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洋为中用:中国法政知识考古

内容简介

  自福柯开创知识考古学以来,对概念的梳理成为学术研究中的一种“清新”范式。作为国内法学尤其是宪法学概念研究范式的圭臬,王人博教授曾提出通过宪法上的十个关键词/核心概念来阐释和理解宪法,并身体力行。这种研究方法和风格,既能通过概念阐释的方法达到学术训练的目的,又能管中窥豹了解宪法的意旨,兼具规范分析、语义建构和历史考据,成为中国宪法学研究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王人博教授承继民国学术传统,不但关注较早,而且其努力一以贯之,同时他着眼基础,视角独特,方法交叉,论述深入。他不但重视词源学方法,梳理宪法学基本范畴的流变,更加注重社会学的方法,关照与基本范畴相关的宪法实践,发掘“词”与“物”之间的关系;他不但注重历史的方法,关注宪法学范畴历时性的变化,也注重比较的方法,关注宪法学基本范畴共时性的展开。这本由王人博教授携弟子完成的基于知识考古学方法探究宪法学基本范畴的文集,可望成为国内宪法学范畴研究的“元话语”之作。


作者简介

  王人博: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代表作有《业余者说》《法治论》(1978—2014影响中国法治图书)、《权利论》《孤独的敏感者》《法的中国性》(中纪委2014年度图书,凤凰网2014年度十大好书,《法制日报》2014年度十大法治图书)、《中国的现代性》《你看我说:一个法学者的人间情味》《1840年以来的中国》等。

  王本存:重庆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曾在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在美国艾默里大学法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行政法。在《政法论坛》《现代法学》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出版专著一部。

  杨陈: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毕业于清华大学法学院,获博士学位;曾在华东政法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法哲学。在《政法论坛》《浙江社会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译著《黑格尔的自由主义批判》,主持课题一项。

  刘艺灵:泉州师范学院法学系副教授,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获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与法治理论。在《政法论坛》《东南学术》等刊物发表论文若干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