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以制度动能破解城市病——《家园》呈现的深圳“城市重生”

作者:文讯   2018年12月18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近日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深圳著名作家、三获茅盾文学奖的杨黎光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家园——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的思考》正式出版,该书讲述了深圳故事里的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

《家园: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的思考(精装)》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杨黎光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近日由深圳著名作家、三获茅盾文学奖的杨黎光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家园——对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病”治理的思考》(以下简称《家园》)正式出版。

《家园》的主题关于“罗湖棚改”,是深圳特区发展必须正视的重大课题。“罗湖棚改”全称是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二线插花地”的出现还要追溯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之后,出于特区管理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深圳市从1982年开始修建特区管理线,俗称“二线”。由于当技术能力的不足,“二线”铁丝网的搭建并没有和行政区划线完全重合,这块未完全重合的区域,形成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二线插花地”像一道城市疤痕,不但给当地居民带来了极大的生活困扰,也阻碍了深圳城市的一体化进程。经调查核实,深圳“二线”沿线共有插花地22处,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罗湖区主导改造的这一块。

2016年下半年,杨黎光应邀来到深圳罗湖“二线插花地”了解棚户区改造的情况,被这里的故事与人物深深打动。于是,他通过大量、细致地采访调研,撰书对罗湖棚改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以罗湖棚改为切入点,深入解读了城市化进程中人类的困境与突破,并由此分析探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对“城市病”进行有效治理。

《家园》讲述了深圳故事里的中国问题、世界问题。深圳是快速崛起的国际化城市,飞速发展中遗留的“二线插花地”问题成为城市的伤疤。棚户区改造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令世界许多国家头疼的问题。对于如何破解“城市病”这个世界难题,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改无疑具有样本意义和借鉴价值。

针对这部报告文学的出版,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王国猛表示,深圳不仅是经济发展的一片沃土,也是文艺事业发展的一片沃土。《家园》带着对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乃至现代化进程持续、深入的思考,抓住历史机遇,为解读罗湖棚改乃至深圳改革创新提供了一个精彩的文学读本。杨黎光的创作直面问题,使得《家园》不仅有时代感、接地气,而且有思想的冲击力,具有很强的思辨性,由点及面的展开,上升至世界层面问题的思考。因此,有专家建议,可将其列为基层党政干部的必读书籍。

作者:文讯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