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电影摄影术与眼泪:民国电影理论译文选》:9个专题、36篇译文,全景式还原民国电影理论翻译史

作者:木之秋   2019年04月0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河南大学出版社于2019年1月出版《电影摄影术与眼泪——民国电影译文选》。本书从民国时期重要刊物中分九个主题校订选编了30余篇文章,全面反映民国时期对西方电影理论的译介与研究情况。百道网近期采访了本书主编田亦洲,来看一下田亦洲对于本书在编撰过程中的想法与感受。

主编  田亦洲

《电影摄影术与眼泪:民国电影理论译文选》是河南大学出版社主推的“新迷影丛书”中的一部。

“迷影”(Cinéphilie)即“电影之爱”。从电影诞生时起,就有人对电影产生了超乎寻常的狂热,他们迷影成痴,从观众变成影评人、电影保护者、电影策展人、理论家,甚至成为导演。他们积极的实践构成了西方电影文化史的主要内容:电影批评的诞生、电影杂志的出现、电影术语的厘清、电影资料馆的创立、电影节的兴起与电影学科的确立,都与“电影之爱”密切相关。从某种角度看,电影的历史就是迷影的历史。“迷影”建立了一系列发现、评价、言说、保护和修复电影的机制,推动电影从市集杂耍变成最具影响力的大众艺术。

“新迷影丛书”力求用主动的寻找回应来自未来的诉求,向外钩沉被电影学所忽视的来自哲学、史学、社会学、艺术史、人类学等人文学科的思想资源,向下在电影史的深处开掘新的边缘文献。只有以激进的姿态迎接外部的思想和历史的声音,吸纳威胁电影本体、仪式和艺术的质素,主动拓宽边界,才能建构一种新的、开放的、可对话的“新迷影”,而不是用悲壮而傲慢的感伤主义在不可预知的未来鱼死网破,这就是本套丛书的立意。

其中,《电影摄影术与眼泪:民国电影理论译文选》一书将视线投向民国时期(1912—1949),在对刊载于70余种报刊之上的600余篇电影译文以及10余种单独出版的电影译著予以分类、整理的基础上,经过筛选、节录、编注等工作,最终形成了书中的9个专题、36篇文章。

本书编选的译文文体不一,论题各异,既有逻辑严谨的学术论文,也有行文感性的哲思随笔,还有案例丰富的实践指南,其共同点是均涉及了电影理论的基本问题。

诚然,这36篇译文不足以构成一个代表总体的样本,但也或多或少折射出了民国时期电影理论翻译的部分特征。

《电影摄影术与眼泪:民国电影译文选》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谢尔盖·爱森斯坦 等 著
译者:田亦洲 主编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冰冷”理论下的“电影之爱”

本书标题“电影摄影术与眼泪”取自“电影与艺术”专题下的一篇文章《电影摄影术与眼泪》,作者是苏联著名电影导演、理论家爱森斯坦。

据编者田亦洲介绍,之所以选择这一标题有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爱森斯坦作为蒙太奇理论的奠基人之一、经典电影理论前期最为重要的电影理论家,其历史地位与理论贡献毋庸置疑;然而,限于其理论观念的抽象性特质,当时爱森斯坦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远不如同属苏联蒙太奇学派的普多夫金、狄莫辛柯等人,仅有的几篇译文也只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电影的政治性宣介。正因如此,这篇关于电影艺术创作的哲思随笔——《电影摄影术与眼泪》,才显得尤为珍贵。

另一方面,本书虽是一部学术性较强的电影理论文选,但收录的却并非一篇篇“冰冷”的理论文章。正如爱森斯坦在《电影摄影术与眼泪》一文中所说:“作品的构成完全根据创作的过程;创作的过程是什么呢?谁也可以不否认的说是‘实际的参加’。在电影摄影术上用苦功的学生,应当把你们的眼泪,一滴一滴地滴到实际上去。眼泪是什么?眼泪就是你的成功的泉源。你相信吗?”伟大的电影作品无一不凝结着创作者的“眼泪”,经典的电影理论又何尝不充盈着理论家的“电影之爱”?本书选择“电影摄影术与眼泪”为题,也是希望在介绍早期理论文本的过程中,为读者传递艺术的温度,引发情感的共鸣。

另外,本书的装帧设计可谓颇具匠心,封面选取的是一张香港影星张国荣在电影《霸王别姬》中的剧照,而他所饰人物程蝶衣身上的“戏痴”特质完美地诠释了一种对戏的狂热和迷恋,这也与“新迷影丛书”的“迷影”主题形成了一种有趣的呼应。

9个专题之全景式呈现

据了解,2017年4月,“新迷影丛书”的主编李洋找到田亦洲,提出了本书的初步设想。待选题尘埃落定,编者田亦洲耗时一年,在对众多民国时期电影理论文献予以分类、整理的基础上,精心选出了36篇文章,形成了书中的九个专题:“电影与艺术”“电影与阶级”“电影与技术”“电影与教育”“电影剧作”“电影蒙太奇”“电影摄制”“电影表演”与“电影理论史与电影批评”,力图对民国时期电影理论的译介状况予以全景式呈现。

本书前四个专题选取了民国时期国内电影界最为关注的四个理论命题:艺术、阶级、技术与教育。自电影诞生之初,“电影是否为一种艺术”便成为一个被反复讨论的问题,为了探索电影的艺术特性,也为了回击电影“非艺术”论者的责难,早期电影理论家通过对电影与戏剧、电影与科学、电影与现实等关系的比较研究,确立了电影作为一门独立艺术的地位,形成了电影本体论美学的雏形。在当时,电影不仅被视为一门艺术,还被用作一种意识形态的工具,尤其在世界无产阶级文艺思潮的影响下,电影理论家们一面揭露着资产阶级电影中种种欺昧大众的手段,一面又将电影塑造为无产阶级思想观念之艺术的传达,这不仅为随之兴起的中国左翼电影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也深刻地影响着其电影理论话语的形成。同样,随着“电化教育”的普及,电影也被应用于教育领域,电影之于民众教育、艺术教育、课程教学、教具革新等的功用和意义,开始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而这类研究对于秉持电影社会论倾向的中国理论界而言,无疑是切合且亟需的。与此同时,电影进入到技术的大变革时期,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平面到立体、从戏院到影院的转变,技术的进步必然引发美学的革命,西方理论家们纷纷对此做出理论回应,这也令国内电影界看到了电影技术未来发展的种种可能性。

随后的四个专题转向技巧美学,收录文章主要聚焦于电影创作环节的种种问题。在剧作方面,既观照了普多夫金前后期电影观念的微妙变化,也涉及了有关电影剧作因声音介入而发生变革的美学讨论;在蒙太奇方面,在打破传统叙述之单一模式的基础上,全面展示了由多种蒙太奇观念形成的“众声喧哗”之景观;在摄制方面,主要关注了蒙太奇理论对具体剪辑技巧的影响,也兼顾到诸如电影布景等易被忽略的创作环节;在表演方面,以普多夫金的表演理论为主体,呈现了早期电影表演理论是如何逾出戏剧的范畴,进而融入电影整体创作体系之中的。民国时期正处中国电影理论的初建阶段,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理论极度缺乏,正是这批外国电影理论的进入,为中国早期电影的创作实践带来了重要的理念与方法。

相对而言,本书最后一个专题比较特殊,所选文章反映了早期理论家对当时电影理论与批评研究的情况,这不仅对民国时期国内的电影研究有所裨益,也对当代的电影理论史、批评史研究构成了一种有效的历史参照。

编校、考证还原历史原貌

由于时代原因,本书收录的文章最初均以繁体字发表,且发表报刊比较分散,多是译介结合、有译有介,部分作者署名和译者信息不够详细准确,为了尽可能恢复历史原貌,编者田亦洲还对这批文章进行了十分细致的编校、考证工作。

编校工作的第一项便是将所有译文中的繁体字转换为简体字,对标点符号的格式加以统一。同时,在保留原有译语风格的基础上,编者订正了译文中明显的错字、漏字等语言错误,以及拼写、版本、数据等信息错误,以免对读者产生误导。

更为重要的是,为了充分挖掘译文的史料价值,编者还进行了一定的考证工作。首先,补充完善了文献的作者和译者信息,除《电影与艺术教育》一篇的作者(未注明)以及部分文章的译者(使用笔名)无法确认外,其余信息尽数得到查证。其次,搜集考据了部分重要译文的原文出处与所据译本,这将有助于读者和相关研究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国外电影理论的译介传播路径。

最后,鉴于大量专有名词存在西文标注缺失、译法异于今日的现象,编者专门为书中出现的各类人名、影片、书籍、机构以及其他艺术作品等添加注释近500处。这项工作虽然最为繁琐、艰难,但也极大地拉近了当下读者同早期文献之间的距离,为更多人重回历史现场、重读经典理论提供了便利。

重写中国电影史

任何时代都要以史为鉴,将电影理论的译文集结成册,梳理早期电影理论的发展脉络,对我们更好地理解今天的电影理论必将有所裨益。编者田亦洲认为,本书作为一部电影理论的译文选,它的目的并非要对当下的电影理论研究产生直接的影响,而是通过重树电影理论译本的史料地位,重考早期理论翻译的相关史实,为重写中国电影史打开新的面向,注入新的活力。

为此,田亦洲也在本书编后记中提出了建构“电影理论翻译史”的可能性。他指出,外国电影理论的引入,为早期中国电影的创作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念与方法;与此同时,早期中国电影理论也正是在对外国电影理论予以参酌、接受与再创造的过程中,完成了自身的初建。对电影理论翻译及其历史的研究,既是理解中国电影创作现象背后复杂成因的有效参照,更是通向中国本土电影理论形成、发展与转型的必要途径。因而,电影理论翻译史理应成为中国电影史与中国电影理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对于田亦洲而言,本书只是一个开始,有关“电影理论翻译史”这一设想的实践,还有待于后续研究工作的逐步展开,以及更多电影研究者的加入。

当然,本书相对偏于纯粹电影理论译介,加上译语风格显著的民国烙印,多少会对读者形成一定的阅读门槛;但对于各大院校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说,本书或许应成为学习、研究早期电影理论、电影史时的案头必备工具书之一。同时,编者田亦洲也希望本书能够得到更多 “迷影人”、文艺爱好者的关注。毕竟,这批早期的电影理论文献并非一个封闭的空间,所涉论题广泛且开放,不仅辐射至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各艺术门类,也触及了哲学、美学、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少量涉及到自然应用科学领域的情况。此外,本书对文献历史背景的还原,或许也可成为一个透视民国时期历史氛围与文化风貌的有效入口。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2月本书登上了百道好书榜·艺术类排行榜,同月获河南大学出版社“重点推荐”书目。

本书主编

田亦洲,青年学者,中国传媒大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主要研究电影理论与中国电影史。

(本文编辑:云云)

作者:木之秋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