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情感共同体·80后作家大系(诗歌卷)

内容简介

情感共同体?80后作家大系(诗歌卷)是对目前活跃在文坛的80后诗人创作的系统梳理,也是一次整体的阶段性总结,全面展示了他们的创作风貌与文学实绩。

80后的诗歌创作,既不急于标张自我文化身份的独异性,也不刻意强调与前代的继承性,在诗风上是相当“稳健”的一代。80后诗人的文化素养相对较高,表达个性各自有鲜明不同,他们的创作有着从容不迫的气度,或充满知性,或具有先锋气质。经历了世纪之交社会经济、文化思潮、价值取向的巨大转变,80后的创作表现得更加成熟、复杂和多样化。本书系全面呈现了80后诗人对诗歌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他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情感经历和价值观。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孟繁华

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所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文学研究室主任、《文学评论》编委等。长期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和评论工作。

张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师大当代文学创作与批评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

各分册作者介绍:

1.阿斐,原名李辉斐,诗人,1980年生于江西都昌,现居杭州。著有诗集《青年虚无者之死》《最伟大的诗》《假期》。

2. 戴潍娜,诗人、学者。毕业于牛津大学。著有诗集《灵魂体操》《我的降落伞坏了》《面盾》等、文论《未完成的悲剧:周作人与霭理士》,译有《天鹅绒监狱》等,编导戏剧《侵犯》《水泥玫瑰》。主编诗歌Mook《光年》。曾获2017年太平洋国际诗歌奖年度诗人奖,2018年海子诗歌奖提名奖,2020年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银柳叶”青年诗歌奖。

3.丁成,横跨诗歌、绘画、电影、装置、观念等领域的复合型多栖艺术家。1981年生于江苏滨海。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写诗,2002年发起中国80后诗歌运动,主编《80后诗歌档案》。2014年“丁成号?诗歌船”在上海外滩金陵东路码头首航,2014年9月应邀出席罗马尼亚“米哈伊?艾米内斯库国际诗歌节”,2015年编剧并导演首部电影剧情长片《我是谁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2019年11月出版《语言膏》。

4.胡桑,诗人、译者。哲学博士。德国波恩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著有诗集《时间标志》《赋形者》、散文集《在孟溪那边》、评论集《隔渊望着人们》《始于一次分神》,译有辛波斯卡《我曾这样寂寞生活》、奥登《染匠之手》、洛威尔《生活研究》、米沃什《旧金山海湾景象》等。曾获2006年《上海文学》诗歌新人奖、2009年未名诗歌奖、2012年《诗刊》“诗歌中国”青年诗人奖、2022年上海市民诗歌节新锐诗人奖,入选《钟山》《扬子江文学评论》“新世纪青年诗人二十年20家”。现任教于同济大学中文系。

5.李成恩,当代诗人、作家。著有诗集《汴河,汴河》《春风中有良知》《高楼镇》《池塘》《狐狸偷意象》《酥油灯》《护念》《柔软的来客》,散文、随笔集《文明的孩子》《写作是我灵魂的照相馆》,中短篇小说集《虞姬乡故事》,童话小说集《送春牛》等。部分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日、西班牙、蒙古、越南等语种。2015年入选首都首批优秀中青年文艺人才库。

6.唐不遇,1980年生,粤东客家人,200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现居珠海。作品收入《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现代汉诗110首》《华文新诗百年选》等多种选本。曾获第十九届柔刚诗歌奖新人奖(2011)、首届“诗建设”诗歌奖新锐奖(2013)、第三届中国赤子诗人奖(2015)、第十届广东省鲁迅文学艺术奖(2017)等奖项。

7. 王东东,诗人、学者、译者。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作品入选《中国新诗百年大典》《北大百年新诗》等。著有诗集《空椅子》《云》《世纪》等,另有专著、译著、编著(主编)十余种。曾获2006年未名诗歌奖、2013年汉江?安康诗歌奖、2013年DJS诗集奖、2017年诗东西青年批评奖、2018年后天批评奖、2018年徐玉诺诗歌奖、2018年周梦蝶诗奖。

8. 严彬,一个文学的漂泊者,类似诗人希尼的“内在流放者”,一个自足的“阿莱夫”。2002年前后开始写诗。曾在凤凰网创办读书频道,任主编十年余。2017年辞职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就读创造性写作专业。写诗十五年后开始比较系统的小说训练,希望成为一个多文体创作者。曾参加诗刊社第32届“青春诗会”、第4届中俄青年作家论坛。曾入围台湾金曲奖最佳作词人奖。

9.郑小琼,生于1980年6月,四川南充人,2001年南下广东打工。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独立》《活塞》等。有作品译成德、英、法、日、韩等语种。出版诗集《女工记》《玫瑰庄园》《黄麻岭》《郑小琼诗选》《纯种植物》《人行天桥》等十二部。曾获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屈原诗歌奖等。曾参加柏林诗歌节、鹿特丹国际诗歌节、法国“诗人之春”、亚洲诗歌节、不莱梅诗歌节等。作品多次被国外艺朮家改编成不同形式的音乐、戏剧在美国、德国等上演。

10. 茱萸,本名朱钦运,生于1987年,籍贯江西赣县。2003年开始发表诗作,2013年以来出版有诗集《仪式的焦唇》《炉端谐律》《花神引》及随笔集《浆果与流转之诗》等。曾获国内多个颇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及美国亨利·鲁斯基金会中国诗人创作奖助,入选《钟山》《扬子江文学评论》“新世纪二十年青年诗人20家(专家榜)”。诗作收入《中国新诗百年大典》《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诗歌卷》等选本。曾于沪上求学十载,获哲学博士学位;2016年秋起定居苏州。现任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