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秋经传集解(一函两册)
春秋经传集解(一函两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宋刻大系·上海图书馆卷”之一,一册,晋代杜预注。为孝宗时四川官刻大字本,存为包背装。避讳至“愼”字。其版式为半叶八行,行十六字,小字双行,行二十一字,左右双边,白口,无鱼尾,纸厚坚韧,洁白绵密。体仿颜真卿《麻姑仙坛记》,大气磅礴,写刻精工,墨光似漆,夺人眼目。书中尚有明人朱笔圈点,弥足珍贵,流传至今,已成海内外孤本。
此本在版本价值上极为珍贵。它属于南宋孝宗时期的八行十六字单注本群经系统,当时浙江、四川两种刻本并行于世,但浙江刻本现存者寥寥无几,而此蜀刻大字本更是仅存孤本。其版式行款、字体与同系统的《周礼·秋官》《孟子》等刻本完全一致,均为官刻大字本,源出北宋监本。尽管与浙本渊源关系尚待考证,但其在纠正注疏合刻本删削淆乱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此本曾经明代内府递藏,今归上海图书馆珍藏。今据以仿真原大出版,遵循原书包背装,选用特种净皮棉连纸,最大限度还原原书质感。
作者简介
杜预(222—284),西晋京兆杜陵人,字元凯。司马昭妹夫。初为魏尚书郎。贾充定律令,预为之注解。晋武帝立,为河南尹,迁度支尚书。在朝七年,损益万机,时号“杜武库”。武帝咸宁四年,拜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阳,作灭吴准备。次年请伐吴。太康初,遣将攻吴,累克城邑,招降南方州郡,功封当阳县侯。官至司隶校尉。功成之后,耽思经籍。博学多通,著有《春秋左氏传集解》等,自谓有“《左传》癖”。卒谥成。
陈先行,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兼任教授。编著(包括合作)有《中国古籍稿抄校本图录》《明清稿抄校本鉴定》《上海图书馆藏宋本图录》《古籍善本》《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辑录附版本考》《伯克莱加州大学东亚图书馆中文古籍善本书志》等。
郭立暄,复旦大学文学博士,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上海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曾参与编纂《柏克莱东亚馆中文古籍善本书志》、《上海图书馆宋本图录》、《上海图书馆善本题跋真迹》等,著有《中国古籍原刻翻刻与初印后印研究》,在《文献》、《文史》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