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与文明·西方美术史讲稿Ⅰ:原始艺术—文艺复兴初期艺术
内容简介
“没有艺术,文明近乎苍白。”——范景中
艺术,作为人类阐释世界和承载其观念意义的重要方式之一,以鲜明的文化品格,丰富的表现形态,参与了人类文明精神气象的建构。著名艺术史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范景中的《艺术与文明》三部曲,是凝聚其五十多年研究成果的一部通史性艺术专著。全书将绵延几万年的西方艺术置于人类历史文明语境,以宏阔的文化视野,沿着艺术的价值学与形态学这两条互为交织的主线,对艺术主体特征的变迁、艺术价值内涵的演化、艺术图式与趣味相匹配的历程,以及艺术不同发展阶段与社会历史环境、与其他文艺思潮之间的错综复杂关系等等,作出了全新观照和系统梳理。
本书为《艺术与文明》三部曲之第一部全新增订版,文字和图片均有大幅度调整,几乎重新编写。本书从史前艺术的起源讲起,贯穿古埃及、古希腊、罗马艺术,再到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变革,细致梳理了艺术风格与技术的发展脉络。书中不仅分析了各个时期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还探讨了艺术与宗教、政治、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揭示了艺术在塑造人类文明中的核心作用。通过对艺术史的深入剖析,作者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以理解和欣赏那些跨越时代的艺术杰作,以及它们对当代世界的持续影响。
作者简介
范景中,1951年11月生于天津。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兼任《美术译丛》《新美术》主编、中国美术学院图书馆馆长、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范景中教授是当代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标杆人物。他最早将西方艺术史学者及其研究成果与方法介绍到中国;他首次将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翻译介绍到国内;他在20世纪80年代便倡议“美术史应是一门人文学科”,推动了美术史的独立发展及对其他领域之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