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近代技术之路——传统与近代的互动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从 史的视角出发,对于起步晚于西欧的日本而言,工业化是原有的经济和社会体制响应来自欧洲工业经济的强烈力量而开始的发展。这样的工业化是一种“混血型”结构,扎根于本国传统经济和社会,又与外来的欧洲工业经济相互交融。因此,日本的工业化并不是对工业化的歪曲,而是“后发工业化”的独特表现。19 世纪中叶,以大 和军舰为先导的西欧工业经济与锁国的幕藩体制下成熟的手工业和传统经济相遇,日本社会逐渐呈现出两个不同的派别。 个派别以“西欧工业化”为目标,主张发展机械化大型工业;第二个派别以继续发展日本传统手工业为目标,给予欧洲工业经济以强有力的反应。这两个派别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有力地带动了日本的后发工业化,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作者简介
中冈哲郎,1928年生于京都,技术史学者,大阪市立大学名誉教授。李约瑟编著的《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工程”卷的日语译者。1953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理学部宇宙物理学专业。著有《工厂的哲学:组织与人》《汽车在行驶:技术和日本人》等10余部著作,参与编著《日本产业技术史》等书,参与多部技术史书籍的翻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