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养生就是养脏腑》:解读《黄帝内经》,揭秘五脏六腑发出的各种危险信号

作者:文熏   2019年04月02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重庆出版社于2019年2月推出新书《养生就是养脏腑——<黄帝内经>的健康智慧》,该书攫取了《黄帝内经》 中关于防病、治病、 养生、保健的理论知识,尤其从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特性及脏腑相生相克的规律等内容进行系统阐述,用科普知识理论及通俗易懂的语言,列举了发生在人们自身或日常临床多见的事件案例,图文并茂地向广大民众讲述、展示如何进行养生、保健,使大众了解、掌握人体如何适应自然、遵循五脏六腑的正常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理性地进行健康促进。

《养生就是养脏腑——《黄帝内经》的健康智慧》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作者:吴倩
出版时间:2019年02月

重庆出版社于2019年2月推出新书《养生就是养脏腑——<黄帝内经>的健康智慧》,该书攫取了《黄帝内经》 中关于防病、治病、 养生、保健的理论知识,尤其从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病理特性及脏腑相生相克的规律等内容进行系统阐述,用科普知识理论及通俗易懂的语言,列举了发生在人们自身或日常临床多见的事件案例,图文并茂地向广大民众讲述、展示如何进行养生、保健,使大众了解、掌握人体如何适应自然、遵循五脏六腑的正常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理性地进行健康促进,把健康的金钥匙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据悉,本书几乎囊括了《黄帝内经》中所有的脏腑养生方法及原理,编者通过对这些方法和理论进行解读,根据其中对五脏六腑的特性阐述及养生、摄生的观念,结合临床实证诊疗经验,系统阐述了人体五脏六腑容易出现的多种失调症状,并针对相应的脏腑病症提出日常保健调理指导方案,包括食疗、穴位按摩、运动疗法、呼吸疗法等。

该书作者吴倩,系医学硕士,主治中医师,毕业于中医药高等学府——北京中医药大学,陈式太极拳第十三代传人。追访名师十余位,遍读医书千余册,治愈杂症万余例。热爱中医,喜研心理,苦练太极,是一个有情怀、有理想、有温度的中医。致力于用浅显通俗的语言解读中医古籍晦涩的句子,让大家都读懂祖国医学,受惠于祖国医学。

解读脏腑向我们发出的求助及警告

众人皆知,脏腑对人体有多么的重要。即使我们不幸缺失了一只手或者一条脚,但只要脏腑功能正常,我们仍然可以健康地度过一生。但是,如果人体内脏缺失或者内脏功能异常,比如心脏功能衰竭、肾脏功能衰竭等,那么我们的生活质量就会明显下降,甚至生命周期也会明显缩短。 

中医将人体内脏总称为脏腑,分为五脏和六腑两类。五脏为心、肝、脾、肺、肾,六腑为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中医学所说的脏腑,并不单纯指一个脏器本身,而是代表着某一系统的活动情况。例如中医所说的心,其实是包含了心脏以及与心脏相关联的一部分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黄帝内经》说道:“有诸形于内,必形于外。”如果脏腑功能正常,人体就能活得健康。但我们无法观察内里的脏腑情况,只能根据身体外在的表现,来解读脏腑向我们发出的求助及警告。因此,只有充分了解脏腑的喜好、需求,才能真正做到一击即中,早日恢复健康。

《养生就是养脏腑——<黄帝内经>的健康智慧》中有这么一个案例:一个朋友正值壮年,因为个人感情问题导致情绪多变,遇事总是犹豫不决。到入冬的时候,开始出现大腿两侧肢体麻木的症状,随着病情加重,还伴有轻微的疼痛。

这是为什么呢?

腿的外侧是足少阳胆经循行之处,是胆腑与肢体密切关联的通道。这位朋友就是因为情绪不佳,肝郁气滞,肝不能输精到胆,胆气虚了,性格才会变得犹 豫不决。时间一长,胆的经络也瘀滞,经络中气血少了,沿着胆经分布的大腿两侧得不到气血的濡养,就出现肢体麻木。正如《黄帝内经·痹论篇》 所说:“皮肤不营,故为不仁。”不仁就是肢体麻木的意思。

注意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中医案例

相信有很多女生都有过手脚冰凉、月经不调的烦恼。

本书作者吴倩中医师有一个20岁的患者每到冬天就两脚冰凉,任何保暖措施都不奏效,睡醒了脚还是凉的,而且还伴有月经不调。为她诊脉后,考虑是肾阳不足所致,就询问她父母的健康状况以及母亲在生她之前是否曾经流产过,她回答说确实如此。

她秉受的先天肾精就不足,后天又不爱运动,人体阳气不足,从而导致手脚冰凉及月经不调。《黄帝内经》 上说到“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又说“寒则气收”,就是说,大多数向内收引、拘挛的疾病,都与肾阳不足有关系,如腹部挛痛和阴囊内缩。

很多长期奋斗在工作岗位上的朋友们同样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健康。

一位经常长时间工作的司机,往年体检均未发现任何心血管方面的问题,可是在40岁的时候突然出现心区疼痛的症状,痛得像针扎一样,但常规心电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均显示正常。后来,病人心区疼痛的症状不但不缓解,还出现了头晕、失眠、小腿酸沉、大便时而便秘时而稀溏的情况,这些症状在服用扩张血管药后会稍微好转,可停药后症状又会加重。

在中医看来,病人无任何器质性病变,问题应归结于心,是心气不足、心血瘀阻造成的。《黄帝内经》说道:“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如果心的功能出现异常,其他脏腑的功能也会失常,就像朝廷失去了君主一样混乱。后来,吴倩中医师给其开了个补心气、养心神、通心脉的药方,病人连续服了14剂,心区疼痛及其他症状都一并消失了。

同时,《养生》一书中还记载了“易怒症”的有趣案例:一位中年设计师,先是工作时容易发火,后来发展到对家人也没有好脾气,一点点小事就能让他火冒三丈,周围人都对他敬而远之。这看起来是性格古怪,但除开性格的问题,是否也与自身身体内的肝火旺盛有关呢?

吴倩中医师根据《黄帝内经》中所述的“肝气虚则恐,实则怒”,指出这位设计师是由于肝火充塞胸中导致的“易怒症”,用疏肝降火的方法解决了他的问题。

以上案例,都是脏腑病变“形于外”的表象。如果我们不懂得表象与脏腑的关联,就不会懂得人体内在的需求,也就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古代经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详细地叙述了显露于外在的症状与内在脏腑的关联。比如,头晕目眩,反映了肝的问题;皮肤生疮、发痒,反映了心的问题;四肢冰冷,反映了肾的问题……。如果出现了以上问题,就提示我们需要调理和保养相应脏腑。

但《黄帝内经》成书于东汉之前,没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和中医学知识很难读懂。好在《养生就是养脏腑——<黄帝内经>的健康智慧》一书用浅显通俗的语言和一个个生动的实例,为我们重新解读了《黄帝内经》中关于人体脏腑的生理、病理特性及脏腑相生相克的规律等内容,使大众了解、掌握人体如何适应自然、遵循五脏六腑的正常变化规律,并能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无病早防、有病早治。

让我们跟随 《养生就是养脏腑——<黄帝内经>的健康智慧》一书,读懂脏腑的表象,了解身体内在的需求,更加懂得保养自己。

(本文编辑:安宁)

作者:文熏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