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历史逻辑(六卷)
内容简介
《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历史逻辑》(六卷)是杜恂诚先生在继承前人关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数十年潜心学术、深入发掘史料而汇集成的重要学术典籍,具有原创、专业、系统的特色。 《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历史逻辑》(六卷)以纵横交织的多维视角剖析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脉络,立足中国近代史,按照专题覆盖领域,分三大部分,以6卷10编进行全景式研究。具体内容结构如下:(1)第一部分,中国资本主义史,作为第一卷,这部分内容被学界视为探讨国家和资本互动的经典。(2)第二部分,中国近代经济专题研究,这部分分四个专题,集结成第二卷、第三卷,具体包括中国传统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近代中国钱业习惯法、近代中国鉴证类中介业研究、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这部分内容丰富广博,创造性地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全面、深入、系统分析,是以经济学理论运用于经济史研究的创新之作。(3)第三部分,中国近代经济专题分析,以五大模块,集结成第四卷、第五卷和第六卷,分别从经济制度、经济增长、金融发展、企业治理、社会文化等模块,对中国资本主义滥觞与发展,做横向、切片式的微观考察。这部分内容是深度刻画、生动展现经济制度与经济转型发展之间耦合关系的学术画卷。 《中国近代经济转型的历史逻辑》(六卷)从110年的广阔历史视角,探究这一特殊时期经济发展中蕴含的规律与逻辑,探析具体实践中的制度变迁和演进过程,获得科学认知,归纳提炼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杜恂诚,1946年12月生。1988年7月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学位,师从我国著名经济史学专家汪敬虞先生。 1988年7月至2002年7月在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工作,期间1991年3月至9月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出访美国康乃尔大学。 2002年8月起调任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经济史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经济思想史与经济史创新团队学科带头人,也是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科领域国内学界最具有代表性的著名经济史学家,在学术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杜恂诚先生最近40年来专注于从事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近年主要以制度分析方法从事经济史和金融史的研究。 杜恂诚先生著述成果丰硕,内容质量顶尖。 从20世纪80年代起至今,杜恂诚先生先后在《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经济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历史学顶级刊物《历史研究》即发表有9篇论文;而大多数历史学者,即便穷其学术生涯,也难在该刊物上刊载一文。由此可见杜恂诚先生学术之拔萃。此外,杜恂诚先生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刊文4篇,在《中国经济史研究》刊文19篇,在《学术月刊》刊文4篇,可见杜恂诚先生著述之丰。 尤为突出的是,杜恂诚先生学术生命力旺盛,从2011-2022年的12年来,每年都保持至少一篇高质量经济史论文在专业核心杂志发表,充分展现了杜先生充沛深厚的学术功底。 此外,在学术专著方面,杜恂诚先生也建树颇多,并深受经济史学界的广泛好评,屡获荣誉,主要代表作及所获荣誉如下:(1)《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并被评为“上海市学术著作出版基金25年25部精品著作”);(2)《金融制度变迁史的中外比较》(获上海市第八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4-2005)著作类三等奖);(3)《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获上海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2-2003)著作类一等奖);(4)参与研究和写作的《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获第九届(2000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奖(著作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