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躁动的帝国:不为人知的美国历史1945-1962(图文版)
内容简介
从原子弹到全球霸权
揭开美国崛起之路不为人知的黑暗面
1945年,为了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场堪称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美国在日本本土投下了两颗原子弹……战争结束,世界千疮百孔,至少6000万人的生命被剥夺,全球势力平衡被打破。在战争结束后的短短十几年间,美国迅速崛起为超级大国,并试图扮演世界的领导者、全球秩序维护者的角色。
奥利弗·斯通为年轻读者写下本书,挑战美国主流的正统历史观点,讲述了一段美国正统教育体系不会教给学生的历史,也是不曾在流行文化中呈现出来的历史,揭露出“美国历史的黑暗一面”。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日益紧张的冷战,最后到古巴导弹危机期间世界处于核毁灭的边缘,作者用触目惊心的历史照片和鲜为人知的故事,揭示美国在加剧冷战紧张局势中所扮演的令人不安的角色。对于渴望不同视角的学生、教师以及其他年轻的读者来说,本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别具一格的视角,让读者得以重新审视美国在冷战中所扮演的角色。
作者简介
奥利弗·斯通(Oliver Stone)
- 奥斯卡“导演奖”得主
- 美国知名“老愤青”
- 上海电影节终身成就奖得主
奥利弗·斯通曾在越战中负伤,对战争的痛苦深有体会,因此总在作品中反思社会、关怀人类命运,代表作有“越战三部曲”、《刺杀肯尼迪》《华尔街》等。
彼得·库茨尼克(Peter Kuznick)
- 美国历史学家协会杰出讲师
- 美利坚大学历史学教授、高级
- 核研究中心主任
彼得·库茨尼克积极参加反战和反核武运动,著有大量政治、核历史和冷战文化题材的作品,包括《超越实验室》《广岛与长崎核爆的反思》《原子能与广岛》《反思冷战文化》等。
埃里克·S.辛格(Eric S. Singer)
- 电影项目历史顾问
埃里克·S.辛格是一位历史记者和青年读物作家,在《国家》《旧金山纪事报》《巴尔的摩太阳报》和《纽约每日新闻》等报刊上发表过大量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