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强地震动按破坏强度的排序研究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地震动是造成工程结构地震破坏的原因,定量 评估地震动对结构的破坏作用对于合理选取设计地 震动进行抗震输入 重要。全世界地震工程科学 家和工程师面临的一个始终未解决的难题是:怎样 科学地评价地震动对工程的破坏作用,以及怎样对 迄今为止实际记录到的大量强震动记录按其对工程 破坏强弱进行比较和排序。本书从地震动记录本身 特征出发,逐步介绍了地震动参数计算、不同结构 的类别划分、地震破坏机制分析、地震动破坏强度 定量排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及基于 概率的地 震动破坏强度确定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可供地震工程、结构工程、土木工程等专 业的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研 究生参考。

作者简介

谢礼立  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江汉大学名誉教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地震工程联合会会长。曾连续十年担任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特设专家组专家。曾任国际地震工程协会副主席、国际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协会执行理事和国际强地震学学会主席等职务。谢礼立主要研究领域是地震工程与安全工程,城市防震减灾能力评估,工程抗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规范研究等。他是国际上最早提出城市抗震韧性的理念并率先进行研究的少数学者之一,是中国防灾工程和安全工程研究的开拓者,也是我国唯一被国际地震工程协会授予最高和终身名誉理事称号和“国际地震工程大师”的学者。本专著相关研究成果《Ranking strong earthquake ground motion recordings based on the degree of damage to structures caused by the whole time history》已由国际地震工程协会(IAEE)出资公开发行,免费赠送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约5000名专家以推广应用。谢礼立的主要研究成果《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以及黑龙江省最高科技奖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余项。

胡进军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地震动特征与强度指标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编写《建筑工程性态抗震设计通则》等地震行业标准4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多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30余名。

来庆辉  温州理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建筑、桥梁抗震设计地震动选取,地震动破坏强度定量排序等相关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