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人工智能在航天领域的应用探索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目前,我国航天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其未来发展与应用任重道远。本书在对全球航天产业与人工智能发展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世界发达国家在商业航天等领域的发展战略与经验,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航天产业发展方面的科学探索、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同时,结合我国发展航天产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需求及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对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航天产业商业化发展提出可行性与指导性建议,进而有助于加快人工智能与航天技术的深度融合,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应用创新能力,实现航天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自主可控发展,促进先进技术的工程化和商业化落地,满足各行业多场景的应用需求,真正用科技服务国计民生。

本书适用于开设人工智能和航天领域相关专业的高校及研究机构的科研工作者及学生,也适用于人工智能与航天赛道的相关科创企业从业者以及人工智能和航天领域的广大爱好者。

作者简介

姚黎帆:从事多年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技术研究,曾参与神舟八号载人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研制等工作。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空天技术应用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宇航学会高级会员、青岛市人工智能产业协会特聘专家、华为昇腾科研创新使能合作伙伴等,获得国家级奖项2项、发表论文数十篇、受理专利7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0项。

宋佳芸:高级产业分析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和商业航天产业分析,参与世界银行全球环境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等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文章10余篇,参与出版著作2部,主笔撰写多篇内参获得省部级部门采纳或领导批示,获得省部级奖项2项,授权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1项。

冯文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标准化工作专家组专家、中国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导航专业委员会委员。共主持完成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发表文章30余篇,其中SCI 10余篇;已授权专利14项;研究成果荣获2016年国防技术发明二等奖和2016年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高振岳:长期从事航空航天流体力学领域的研究及成果转化工作,先后参与40余项国家航空航天领域重大工程和先进飞行器设计,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已授权专利10余项。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青岛研究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青岛市崂山区第十二届政治协商会议委员,获2020年青岛市崂山区道德模范。

张芳芳:计算机软件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空天技术在自然资源领域的应用,在《松材线虫病空天地一体化监测关键技术研究》《激光雷达在森林生态应用研究》等多个项目中任主要完成人,先后发表SCI等论文5篇,已授权专利3项,荣获2022年山东省自然资源科学技术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