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于潇湉:《深蓝色的七千米》用文学与科学之美,开启孩子对海洋的探索欲

作者:静殊   2019年05月30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在中国少儿图书领域,少儿文学和科普百科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居前三。但近年来,少儿文学出现头部作者集中,年出版新品种多、精品少等问题;而在科普领域,则有专业度不足、阅读感不强等问题。《深蓝色的七千米》通过讲述一群来自不同家庭、怀着对蛟龙号的热爱而走到一起的青少年的成长故事,将蛟龙号的科研工作融入引人入胜的情节中,在弘扬团队敢于吃苦、敢打硬仗的精神,向青少年树立正面榜样的同时,介绍了我国海洋自主科研事业的突出成绩和世界领先地位。

《深蓝色的七千米》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于潇湉
出版时间:2019年03月

在中国少儿图书领域,少儿文学和科普百科的市场份额一直稳居前三。但近年来,少儿文学出现头部作者集中,年出版新品种多、精品少等问题;而在科普领域,则有专业度不足、阅读感不强等问题。

问题就是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参与少儿图书竞争的557家出版社都在秣马厉兵,以期在中国第一大图书零售市场——少儿图书市场中挖掘出新的价值洼地。

福建少儿出版社于2019年3月出版《深蓝色的七千米》一书,本书通过讲述一群来自不同家庭、怀着对蛟龙号的热爱而走到一起的青少年的成长故事,将蛟龙号的科研工作融入引人入胜的情节中,在塑造蛟龙号团队鲜活的人物形象,弘扬团队敢于吃苦、敢打硬仗的精神,向青少年树立正面榜样的同时,介绍了我国海洋自主科研事业的突出成绩和世界领先地位。

“这是第一本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为主题的儿童文学作品,我们希望孩子在体会文学之美的同时,还能够跟随故事情节深刻体验我国海洋深潜探索事业中蕴含的科学之美。”《深蓝色的七千米》作者于潇湉告诉百道网。

故事梗概:三个小主人公打开深海世界的大门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群生活在大海边的孩子,这群带着极强求知欲和好奇心的青少年们,心怀对海洋的无限向往和对蛟龙号的热爱,在朋友、长辈的护佑中逐渐成熟。

10岁男孩付初的爸爸是蛟龙号母船“向阳红09”上的一位大厨,他觉得有些失望,他更希望自己的爸爸是深潜英雄。在一次“向阳红09”开放日活动中,付初结识了热爱海洋文化、立志成为潜航员的青年唐冉。唐冉以深潜英雄付云涛和唐佳霖为楷模,却因为家庭条件所限,不得不暂时放弃梦想。两个年龄差距10岁的男生,因对海洋和蛟龙号的迷恋而成为挚友。

付初在爸爸的帮助下,鼓励和协助唐冉完成了成为潜航员学员并与深潜英雄一起探索7000米深海的梦想。在这个过程里,他和唐冉结识了身世坎坷的女孩梅兰竹,并一起接受了蛟龙号总设计师和潜航员们的悉心指导。最终,付初理解了爸爸这份平凡而了不起的工作,也深深地爱上了这群可亲可敬的英雄们。

虽然主人公是几个少年,但整个故事情节曲折,时而扣人心弦,时而轻松愉快,例如,把蛟龙号两次下潜到7000多米的深海历险,写得惊心动魄,让读者不禁为科学家和潜航员捏把汗;无人机和录音笔的出现,闹出了间谍风波,一波三折,高潮迭起;把拯救蛟龙号这一情节写得揪人心弦,处处体现出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催人泪下。

小说运用写实和夸张的手法,从蛟龙号下潜到7000米的历程切入,讲述了这艘作为中国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一台深海载人潜水器的性能。它的关键核心技术,像耐压结构、生命保障、远程水声通讯、系统控制等,也都在不同的场景中逐渐托出。

献礼建国70周年 创作思路来自生活经历

2012年6月,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北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载人深潜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世界同类型载人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2015年,搭载蛟龙号的母船“向阳红09”停靠在青岛母港的国家深海基地码头,与此同时,国家深海基地正式启用。  

作者于潇湉是一名80后,出身于海洋科研家庭,父母都是海洋研究学者,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对蛟龙号不陌生。

她回忆,在自己十几岁时妈妈因为工作出海航行了一个月,寄回一本航海日记。“里边描写了海上的日出,伴游船侧的海豚,还有刚被鱼叉叉到甲板上、不停变换颜色的章鱼,以及被一望无际的海洋包裹所产生的孤独和壮美感。” 于潇湉说,那至今都是她所收到的最棒的礼物。这件事情也激起了一个孩子对海洋瑰丽的幻想。

后来,她把这个情节写在了《深蓝色的七千米》中,小主人公付初也收到了一本妈妈写的航海日记。

于潇湉表示,今年是建国70周年,她想写一本书作为献礼,既厚重又有自己的感情。“在写作这本书之前,我与海伴随了三十多年,但海对我来说,仍然像一个蓝盖子,盖住了它的神秘、疯狂,也盖住了它的宝藏、资源。海平面下到底在发生着什么,一直是我从小到大都很关心的事情。由于我对深海世界从小就充满了好奇,因此一直就很关注蛟龙号的新闻。在选择题材时,不由得想到了蛟龙号。”她说。

作者边写作边学习 采访中填补自己的“盲区”

有了想法后,2018年5月左右,于潇湉开始进入一边采访一边学习的状态。

她先是联系了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说明自己的创作思路。得到采访许可后,就前去采访潜航员和蛟龙号主创团队。于潇湉告诉记者,真正的困难来自己科学知识以及海洋知识的匮乏,于是她买了所有关于蛟龙号的书,也看了所有相关纪录片,求助身边一切可能与此有关的人。

“我母亲的单位原来叫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现在叫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我通过她找到了很多海洋方面的专家。我会把我的问题给列下来,一个一个去问。但是每个专家只负责相应的一个领域,甚至有专家拿到我的问题不辞辛苦地帮我查专业的学术论文,查到之后我们再一条一条来核对。整个写作过程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就是不停地在写,不停地在问,不停地在查资料。”于潇湉说。        

在于潇湉看来,《深蓝色的七千米》挑战到了自己很多知识方面的盲区,但另一方面讲也是给她一个重新学习的机会。最终,从父母、前辈、专家处得到的专业知识,将整个作品支撑了起来。

在深海基地采访时,于潇湉切实地看到了潜航员们是如何工作的。以唐嘉陵为例,刚吃过午饭就去车间工作,没有给自己午休时间,一看就是长期习惯于此;傅文韬则在海底经历了许多场突发事故,都用专业技术,沉着冷静地完美解决。

而在蛟龙号的装配车间,她看到蛟龙号当时正在大修,一群工程师围着一堆零件,旁边的白板上写着当天的任务。还有一间屋子,是给潜航员训练机械手训练专用的。

此外,于潇湉还了解到,在海底操作机械手,要达到准确、迅速,需要在这间屋子里训练成百上千次。此外,在成为潜航员之前,他们会经历不亚于航天员选拔的考试,对体能和心理素质都有着严苛的要求。

“蛟龙号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整个团队的。是国家的,也是人类的。这样一群可亲可敬的人坚守、忍耐、付出和专业,是触动我最深的。”于潇湉说,带着这样的情感和知识积累,她开始正式写作《深蓝色的七千米》。

用孩子的视觉看科学 增强代入感

“蛟龙号是高科技的大国重器,一来看似和孩子没关联,二来专业性太强,说术语孩子肯定不懂。”于潇湉在创作之初就很清楚这一点,因而,“如何把孩子们拉入海底世界”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为此,于潇湉设计了一群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因为不同目的而接近蛟龙号的少年,为了成为未来的潜航员而努力着。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亲身参与了蛟龙号的海试,也帮助了一心想要成为潜航员的青年完成了下潜梦想。

此外,除了精心设计“蛟龙号”总设计师、“蛟龙号”潜航员与孩子们的对话,她还独具匠心地设计了妈妈都兰在科考船上的来信和“少年潜航员选拔考试”环节。都兰的来信既深情又专业,她娓娓道来的叙述,将大海的美、科考的魅力与风险、海洋生态问题的严峻……一一展现出来。

而小读者们跟着付初、唐冉等人的一次次闯关,经历的每一项测试:体质体能测试、听力测试、专注力测试、协作力测试、醉氧测试、幽闭测试……几乎是“在现场”了解科研团队的训练和工作流程,也能够切身体会到严谨的科研选拔过程中对身心的双重考验。

“我一定要让孩子们跟随我笔下的主角们参与到整个事件当中来,让他们有这种切身的代入感。” 于潇湉说,“我在情节设计时就非常注重代入感,因为孩子是主角,要用孩子的眼光去看。”

《深蓝色的七千米》虽然是一部儿童小说,但它并不是完全虚构,蛟龙号每年都在做开放式的活动,于潇湉发现大部分来参观的其实是学校组织来的中小学生,“这很好,学校让孩子知道我们国家现在已经有这样的高尖端技术和科研成果。我觉得爱国教育不仅仅是让孩子们了解历史,更多的是站在当下或者未来,蛟龙号就是一个很好的爱国教育基地。”她说。

据悉,在国家“建设海洋强国”的大背景下,很多学校都开设了与海洋有关的学科课程,也建立了很多海洋学校,孩子们有机会去接触到海洋方面的最新科研成果。

用语言包装科学 让生涩的知识变通俗

随着故事的推进,三个不同身份和经历的主人公以他们独特的方式走入“蛟龙号”,这个过程中,他们必然要了解许多海洋以及蛟龙号的专业知识。但于潇湉避开了一些太专业艰涩的技术,只用最浅白的语言讲解一些基本的常识。比如,蛟龙号用了何种材料可以耐得住如此大的压力;蛟龙号的潜航员在底下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到了深海会看到什么。“这部分其实是孩子最关心的。”她说。

关于科学,于潇湉选取了孩子最有可能感兴趣的几个点着重来写,比如蛟龙号上浮和下潜的方法,海水的压力以及海洋生物、海底地貌。潜航员在仓内是如何的工作,他们有可能会遇到什么危险,以及这样的危险可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等等。

“所以在这个故事里,科学和情节是无法分割的,它们是相辅相成的。”于潇湉说,当她写这样的情节的时候,就不能不去讲解这背后的科学原理,因为如果脱离了这样的科学原理,情节几乎是无法讲明白的。 

此外,除了专业知识的表达外,文学部分的表达使用的是于潇湉偏爱的诗性语言。“文学的思与美和科技的力与专,我是用不同的语言风格去包裹的。科学本身就已经挺让人难以理解了,如果描述的这种文字又比较深刻,对于孩子来说就是双重距离障碍。”于潇湉讲述了她的“技巧”,可以通过人物的对话去讲解科学,尽量口语化,把生涩的术语转化成我们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找生活中一个熟悉的事物做类比便于理解。其实这本书是在潜移默化地让孩子学习到科学。

(本文编辑:安宁)

作者:静殊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