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章

黑泽明的电影之路

作者:安畅   2018年05月18日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百道编按】黑泽明在电影拍摄、剪辑和故事叙事等方面的开创性贡献铸就了他在国际影坛上的传奇地位。近期,黑龙江教育出版社推出了这位传奇导演的传记《穿越罗生门:黑泽明传》。本书不仅深入评述了他的作品,还对站在摄像机之后的黑泽明的家庭以及其个人生活进行了探究,记录了他在日本的童年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早期作品,还有伴随其令人瞩目的职业生涯的种种批评。

《穿越罗生门:黑泽明传》
点击图书封面可在三大网店购买
出版社: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作者:[英]彼得·怀尔德 (Peter Wild)
出版时间:2018年04月

黑泽明于1910年出生于一个武士家庭,在他出生前的日本社会一直处于剧变之中,随着明治维新的开始,日本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开放对外贸易使日本深受西方的影响。“大正民主运动” (1912—1926年)时期,苏联文学、欧洲现代主义和美国电影日渐渗透到日本人的生活中。有人说黑泽明真是生逢其时。

黑泽明的父亲十分支持他读小说、看电影,他的父亲和姐姐常带他去电影院看外国电影,黑泽明在9至19岁之间看了几百部电影。在青少年时期看过的这些小说和电影对黑泽明以后形成自己独特的电影摄制风格产生了重要作用。

黑泽明于1935年参加了照相化学研究所(PCL)的副导演招聘,他通过了这个多达500人的面试,从此,正式进入了电影行业。在被他视为导师的山本嘉次郎的带领下,黑泽明逐渐了解了制作电影所涉及的各个部门的工作,这些经历让黑泽明深刻体会到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导演。他在自传《蛤蟆的油》中写道:“如果你不通晓电影制作的每个方面和步骤,你不可能成为电影导演。”

黑泽明年轻时热衷于绘画,他对绘画的见解体现在电影画面的构图上。擅长运用天气元素也是黑泽明电影的一大特点。黑泽明对细节要求严格,对于拍摄当天的天气、场景搭建的要求都极为严苛。在拍摄《战国英豪》时,他为了拍一个满意的天晴镜头,足足等了100天。而拍《天国与地狱》时,他发现一栋民宅的二楼阻挡了他拍摄演员从新干线丢出现金的镜头,硬是把该民宅的二楼给拆了。

从20世纪60年代早期以来,日本电影业经历了剧变,同时代的很多业内人士都陷入困境。由于黑泽明的电影在影评界享有极高的声誉,这就抵挡了一些更加平民化的、流行商业片的冲击。在20世纪60年代,黑泽明的电影不断地摘取世界各地的大奖。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曾经说:“大多数导演有一两部让他们扬名的代表作,黑泽明则有八九部。”其中最著名的电影,是黑泽明于1950年拍摄的《罗生门》。可以说这部电影改变了黑泽明的命运。 

但《罗生门》的成功,也带来了一些批评和反对的声音,一些日本影评家认为,黑泽明的电影只是一味迎合外国观众的口味,这些批评到20世纪70年代达到顶峰。此后黑泽明的职业生涯,一直毁誉参半。

在黑泽明的电影生涯中,还有一些朋友和同事在银幕内外陪伴他、与他合作。这些人被称为“黑泽明组”。“黑泽明组”包括了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当然也包括演员。黑泽明信任这些围绕他身边的人的判断力,他在拍电影的每个阶段,都能从他们身上发现不同的视角和知识。最好的证明就是《七武士》,这部电影集合了“黑泽明组”的力量。在日本,《七武士》是那年票房最高的电影。在国外,它获得了两项奥斯卡提名奖,1961年,还被改编拍成了《豪勇七蛟龙》。在所有电影中,该片也是黑泽明自己非常喜欢的,《七武士》作为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直至今日还是“人类精神的史诗”。

黑泽明曾说过:“如果从我身上减去电影的部分,那我的人生就成了零。”黑泽明直到80多岁仍坚持拍摄电影,他把电影视作人生的全部,这是他毕生的事业。1998年9月6日,黑泽明辞世,享年88岁。一代电影大师,完成了他传奇的一生。

(本文编辑:五五)

作者:安畅

来源:百道网

(点击图片 进入论坛)

加编辑群提问

百道学习

随时随地 百道学习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百道学习

点击图片 查看详情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前,请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