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儿童文学《泥土里的想念》作品研讨会:还原二战期间犹太人在天津的故事,诠释爱与和平的永恒主题

作者:崔书凝   2019年04月2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2019年4月21日,由天津市作家协会与新蕾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书写中国 书写童年——《泥土里的想念》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专家学者从犹太文化、抗战历史、中华传统习俗等方面入手,高度评价了这部还原天津犹太人历史的儿童文学作品。

《文学大师班系列:泥土里的想念》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作者:宋安娜 著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2019年4月21日,由天津市作家协会与新蕾出版社联合主办的“书写中国书写童年——《泥土里的想念》作品研讨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召开。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高洪波,原《儿童文学》杂志主编,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著名评论家徐德霞,中国儿童中心原出版部主任、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马光复,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陈晖,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徐宝峰,中国作协创研部综合二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纳杨,儿童文学作家、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动漫策划系主任葛竞,天津市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李彬,天津市作家协会党组成员、秘书长王岚,天津市委宣传部出版处副处长叶荣、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纪秀荣及新蕾出版社代表,以及在京的近二十家媒体记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本书作者宋安娜曾任天津日报社文艺部主任、高级编辑,著有长篇小说《十城记》《桅顶瞭望》,散文集《海之吻》《别让我成为富人》,长篇文化随笔《解读梁斌》等多部作品。她潜心研究天津犹太人历史近二十年,受到国际犹太文化研究界关注,在多年积累的真实素材基础上,创作了这部长篇儿童小说《泥土里的想念》。该作品讲述了犹太女孩撒拉在中国阿妈的照顾下渐渐长大。面对日军铁蹄的无情践踏,萨拉平静的生活被彻底打破。随着犹太难民大量涌入,中国人民无私地接纳了他们。在艰苦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与犹太人一起,坚守着,抗争着,共同迎接黎明的到来。

描写中国人救助犹太人历史的儿童文学作品在中国极为少见。这个有关大爱的中国故事,跨越了种族、信仰、文化和国界,诠释了爱与和平的永恒主题,印证着中国人民崇高的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也反映了中华民族与犹太民族之间的深厚友谊。此书描绘的不仅是一段历史,还是一曲国际人道主义颂歌,在孩子们心中播种友谊之花、和平之花。

据悉,本书入选2018年度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天津作家协会扶持重点项目、天津市重点出版扶持项目、2019年1月百道好书榜、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值得关注的80种图书,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好评。出版仅四个月,版权便输出尼泊尔、蒙古、斯里兰卡、泰国、老挝、阿富汗、越南、印度尼西亚、阿尔巴尼亚等国。

研讨会上,这部优秀的儿童文学获得了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高洪波从犹太文化入手,分析了作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认为作品题材新鲜独特,地域特色鲜明,时代特色特出,人物形象鲜活,是一本比较独特的小说。他认为,宋安娜作为儿童文学新秀,之所以能创作出这样优秀的作品,是因为作家有一颗关注时代生活的心。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  高洪波

在徐德霞看来,这部作品的题材非常新颖、独特、有内涵,作者下足功夫,真实、详尽地还原了历史场景,环境氛围营造非常好。书中包含亲情、友情以及抗战故事,带给读者很强烈的代入感。 

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著名评论家  徐德霞

马光复在研讨会中谈到,《泥土里的想念》是一部很有价值、很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填补了涉外二战犹太儿童在中国生活的史料空白,生动诠释了中国孩子与犹太儿童的在特殊历史年度的珍贵友谊。在今天中国改革开放、“一带一路”的大形势、大背景下,这样的题材就具有特别的意义。

   

中国儿童中心原出版部主任、北京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创委会副主任  马光复

陈晖指出,《泥土里的想念》依托中国抗战时期天津独特的时空背景,表现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职业的普通民众,如何以各自的方式抗击侵略者,如何忠于职守、见义勇为、扶危济困、相濡以沫,于艰难困苦中坚韧求生,如何让孩子们在爱的滋养、在勇气与力量的感召下获得成长。作品题材新鲜独特,主题明朗积极,对于国家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特别具有思想价值与教育意义。作者从儿童视角、从儿童体验的角度出发,融入故事中各民族的传统习俗、节令风物,增加了儿童情趣,作品多元文化的特点也得到了彰显。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陈晖

纳杨认为,这是一部适合孩子阅读的反战小说,可以达到成人反战小说的高度。发生在天津英租界犹太社区的小撒拉的故事,让读者感受到了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战争敌人之来势汹汹,也感受到联手反抗的积极力量。于纳杨而言,这部作品在表现战争方面非常成功,作者凭借生动的语言,轻而易举地将读者带入抗战时期的英租界。

中国作协创研部综合二处处长、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纳杨

徐宝峰从作品版权国际化运营和“走出去”的角度分析《泥土里的想念》。在他看来,作者的“中国故事国际讲述”思路特别好,为中国童书创作国际选题、国际视角以及国际出版开了一个好头。他从实操层面谈了作品国际化运作应该注意的几方面问题,为这部作品走向更多国家,为更多海外读者所知、所喜爱提供很多可供参考的经验。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徐宝峰

葛竞认为,《泥土里的想念》一书提供了一个新的切入点,通过儿童的视角,让读者从不同角度反思战争。与此同时,作品中穿插的大量温情细节,让读者感受到即使在最残酷时期,人性依旧可以放出最美光彩,这也是书写战争的意义。

儿童文学作家、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动漫策划系主任  葛竞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李彬点评了作者从成人文学到少儿文学的转型。宋安娜多年创作都是以成人视角观察社会、关注社会,现在转从儿童视角,糅合同龄人的记忆去创作这样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实为不易。在战争年代、缺爱年代,对于爱的记忆值得我们书写,我们的后代理当传承这份记忆。

天津市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  李彬

纪秀荣探讨了《泥土里想念》所体现的中国大爱观,这种大爱超越了种族、国家,体现了中国的文化精神、价值理念与追求。儿童文学的创新性、丰富性是作家追求的方向。儿童作家应当继续坚持这一方向,担当起写作者的责任和使命。

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  纪秀荣

作者宋安娜也分享了创作《泥土里的想念》的初衷以及创作背后的故事。她动情地说:“我做了将近二十年的天津犹太人的研究,发现许多曾经生活在中国的犹太人对中国有着深厚的情结,他们就是我们,我们就是他们。初次写儿童小说于我而言是一种享受,我仿佛回到童年,回到人性最初的起点,心灵再一次变得纯真,目光再一次变得单纯,而文笔,不知不觉中便有了追求优雅和诗意的冲动。”作者希望小读者不止喜爱书中人物,还能通过此书感受到故事传递的人间大爱,并激发起自身最初始、最稚嫩的对于文学的审美情趣。

《泥土里的想念》作者  宋安娜

(本文编辑:安宁)

作者:崔书凝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