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西行记》:“鲁迅文学奖”得主笔下的大时代、小人物

作者:何安   2019年03月13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西行记》系首届“鲁迅文学奖”得主、当代著名军旅作家周涛,潜心多年推出的首部长篇小说。小说以个人经历洞察时代气候,贴近时代之音,是一代人的心灵成长史,也是一个国家大气磅礴的发展历程。

《西行记》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作者:周涛 著
出版时间:2019年01月

著名军旅边塞诗人、散文大家周涛,古稀之年写就气势磅礴的长篇小说《西行记》,嬉笑怒骂锐气不减,动荡年代烈火青春,以磅礴之笔记录下一个时代: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风华正茂的大学毕业生姬书藤离开了故乡乌鲁木齐,被“发配”至遥远的天山南麓重镇喀什噶尔。在这异域风情黄土沁漫之地,姬书藤和同样四散于此的同龄人相聚,历经近十年的机关生活,从屡遭挫折的人生中他渐渐品尝到命运的酸甜苦辣。

《西行记》书写了随共和国成长的那一代青年像激流中的石头一样,在坚硬的现实面前不断地被打磨,世事沧桑却又不失浪漫的家国情怀,乐章般波澜壮阔的命运起伏,描绘出一幅别具一格的边疆图景和一代人的人生轨迹。

上世纪70年代是一盆面,四十多年的岁月是流水,以水和面揉成团,这面团不可谓不匀、不筋道。离开《西行记》中所写的时代和喀什老城已几十年,但作者并未让时间成为矫饰与自我美化的装点,或豢养记忆,让过往事实受自己的头脑支配与校正,而是依然像一个能喊出“看,国王没有穿衣服”的孩童般坦诚话语,保有对比现实的真实更为“真实”的兴趣,发现并道出真理。特殊年代,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由自主地受到政治环境和历史气候的影响。而《西行记》所写的,恰恰是一个人如何不被时代与政治吞没的故事,这也是作者在本篇小说中提供的最为珍贵的人文视角。

距离《西行记》中故事发生的时间已逾四十年了,为什么现在才写?作者周涛解释一方面是因为“健忘有时是出于自己的本能,因为怀着对往昔的记忆是不能前进的,它捆住了双足”。另一方面,作者在人生功课已完成大半之时,才真正洞悉他及他笔下的主人公姬书藤没有被吞没与消化的命运是如何实现的,以及这种抗拒被异化的意志在当下具有怎样的意义与价值。

在姬书藤生活的年代,人们在极大程度上受到历史情境的约束,“这种社会气氛不自然地提高人们的声音,或者相反的去窒息它,改变这一切比例”。而对待大时代疾速行驶的列车,很多人甚至来不及看清一闪而过的车灯,就不知不觉地被裹挟、被席卷。姬书藤这个人物的可贵,就在于尽管他家庭落难、个人意志受阻,其思想与情感也不能自主地屈从于环境的影响,但他仍然谨慎地避免个人良心从悬崖跌落,期盼着凭借个人意志从荒野里走出一条路来。

本书作者周涛1946年出生于山西潞城县马场村,9岁随父母由北京迁居新疆,是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新疆文联名誉主席,八十年代曾获全国第二届优秀新诗奖,九十年代获得首届鲁迅文学奖散文奖,除《西行记》外,还著有《游牧长城》《稀世之鸟》《伊犁秋天的札记》等。

(本文编辑:豆豆)

作者:何安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