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中国历代名人家教家风史话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中华民族家庭文化传承源远流长,自古以米,中华民族就重视家庭文化的培育和建设,这种家庭文化的培育和建设突出体现在家教、家训和家风方面。

  2015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春节团拜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在中国的历史典籍中,有关家庭、家教、家训和家风的记载汗牛充栋,本书从浩瀚的历史典籍中选了从西周初年周公旦到清末梁启超等历代名人的治家故事,不做资料性的搜集和铺陈,而将重点放在家庭教育和家风的传承方面。对于所选人物,主要着眼于其治家严格、家风端正,使家庭、家族得以世代绵延,甚至泽被数代,人才辈出,应了《周易》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同时,在所选人物中,也有在朝为名臣贤相,一生清廉有为的,然而仍不免子孙不肖,致使家庭、家族出现悲剧,为当世和后代的家庭教育、家风传承留下殷鉴。


作者简介

  胡申生,北京市人,1949年3月出生于上海。上海大学退休教师,社会与文化学者。

  著有《人生的趣味》(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上海名人家训》(文汇出版社2010年版);《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出来的英雄烈士》(上海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他们从上海大学(1922-1927)走进新中国》(上海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上海大学(1922-1927)全传》(上海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上海大学(1922-1927) 编年事辑》(上海大学出版社2022年版);《钱伟长家世、家庭、家教和家风》(上海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主编有《社会风俗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台湾建宏出版社1994年出繁体字版);《社区词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著文有《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解放日报》2014年4月19日《思想者》专版,《新华文摘》2014年第13期转载);《不随俗、不迎合、不降格——“张火丁现象”之我见》(《中国戏剧》2016年第1期)等。

  从2017年开始,应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邀请,先后担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昆曲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王玉璞、马科、李蔷华、李炳淑、张善元、陈少云、周雪华、王立军的艺术记录工程项目的学术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