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上看山西:中国古代寺观传世壁画》
点击图书封面可直接购买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作者:杨平 主编
出版时间:2025年02月
“世界壁画看中国,中国壁画看山西。”
从北魏平城到辽国西京,再到明清繁华,山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见证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也留下了无数珍贵的文化遗产。而其中,寺观壁画无疑是山西文化宝库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近日,由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下简称“苏美社”)倾力打造的《地上看山西:中国古代寺观传世壁画》正式出版发行。一经问世,便迅速在网络上引发火爆刷屏。在这本高达半米、重约20斤的“重磅”精品画册中,收录了34座山西古代寺观的壁画,500余张传世高清大图,山西壁画的超绝震撼之美在打开书的这一刻就具象了!
这本内容丰富、视觉精美、文化深邃的巨著是如何诞生的?在资料搜集、拍摄与筛选过程中,团队遇到过哪些困难?为呈现壁画艺术特色,文字解读和图片选取上做了哪些精心设计?出版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技术难题?本书的成功经验能否为行业提供新思路?带着这些问题,百道网特别采访了《地上看山西》的责任编辑之一刘秋文,为您揭秘这部艺术“大书”背后的故事。
刘秋文
在当今 “石窟游”“文化游” 热潮的推动下,山西的文旅潜力逐渐受到关注。而山西寺观壁画在中国乃至世界壁画领域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书的导言中介绍:据不完全统计,山西现存古代寺观中的彩塑数量约13000尊,悬塑、壁塑近万平方米,壁画约27000平方米,时间跨度上从唐代一直到清代,地理跨度上从晋北一直到晋南。山西寺观壁画的数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其规模之大,相当于4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也正因如此,学界将山西寺观壁画与敦煌石窟壁画、陕西墓葬壁画并誉为中国现存壁画的“三巨头”。
《地上看山西》的策划出版正是基于对山西寺观壁画重要性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市场需求和文化价值的精准把握。刘秋文表示,随着人们对文化旅游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市场对于与文化、艺术相关的图书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山西寺观壁画的独特魅力,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这本书应运而生。
全书收录了34座山西经典寺观,从晋北到晋南,从唐代到清代,地域跨度和时间跨度都极为广泛。书中对每一座寺观都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介绍,包括其建成年代、历史沿革、建筑特点、维护情况等基础信息,使读者能够对寺观本身有一个全面而直观的了解。
最为引人瞩目的是书中精选的 500 余张高清壁画图片。这些图片经过反复挑选和调色,以确保呈现出最佳的视觉效果。从壁画的全景图到局部细节图,点面结合,全面展现了壁画的风貌和艺术特色。例如,在介绍永安寺时,书中详细描述了传法正宗殿内的壁画布局和内容,包括十大明王像的摄人心魄,以及 “人神行进图” 的宏大与细腻,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那扑面而来的艺术震撼。觉山寺的壁画同样令人叹为观止。书中对辽代舍利塔底层壁画进行了细致解读,从佛像的庄严肃穆到明王的威严勇猛,从菩萨的端庄慈祥到天王的魁梧雄健,每一处细节都栩栩如生,展现了辽代壁画的精湛技艺和独特风格。
“地上文物看山西”,5000年华夏文明史,山西独占4000年。
为呈现壁画的艺术特色,被网友称为“山西的女儿”“当代徐霞客”的杨平耗20余年,走访800多座寺观,自发拍摄大量山西彩塑、壁画照片,最后才汇集成书。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自己特别想让大家认识一个更加全面而真实的山西,“这里不止有煤矿和陈醋,壁画和古建筑同样恢弘壮丽!”
2023年,杨平就与苏美社合作出版了《高堂粉墙烛下见:中国山西乡村古壁画探幽》,无论是书稿的质量还是市场反响都很不错。刘秋文介绍,“因此,关于山西寺观壁画的选题敲定后,我们第一时间想到了杨老师。”
全书选取的山西经典古代寺观以地点为逻辑线进行编排,如大同市的善化寺、水神堂、永安寺,运城的青龙寺、稷益庙、永乐宫等。刘秋文说:“我们在选好每一座城市的寺观建筑后,便在这些建筑中按殿及壁的方位找图,优先找历史价值高、保存较为良好的壁画,对于有故事、有细节的壁画再进行局部放大处理,书中所录壁画的年代从唐代到清代,横跨千年,壁画内容既有宗教艺术,又有民间风俗,力求较为全面地展开一幅山西寺观壁画的‘全景’。文字解读部分包括简单介绍寺观的地理位置、建筑形制、历史渊源,让读者在对这个寺观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其中的壁画艺术,毕竟这不是一门单独存在的艺术,而是与建筑本身深度融合的艺术形式。”
例如,在介绍云林寺时,书中介绍了大雄宝殿的建筑形制和历史背景,并对殿内的壁画进行了详细解读。从 “法界水陆普度大斋胜会” 壁画的独特布局,到四海龙王礼圣容的壮观场景,再到三圣图的气势宏伟,文字与图片相得益彰,让读者深刻感受到明代壁画的艺术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此外,书中对壁画中的人物形象、服饰、色彩运用等方面也进行了深入剖析。如在描述多福寺大雄宝殿的佛传壁画时,书中提到画面人物形象各具神态,威严的帝王高官、端庄的摩耶夫人、娴雅的宫人侍女等,通过画师的纯熟技巧和劲健笔法,生动地展现了各类人物的社会阶层和心理活动,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壁画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
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部“艺术大片”,通过图文的完美契合与表达,打破了艺术与大众之间的隔阂。刘秋文感慨地说,这部图书的出版,就是在和时间赛跑,要抢在部分壁画被时间侵蚀之前用出版物的形式进行记录。同时,也能够通过图书出版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山西古壁画,了解之后才能有自发的保护。“当然,山西古壁画的保护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漫长过程,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咱们希望能为它的长久存续贡献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与心意。”
过去几十年来,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在“最美的书”评选中领跑出版业。无论是资源的积累,还是专业能力的沉淀,苏美社都是出版《地上看山西》的最优选之一。但要完成这样一部集艺术欣赏与学术研究和大众读物于一体的作品,刘秋文表示难度非常之大。
学界关于山西寺观壁画的研究文献很繁杂,部分壁画本身由于各类意外也已漫漶不清,为确保收录的寺观壁画具有代表性、独特性,和内容的权威性与完整性,团队反复查阅官方一手资料、请教多位相关领域内专家,才能最终确认寺观的选择(大多为国保单位)、壁画图像的内容、图像的方位等等。其次是视觉效果的呈现,500多张高清壁画图片,每一张都由副总编辑郭渊亲自带队,经过来来回回多轮调色、测试、打样,只为让读者一打开这本大书,就能感受到那种扑面而来的震撼。
当前艺术类图书市场最需要突破的瓶颈可能是“破圈”。艺术类图书是相对小众的领域,但艺术本身却是大众所热爱的。刘秋文解释,“一方面我们思考艺术图书怎么做、怎么创新才能打动更多人,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摸索一条垂直的路径,让艺术图书更精准地触碰某些人。”
为了尽可能好地用纸面呈现壁画之震撼,团队选择了大8开的成书尺寸,既能展示丰富的细节,又能保持整体的美观和大气。画册采用哑粉纸4色全彩印刷,500多张图片反复打样调整,精心校准颜色。刘秋文透露,在出版过程中,有时需要去印厂跟单到很晚,加班更是家常便饭;在图书本身之外,内外包装也是多次打样,再进行摔打试验。飞机盒需要能够承载20斤的重量,运输中途不散架,又尽可能保证读者收到货时图书能有“四角尖尖”的状态。
作为一本“重量级”精装画册,《地上看山西》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极致性价比。定价998元,所搭配的周边总价值就高达600元,从长达2.5米的经折装壁画拉页,到2张漂亮的藏书票、3张好玩的透卡、4份高清海报以及个性满满的“撕脸明王”帆布袋,在物超所值的基础上,每一件赠品都兼具收藏与实用价值。而限量版特装书更附赠“永乐宫壁画”三面精美刷边。
《地上看山西》是苏美社与十点读书合作的渠道定制类图书,精准定位热爱传统文化的广大读者,由十点读书首发。渠道定制出版的本质是“用户需求前置化”与“出版服务场景化”。渠道方通过专业化运营精准触达目标用户,他们加入图书出版工作能够帮助出版社从选题策划阶段即锁定需求,有效规避了盲目出版带来的市场风险。
数据显示,新书上市次日便实现加印,仅两个月就卖出了10000册。刘秋文介绍,早在2023年,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就已通过新媒体渠道成功撬动“山西”流量密码,创下过单条视频带货3000余册《高堂粉墙烛下见》的销售佳绩。此次《地上看山西》的“破圈”,正是出版社从自身的专业性角度出发,凭借内容策划、作者资源、编校能力优势,与渠道方的流量、营销能力形成闭环,二者强强联合,实现的一次“流量+专业”的双向赋能。
发表评论前,请先[点此登录]