薄弱。对于敦煌香方的训释,除了部分学者偶有提及外,专门的、深入的考释研究几近空白。

本书分为香艺、花艺两大部分,共八章,香艺篇介绍了行香文化与供香文化的起源,梳理了不同时期的敦煌壁画中所呈现的香炉,分享了敦煌香方与香料的炮制等内容;花艺篇涉及敦煌壁画中的插花艺术简介、不同时期敦煌壁画中的瓶花和盘花、敦煌壁画中的供花今作等内容。本书通过分析整理敦煌壁画资料及散落各地的敦煌文献,专题性地梳理了敦煌壁画和文献中记载的香艺和花艺,同时对敦煌古香的成分、炮制方法和壁画中的插花技艺进行了现代复原,带领读者深度探索千年壁画中的香文化和插花艺术,具有一定的出版价值。

盘点敦煌香艺、花艺领域,以往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壁画中的香炉与其他供器曾有一些零星的成果发表;敦煌文献中的香方,也基本未见专门的研究成果。《敦煌香花艺术》先后介绍了行香文化与供香文化的起源、佛教经典中的香文化,分类梳理了敦煌壁画中所呈现的尊像供养、世俗供养的香、花造型及其流变,等等,再到开拓敦煌壁画插花艺术这一敦煌历史文化研究的新领域,它不仅对于深入认识中古时期宗教史、民俗史、社会史乃至思想史、文化史等有独特的意义;而且作为应用型的研究,必将丰富社会生活、陶冶人的性情。


作者简介

盛岩海,男,1965年生,敦煌研究院陈列中心研究员,长期从事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数字化、文物摄影、敦煌石窟艺术策展及敦煌学研究。

鲁雯,女,本名鲁雯雯,1982年生,高级调香师,2010年开始从事古香方恢复工作,2020年被评为嘉峪关制香技艺非遗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