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现晋东南——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地方风格
内容简介
古称“上党”的晋东南地区,“地形最高,与天为党”,苏轼曾有词曰:“上党从来天下脊。”封闭的地势地貌,为隐匿于这里的古建筑和文物遗存创造了天然的保护条件,造就了晋东南地区独特的艺术风格。“地方风格”逐渐成为描述晋东南遗存艺术的关键词。
《发现晋东南——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地方风格》从“地方风格”视角探讨晋东南遗存艺术,收录孟嗣徽、彭明浩、俞莉娜、熊天翼、李路珂等名家的学术论文14篇,分总论、建筑空间、造像风格、图像配置、区域传播和余论。
“总论”简述了晋东南古代艺术的整体概况及各种艺术门类的主要成就与历史价值;“建筑空间”涉及佛教石窟与地下墓葬建筑空间的建构;“造像风格”分析早期造像碑与宗教彩塑造像所呈现的地方风格;“图像配置”讨论宋金元时期的壁画中图像的安排与仪式空间之间的关系;“区域传播”的讨论触及区域间艺术元素的传播或互动;“余论”以洪洞水神庙为主题,聚焦壁画中揭露出的地方绘画传统与民间信仰系统之间关系的研究,对于地方风格的讨论很有启发。
作者简介
林伟正,博士,美国芝加哥大学艺术史系终身教授,硕、博士研究生导师。芝加哥大学东亚艺术中心“流散海外中国艺术数字化工程(DCADP)”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美术史、中国建筑史、佛教美术、墓葬美术。专著Building a Sacred Mountain: Buddhist Architecture of China’s Mount Wutai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2014)。发表中英文期刊三十余篇。
徐胭胭,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联合培养博士后,曾任职于湖南工业大学。研究方向为汉唐美术研究、物质文化史、墓葬美术。发表期刊论文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