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数字物质性:设计和人类学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在这个具有不确定性、社会技术语境复杂的数字时代,如何面向一种可持续的未来,展开对人们日常文化实践的研究?由享誉全球的设计人类学家、莫纳什大学新兴技术研究实验室主任莎拉·平克等主编的《数字物质性:设计与人类学》一书,聚焦于“数字物质性”,在数字化、设计、人类学以及媒介研究之间这片充满潜力的新兴交叉研究地带,为我们提供了窥见并探索数字时代可能性的切入点,并带来了一系列充满思辨性、实验性、创新性和启发性的前瞻思考与实践。

作者简介

莎拉·平克,莫纳什大学新兴技术研究实验室教授兼主任。她的项目将人类学民族志与设计、工程、文献和艺术实践联系起来,通常是跨学科和国际性的。她目前的工作重点是在挑战传统民族志的项目中研究设计、民族志和未来研究之间的关系。著作包括《感官民族志》《视觉民族志》等。

埃丽森达·阿尔德沃尔,加泰罗尼亚开放大学艺术与人文学院社会人类学(系)副教授,巴塞罗那互联网跨学科研究所的“MEDIACCIONS”数字文化研究组主任。她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日常生活中的数字文化、视觉和媒体。目前,她正在探索数字技术的设计、创意和协同实践。著作包括达林·沃尔夫编辑的《数字民族志与媒体实践》、平克主编的《视觉方法学的进展》等。

黛博拉· 兰泽尼,现为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研究员。她受过人类学和电影制作方面的培训,并融入了视觉人类学和数字人类学。她的研究重点在于了解数字技术及其创造、想象和生产过程是如何在城市实验室的背景下进行的。目前,她主要关注智能城市与物联网接口的发展、物质性与道德秩序的研究。

译者

张朵朵,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后于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完成博士后工作,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人类学系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设计人类学、设计批评、设计历史与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教学与实践。现出版著作6部,译著5部,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50余篇。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级、jiaoyu部、省级社科项目,参与或主持的相关教学与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23),湖南省高等教学成果一等奖(2022,2019),湖南省民族教育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0),湖南省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