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我们如何阅读文学,为什么而读?

作者:文讯   2019年07月3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在追求效益至上的时代,文学与艺术的存在价值一再受到质疑,我们为何阅读?文学研究的意义何在?《文学之用》一书带着这些疑问出发,直击“文学、艺术这一神秘的虚构行为”与读者、现实世界产生的关联,探究了“文学、艺术如何使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发生改变”。

《文学之用//守望者·镜与灯》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芮塔·菲尔斯基(Rita,Felski)
出版时间:2019年07月

《文学之用》为南京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7月出版。

古往今来,人们容易被一部小说、一首诗歌、一出戏剧,击碎心灵。这种体验,不仅是一瞬间,更是永恒;不只是个人感受,更是万人共鸣。这正是文艺存在的重要原因。而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守望者·镜与灯”书系新近收录的《文学之用》正是探讨这一问题的理论书,是《新文学史》主编芮塔·菲尔斯基的重要代表作之一。针对这一现象,作者对此做出了独特而全新的诠释。

在书中,她提出了文学阅读的四个层次——“认识”“着魔”“知识”“震惊”,并认为文本并非因怀疑的批判和超然的分析而具有存在的价值,是阅读本身使文学具有了现实层面的意义,“文本与读者之间的互动是多样、偶然且难以预料的”。

菲尔斯基还指出,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是理论的兴起导致了文学的覆亡,当与文学的对话被恒定的诊断代替,当对文本的辅导式阅读使我们将阅读文本的初心抛诸脑后之时,“为了捍卫文学而对抗理论”,这一指控在她看来逻辑却并不自洽,“因为捍卫文学者也必须求诸他们自己的概说、推测和猜测性的主张”。“批判式阅读”这一概念的滥用,使之仿佛已经成为了一种标语,“将所有的价值都赋予阅读行为本身,而并非阅读的对象”。正如导言中所说:本书是一篇奇怪的宣言,“是对否定的否定”,是说“是”而非说“否”,是一次提出主张而非诽谤诋毁的思想实验。

对于书名《文学之用》中的“用”字,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她在书中提出一种对“用”的更广阔的理解——这种理解为对文学他者性的强烈主张,以及将文本简化为政治与意识形态功能的基本要素的这两种方法之外,又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这种对“用”的理解使我们得以安然处理文学的现实层面,同时对其保持尊重而非抽象简化,与其平等对话而非盛气凌人。这一认知为文学意义上的“文学之用”和普通读者的“文学之用”所存在的观点冲突也提供了全新的解答思路:两者之间不仅有话要说,而且相互依赖。

让专家学者和普罗大众都能找到阅读的亮点,找回对文学的热情,正是本书的成书基础。作者引用了大量经典和流行文学,在日常阅读与学术理论、文学与生活间切换,使本书既有别于佶屈聱牙的批评文本,也并非取悦大众的单薄散文,而是通过用学理又好读的文字带领读者在思想与具体作品之间逡巡,在历史经典与当下创作之间跳跃,于大众读者与学者间建立起更好的沟通桥梁,使之收获同样的触动。

本书收获了很多业界人士和媒体的赞誉。杰拉尔德·格拉夫(2008年任美国现代语言学协会主席)表示,数十年来,文学理论家和普通读者在“我们为什么阅读”这一问题上的观点有霄壤之别。但芮塔·菲尔斯基展现了不可能之事:两者之间不仅有话要说,而且相互依赖。《学术事务》(AcademicMatters)这样评价,《文学之用》一书虽是为文学学者而写,但对其他热爱阅读、好奇阅读为何如此令人着迷的读者而言,它也颇具吸引力。这两种读者(普通读者与学者)之间的共同之处,也正是本书成书的基础…费尔斯基确如其所言,使我们得以“更好地理解如何读、为什么读。”

本书作者为芮塔·菲尔斯基,是美国著名学者、古根海姆奖得主,曾任国际顶尖人文学术刊物《新文学史》主编,被广泛认为是现代语言和文学研究中最有声望的学者,主要代表作有《批评的极限》《女性主义之后的文学》《创制时间:女性主义理论与后现代文化》《现代性的性别》等。

译者刘洋, 南京大学英语系博士研究生(牛津大学英语系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早期现代英国文学,文章见于《外国文学评论》等。

(本文编辑:凌寒)

作者:文讯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