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上过他的课,读过他的书,你也能写出这样的高考作文!

作者:文讯   2018年06月09日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每年高考作文题一出,就会引发各种讨论。而当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出来之后,让很多考生后悔没看这本书——《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第3版)》。这是一本怎样的书?里面有哪些内容呢?

每年高考作文题一出,就会引发各种讨论。而当今年浙江省的高考作文题出来之后,讨论就基本分化成了两组。一组是这样的……

另一组则露出神秘的笑容……没错!这本让众多考生恨不得时光倒流去看一眼的书,就是段治文主编的《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第3版)》。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第3版)》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作者:段治文
出版时间:2017年08月

《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教材是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省内思政理论教育专家编写的省统编教材,是与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配套的教材。本教材形式上有一个重要特色:丰富多样的线上资源,内涵大量微视频和图片资料二维码资源。因此,与传统教材相比,本版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融入“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O2O线上线下结合的理念,利用“立方书”App平台,在纸质教材中加入了微视频、图片和文献资料等学习资源。安装“立方书”App,轻松扫一扫二维码,即可自学并得到各种学习资源,更加形象生动地展示浙江精神的面貌与浙江发展的现状。

本书主编段治文是历史学博士,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浙江大学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经济时报》特邀撰稿人,中国统一战线研究会理事,全国国际共运史学会理事,浙江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浙江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副会长,浙江省马克思主义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研究会会长,获得过众多奖项及荣誉称号。

其实,这位浙大网红老师,早就在他主编的《浙江精神与浙江发展(第三版)》中为大家详细解析了“浙江精神”。但对于学子们而言,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中还列举出了众多古今案例,为大家的写作提供了充实的素材。

众所周知,高考作文最重要的就是言之有物,那么这本书中究竟有哪些案例可以为我们所用呢?

浙江精神之求真务实

自古以来浙江人民就形成了求真务实的精神传统,传统浙商更是在多方面体现了求真务实的精神:遵循规律、尊重实际、工商皆本;注重实干、经世致用;讲求实效、义利并举。首先,浙江人选择了尊重实际,通过商业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明朝万历年间所修《温州府志》提到温州“土薄难艺”、“民以力胜”、“能握微资以自营殖”,因为土地贫瘠,所以温州人务实地从事商业经营。清朝道光年间,东阳有人口48万之多,人均耕地偏少,粮食不能自给,于是很多东阳人学习技艺、奔波他乡谋生,号称“百工之乡”。在现实条件下,浙江人民遵循规律、尊重实际,既重农耕,也重视工商业活动,认为工商业与农业一样重要,并不贬抑商业,也不轻视商人,形成了工商皆本的观念。其次,浙商崇尚少说多做,注重实际行动,具有强烈的实干精神。他们愿意吃苦耐劳、勤奋学习,凭手艺吃饭是浙商的立足之本和基本精神。很多浙商往往就是某些行业和工种的行家里手,例如,中药店伙计的“一手撮”、布店店员的“一尺准”、肉店师傅的“一刀准”、账房先生的“铁算盘”等。其精良的手艺、业务的内行使得浙商在经营管理上有主动权,这正是其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例如,宁波的很多商人是从学徒做起,首先成为本行业的行家再成为大富商,虞洽卿、方液仙、项松茂等人都是从学徒做起而后成功的。“电影大王”邵逸夫很早就熟悉了电影制片的剪辑、摄影、化妆、剧本、导演等每一个环节,这也正是他成就事业的基础。第三,浙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逐利的价值取向,浙商认为“百姓日用即为道”、“穿衣吃饭即为人伦物理”。浙商并不掩饰对利益的关注,也不奢谈仁义。但浙商并不忽视仁义的实施,他们往往通过商业经营取得经济效益,又把自己获取的财富反馈社会,行善积德。浙商讲求实效,以行动来讲仁义。浙商较好地把握了义利之间的关系,做到既不讳言谋利,又不见利忘义,形成了义利并举的商业传统。

浙江精神之知行合一

王守仁(1472—1529年),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汉族,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南京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等军功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封侯爵。

王守仁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一生事功赫赫,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阳明(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王阳明政治上主张“明赏罚”,认为赏罚乃“国之大典”;主张“量情法”,强调执法要“情法交申”;主张“重纲纪”,以整肃执法之吏。

王阳明思想上主张“心外无理”,提倡从自己内心去寻找“理”,“理”全在人“心”;主张“知行合一”,认为如只是自称为知道,而不去实行,那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识离不开实践;主张“致良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主张“唯求其是”,认为“君子之学,唯求其是”,时至今日,“求是”精神仍然十分重要,浙江大学把它作为校训的一部分;倡导“四句教”,这是王阳明晚年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浙江精神之经世致用

浙江古代以钱塘江为界,分为“浙西”、“浙东”。古代浙江的学术大致也以此划分。“浙东学派”学者的籍贯及活动范围多在浙江东部地区,理论上也有传承关系。浙东学派始于北宋,形成于南宋,集大成于清朝,虽属儒学范畴,但更多承继了王充的“实学”思想,弘扬“经世致用”的事功精神。

宋亡以后,面对衰弱的国家,浙江士人重新检讨作为“国学”的儒学,特别对当时儒学主流即远离实际的空疏的“心性之学”表示了强烈反对,对那些“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迂腐儒生尤为痛恶。他们发扬怀疑主义精神,一改自孟子以来传统儒学“重义轻利”和蔑视“功利经济”之空疏流弊,对朱熹理学“重理轻义”伦理观和“重本抑末”的传统经济观痛加批判;并突破传统束缚,从传统中发挥或创造出新的思想,主张“理利相契”、“义利统一”。

事功学派的核心理念是“讲求实效、注重功利”和“义利并存、工商皆本”。陈亮、叶适认为“事上理会,步步着实”、“务实而不务虚”,讲求事实事功、开物成务,关心百姓日用和国家社稷。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反对“冥行妄作”或悬空思索。黄宗羲治学的目的是“大者以治天下,小者以为民用”。他在中国历史上还第一次提出了“农工商皆本”的著名命题,“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浙东学派的学者不但在学术上主张经世致用,还身体力行。史料记载,叶适的功业最著者有四:荐贤才,扶危倾,保建康,营两淮。王阳明更是事功卓著:一是平动乱。45岁时,王阳明以都察院左都御巡抚南、赣、汀、漳等处,调度有方,攻心为上,剿灭赣闽边境盗贼数十寨,消除了“数十年巨寇”之患。二是俘宸濠。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宁王朱宸濠反,陷南康、九江,围安庆,王阳明起兵攻克南昌,袭其归路,不待武宗亲征南下,就俘获朱宸濠。三是征思、田。嘉靖元年(1522年),广西土司卢苏、王受反,王阳明受命以两广总督兼巡抚征思、田,陈“用兵十害,招抚十善”,用复流官、立别州等和平方法解决了边患。因此,他自谓其“良知之说”,是从“百死千难”中得之,实非虚言。

浙江精神之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2005年1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作出了关于“深入研究浙江现象、充实完善浙江经验、丰富发展浙江精神”和“浙江精神的调研应从浙江文化的历史传承、社会精神文明、文化综合实力的作用等诸角度进行”的批示,亲自确定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研究的方向和基本框架,并修改和审定研究报告。

2006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为此专门撰文进行了阐述, 指出:“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他将需要“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的“浙江精神”概括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十二字。

2016年“G20杭州峰会”结束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将“浙江精神”概括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

所谓“求真”,就是追求真理、遵循规律、崇尚科学。新时期的“求真”,就是求理论之“真”,坚持不懈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按照学在深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的要求,学以立德,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浙江的实践,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而使理论转化为思路,转化为效果,转化为全省广大干部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精神动力。

所谓“图强”,就是勇于拼搏、奔竞不息,就是奋发进取、走在前列。始终保持昂扬向上、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认清目标不动摇,抓住机遇不放松,坚持发展不停步,把浙江的各项事业做好做强,创造出不辜负时代、不辜负人民的一流业绩。

“图强”,就要增强勇立潮头的胆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发扬“先人一步”、“高人一招”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胆略,化挑战为机遇,转潜力为实力,变困境为佳境。由被动“倒逼”转向主动选择,从“适应性”改革向“预见性”改革转变,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飞向新高。

浙江故事

01 “全国农民第一城”龙港镇

1983年时,龙港只是一个在温州地图上都很难找到的小渔镇,只有一条清朝同治三年建造的小街,聚居着几百口人。今天,她已是温州市和浙江省的经济强镇,浙江省教育强镇,浙江省文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镇,浙江省体育强镇,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试点镇。龙港的真正意义在于,她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座由农民自己创造出来的城市,是中国自下而上型自发城市化的杰出模式代表。这一在经济转型时期农民造城的实践,在二元对立的城镇与农村之间耸立的高墙上打开了一个口子。这个石破天惊的创举,曾让世界为之震惊。如今,这座位于蓬勃发展中的鳌江流域中心镇,正在描绘新的蓝图,谋划新时代的华美转身,真正实现从农民城、产业城,再到现代化滨海新城的跨越。

02 中国第一部村民自治典章

地处浙东新昌县天姥山麓的儒岙镇石磁村,原先是一个纠纷、矛盾比较多的村。用村里人的话说:“矛盾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了。”矛盾怎么解决?很显然,用以往的方法不仅不适合,更解决不了。

2004年7月16日,通过村民公决,被誉为全国首部“村民自治特别法”的《石磁村典章》,带着所有人的希冀问世了。经过论证,典章在整个儒岙镇开始全面推广。于是,《石磁村典章》又有了一个更为响亮的名称:《乡村典章》。

村民自治,其根本就在于把村级事务的决策权和处置权交给村民,即“还权于民”。《乡村典章》的设置,也是“让村民最大限度地参与村内事务管理”。典章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制定,成为村干部与村民的“刚性规范”。同时也对村干部和村民形成双向制约,即相互管理、相互监督。典章对村级组织及职责、村务议事及决策、村级财务管理、村务公开制度等六大项内容分别作了详细的规定,职责明确,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

在《乡村典章》的推动下,儒岙镇40个行政村中,如今有三星级、四星级民主法治村33个,其中南山村已经成为省级五星级民主法治村。

03 云栖小镇的崛起

2016年10月13日上午,2016杭州·云栖大会正式开幕。吸引了全世界上百家高新技术企业参展,包括阿里巴巴、英特尔、思科、HTC等行业巨头。

科技盛宴越办越大的背后,是杭州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在本届云栖大会的举办地云栖小镇,这片面积不到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433家企业,其中光涉云企业就有321家,包括阿里云、数梦工场、政采云等一大批全国一流的信息经济企业。目前,云栖小镇已明确了以云计算产业为支柱产业的经济形态,今年1月至8月,云栖小镇财政总收入2.45亿元,同比增长108.18%。据最新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杭州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增幅达28%。

从阿里巴巴的“阿里云”,到华数集团的“华数云”、华三通信的“华三云”、海康威视的“萤石云”、恒生电子的“金融云”……杭州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已从一枝独秀发展到多点开花。

最后,让我们来看看新东方名师学习这本书之后,第一时间为学生写出的高考范文。

《在“浙”里,以弄潮儿之名》

钱塘江岸,东海之滨,江浙自古繁华胜景。山水情长,江澈德清,秀土泽地之上,人杰菁菁。“浙”里地育“浙”里人,“浙”里人则在历史的浪潮中,搏风抗雨、勇立潮头,培育起了独有的“浙江精神”,而我们,正是新一代的弄潮儿。

弄潮要先静下心“观潮”,寻求精神和风骨的指引。

往者可鉴,观往事方能知来者,先“看潮”,才能知搏浪要领。“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浙江人以浩勇之气,秉务实之风,笑傲于逐浪江头。秉持经世致用之责,阳明先生用济世安民、心忧天下的广阔胸襟在“为民富民”之路上提供了精神指引;坚持求真务实之心,传统浙商以实干立足、坚守仁义的义利思辨构建起自己的“桃源之乡”;迈步勇立潮头之路,龙港镇以图强精神、“敢为先”的勇气创造了“全国农民第一城”。先人的“搏浪”植根于浙江的文化土壤,逐利而又守义。

实践精神来源于文化土层,浙江深厚的文化土层孕育了卓尔不群的思想、理念,理念和思想浸润了长于其间的人,因而浙江人能在“搏浪”中有务实的根基。逐利则是经世致用的目的,浙江人重视理论的转化和最终的实践效果,所以能不断将理论和精神转化为明确具体的坚定目标和方向。而守义则是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和内在坚守,无论如何“弄潮”,浙江人都将“为民”和“仁义”摆在重要位置,任沧桑千载,海水涸、高山平,我自初心不变。最后则是与时俱进的勇气,使浙江人能敢为人先去经历和感受时代的浪潮,在风险和机遇中为未来搏出新路。

而接过前人的旗帜,我们便是新的“弄潮”儿。

作为生于兹、长于兹的浙江学子,除了借“观潮”以知往事,体悟往昔之风、时代之气,更要担负起新的“弄潮”之责。时代的浪潮猛烈而诡谲,前人为我们扛下的冲击、指明的方向终将会成为过往,作为浙江精神的继承者,既往开来之路还需我们踏出。而同时,以科技和信息为推动的时代正在继续往前奔流,站在潮头的我们也将迎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那么以“与时俱进”为外在表现的浙江精神也同样需要新的继承者为之增添新的活力。

“新四千精神”已经开始武装浙商、梦想小镇业已杨帆起航、“云”计算和大数据多点开花……踏浪前行者越来越多,找准自己的“弄潮”位置,展务实之翼、挥创新之旗、走向潮头,迎难而上,写下自己的“凤池夸”,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

(本文编辑:June)

作者:文讯

来源:浙江大学出版社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