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常之物的权威:西德工业设计文化史
内容简介
从制造同盟到包豪斯,再到乌尔姆与博朗公司;从家具到汽车,再到消费电器……德国与20世纪的西方工业设计史密切相关。
在本书开创性的文化史研究视野下,保罗·贝茨追溯了设计在构建先进工业文化中扮演的关键角色,阐释了西德独特设计文化的形成。本书的视角主要聚焦于日常生活中的家居用品,揭示这些普通的商品为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前20年中具有显著的文化意义,为何包括社会活动家、行业组织、设计师、建筑师、消费者等在内的社会各界都将工业设计视为西德经济复苏、社会改革甚至道德重塑的关键手段。本书指出,工业设计直接塑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德家庭现代性的形态和意义,并参与了西德国家身份的构建。
作者简介
[英国]保罗·贝茨(Paul Betts,1963-)英国牛津大学历史系教授,曾任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德国历史学会(German History Society)主席、学术期刊《德国历史》(German History)编辑等职务。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现代欧洲文化史,尤其是20世纪的德国历史。代表著作有《废墟与重生:二战后欧洲的文明化》(Ruin and Renewal: Civilizing Europe after World War II)等。
赵成清 清华大学艺术学理论博士,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史论;中国现代美术史与理论。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剑桥大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从事访学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人文社科项目,中国博士后特等资助和一等资助等十余项课题。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八十余篇。著有《蔡元培现代艺术思想研究》《阅读图像:中西方美术史论与批评文集》等;译有《恋物:情感、设计与文化》《裸猿艺术史》《中国绘画史导论》等。
杨扬,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设计史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