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全景图说中国文明系列6册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1.《我们的家》:中国人的家,既是科技智慧的体现,也是亲情传递的港湾,更是文化传承的纽带。本书讲述了中国人的家自古至今的演变和发展。从旧石器时代的构木为巢到穴居,再到新石器时代南北方不同风格的建筑。从最早的中国宫殿——夏王的家,到周朝人的家——四合院。秦朝的宫殿美轮美奂,斗拱、吻兽成为汉朝宅院的标配,唐朝人的家等级森严,宋朝人把园林搬进了家,红墙黄瓦的明清皇宫——紫禁城保存至今,近代的家日渐国际化,今天的家在拔地而起,未来我们的家会在哪里呢?

2.《我们的汉字》:本书讲述了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演变的历程。从甲骨文、金文的原始古朴之美,到大篆、小篆的规范统一,再到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各具特色的多样形态,这一历程记录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与辉煌成就。书中不仅深入剖析了汉字的造字智慧——六书,还详细阐述了宋体字这一印刷字体的诞生对文化传播的深远影响,展现了汉字由繁入简、不断适应时代需求的变革历程。同时,汉字漂洋过海,影响深远。汉语拼音的引入,降低了汉字学习的难度,让更多人可以来感受汉字之美。此外,书中还展示了充满创意的现代艺术字,激发了小朋友们对未来汉字发展的无限遐想。

3.《我们的科技发明》:除了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之外,智慧的祖先们在农学、医学、数学、天文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业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农具的发明创造,形成了我国精耕细作的传统;医学的发展拯救了千万人的性命,是中华文化宝库的瑰宝;数学和天文学的成就,至今仍在为我们所用。中国古代的科技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还通过丝绸之路等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4.《我们的钱币》:钱币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原始时期的以物易物,到贝壳成为货币,到铜铸币出现、秦统一钱币为半两钱,再到银币、纸币成为市场交易的主角,钱币的材质和形态不断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王朝的兴衰更替,展现了不同时期中国人的生活风貌。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手机支付、人脸支付等新的支付方式不断涌现,数字钱币也被越越多的人们使用。未来的钱币,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5.《我们的学校》:本书讲述了中国学校从古至今的发展与演变。从夏朝“序”、“校”的设立到商朝的占卜上学习俗,再到西周官办学校的兴起,教育体系逐渐形成。春秋战国私学兴起,秦朝重视法律教育,汉朝太学开官办高等教育之先河。魏晋南北朝,教育在动荡中坚守。隋朝首创科举制度。唐宋时期,书院发达,大师辈出。元朝农民学校,明朝武学,各具风采。清朝末年,近代新式学堂兴起,教育开始迈向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后,人人享有上学的权利。未来,学校会是什么样子呢?

6.《我们的游戏》:古人也爱玩游戏!从跑步、钓鱼到射箭,每一项都激情满满;而围棋、象棋,则是策略与智慧的较量。这些不仅是消遣,更是智慧与勇气的展现。养生操、游泳、赛龙舟,健康又快乐。赛马奔腾,蹴鞠飞舞,捶丸一挥,高尔夫雏形初现。拔河比力,摔跤显勇,御术展驾驭风采。冬日溜冰戏雪,欢歌笑语;投壶竞技,乐趣无穷。这本书带你走进古人的游戏世界,与古人一同玩转智慧与乐趣!


作者简介

杨理胜

历史学博士,湖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湖北省博物馆学术研究中心主任。

出版、主编著作5部。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中国博物馆》《江汉考古》《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各类文章70余篇。

王文彬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硕士,副研究馆员。

主持策划长沙博物馆“海上丝绸之路的明珠”“神秘的古蜀王国”“殷商王后”“晋国霸业”等展览。曾获:湖南省十年(2006—2015)博物馆精品陈列展览、2024年度全国博物馆美术馆100大热门展览(新展特展)。

赵娜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员,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士。

参与郑州博物馆新馆、殷墟博物馆新馆、大河村仰韶文化博物馆等基本陈列与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10余个原创性临时展览策划与实施。

获“国家文物局100个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和“2019年度四川省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