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飞出地球:从“天宫课堂”到“祝融探火”
内容简介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针对太空科学探索的科普传播难、见效慢、供需不匹配问题,本书围绕科普天宫空间站及宇宙中的理论物理知识这一核心目标,以“天宫课堂”授课内容为基础,对其蕴含的科学原理进行权威、科学和通俗的解读,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科学原理的拓展延伸。同时,书中借助“知识链接”的形式与义务教育,甚至普通高中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基础知识产生联系,使青少年在提升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科学素养。
本书着重介绍了中国空间站建造和在轨运营中开展的太空科普教育活动,其中包括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验,以及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工作场景。此外,本书还将涉及我国未来太空探索内容,借助火星探测和以《流浪地球》为代表的太空科幻电影两大视角,探索青少年太空科普教育,同时通过对中国航天科技发展和科学事业的介绍,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与文明”的种子。
※ 科普立意新。“天宫课堂”中的实验效果震撼,能激发青少年探索求知的欲望。本书在回顾实验的同时,通过“知识链接”与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中的基础知识建立联系,为青少年读者的科学兴趣注入知识滋养。
※ 呈现形式新。“天宫课堂”不只是自上而下的单向讲解和演示实验,同时包括了有问有答的双向互动。本书从“天宫课堂” 中涉及的实验出发,对其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的科学原理进行阐释。
※ 内容编写新。为丰富本书内容,书中还把时下热门的火星探测与我国优秀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2》中的一些内容引入书中,详细解读其中的一些科学知识。
作者简介
刘玉柱 等 著
刘玉柱 物理学博士,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项目和面上项目等,曾获欧盟玛丽·居里学者奖学金(Marie Curie Fellowship)、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江苏省光学学会青年光学科技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