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道网

改革的追问

网店购买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中国奇迹”。在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在哪些方面有什么功过得失?又将迎来哪些挑战?应如何从经验教训中探明未来发展的道路?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众多学者,联合央行、国务院、社科院以及商界等各领域专家直言改革的功过得失,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艰难险阻,建言献策,襄助中国继续腾飞。

进一步深化改革绝不是容易的事。在劳动资源方面,社科院副院长蔡昉提出“中国仍然需要依靠劳动资源的重新配置”。对国企改革来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前所长陈小洪指出,“国企改革方案设计及实施要考虑中国国情路径依赖”。在医疗方面,国发院教授雷晓燕提醒,“医药卫生体制系统性改革需要医保、医疗、医药‘三医联动’”。提到社保时,国发院教授赵耀辉担心“中国社会保险过于慷慨,财政将来面临巨大的亏空”。在金融方面,央行行长易纲认为,“构建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必然要实施负面清单制度”。对于营商环境,北大国发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直言“企业发展没有那么多弯道”,鼓励企业家带领企业奋起追赶。对于民众担心的地方债务,北京大学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双林表示,“中国地方政府不会破产”。

改革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知名经济学家周其仁强调,应该“让尽可能多的人认识到问题所在,并参与其中”。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波赞同,“发展的动力还看人民的智慧”。

对于未来,林毅夫肯定,“在接下来的10年内,中国依旧会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中国不会停下改革的步伐。2019年,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推进,如何总结、分析过去的经验教训,从而更好地前进,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

 

作者简介

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陈春花: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

陈小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前所长

胡大源: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黄季焜: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雷晓燕: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林双林: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中心主任

林毅夫: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

刘国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中国卫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隆国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汪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经济学(季刊)》副主编

徐晋涛: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环境与能源研究中心主任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易纲: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

余淼杰: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长江青年学者

张帆: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兼联合创始人

张维迎: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市场与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张晓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北京大学企业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

张燕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学术委研究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

赵耀辉: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周其仁: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周云杰:海尔集团总裁兼董事局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